第77章 新廠投產
字數:4554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四合院:想算計養老?那不可能 !
傻柱也不是為了那本書去教訓雨水。
他是為了讓雨水知道犯錯了就要老老實實的認錯,別耍小聰明。
這丫頭最近被他慣的有些跳脫了,這種性子如果不早點糾正過來,遲早要吃大虧。
軋鋼廠新廠經過一段的招人與培訓終於投產了。
傻柱也被李懷德調到了新廠的第三食堂當了班長。
新廠又來了個食堂主任,是李懷德的人。
這個食堂主任也姓李,叫李偉明,聽說是李懷德的一個本家侄子。
他平常負責食堂的運轉工作,還有一些糧食,蔬菜,肉食之類的物資的采購工作。
這個李偉明對傻柱還是相當客氣的,應該是得到了李懷德的指點。
三食堂離機關大樓最近,負責機關大樓還有搬遷過來的維修製造車間。
等於說易中海,劉海中,賈東旭等人以後還得在傻柱手底下混飯吃。
傻柱也沒有故意照顧他們,這樣做容易被人抓住把柄。
雖然也沒啥嚴重的後果,但是傳出去不好聽,特別是這時候的領導層還是相當的負責務實的。
傻柱要是鬧得太厲害,肯定有領導站出來批評他。
在第三食堂,傻柱也見到了上輩子打老搭檔劉嵐,一個二十歲的女人,剛結婚不久。
此時的劉嵐雖然還沒有成為李懷德的情人,但是八卦的特長已經是練得爐火純青。
剛進食堂不久,她就把廠裏大大小小的事情打聽的一清二楚。
甚至還跟廠裏的一幫同樣愛八卦的女工成了好姐妹,動不動就去找她們打聽消息去。
傻柱對此也沒多說什麽,劉嵐打聽到消息是藏不住的,就像狗窩裏永遠藏不住剩饃。
劉嵐的心裏永遠藏不住秘密,她如果不說出來,她自己就會憋得難受,坐立難安。
傻柱當然是劉嵐她們八卦的受益者,廠裏有什麽事情,劉嵐知道了他傻柱自然也就知道了。
這對於傻柱了解新廠的情況幫助很大。
新廠成立之後,公家的領導班子就到齊了。
廠裏也去不再是王書記一家獨大,廠長楊為民因為主持了新廠的建設工作,在新廠威望和權力比王書記還要高。
王書記年紀大了,不願意跟一幫年輕人爭權奪利,就逐漸的隱居幕後,基本不管事兒了。
楊廠長就在廠裏一家獨大起來,廠裏的各個車間主任,部門領導一有空就去找他匯報工作。
李懷德對此非常不滿,他是王書記一手提拔上來的,自然是支持王書記的。
可是王書記不願意同楊廠長爭權,李懷德無奈之下,隻能扛起了王書記手下這幫人的大旗。
李懷德畢竟職位不高,威望也去不行,所以他們這幫人在廠裏就處於弱勢地位。
楊廠長也是個老手了,因為牢牢抓著人事與財政大權,生產上也有一幫車間主任支持。
所以時不時的就往後勤安插一兩個人,搞得李懷德焦頭爛額卻又無可奈何。
李懷德最近老是找傻柱抱怨,說楊廠長太欺負人了,再這麽搞下去,他就要被架空了。
傻柱也沒啥好主意,在這方麵,他本就不擅長,比起李懷德來,那是差十萬八千裏遠。
傻柱隻能偶爾炒兩個菜,請李懷德喝喝酒,幫他排解一下心中的苦悶。
傻柱知道,眼前的困難根本難不住李懷德。
他還有一張王炸沒打出來呢,要不是他資曆淺,有沒有啥功勞,他老丈人早就把他扶上去了。
李懷德也明白這種情況,於是他就天天拚命的想辦法搞成績。
但是後勤這塊兒麻煩事兒多,做出成績更難,李懷德折騰了好幾次也沒折騰出什麽浪花來。
可能是王書記出麵調解了或者是李懷德的嶽父向楊廠長施壓了,最近雙方都安生了不少。
傻柱聽說易中海和劉海中都投靠了楊廠長。
他們是鉗工老師傅了,在車間裏還多少有點話語權。
楊廠長對他們也是禮賢下士,見麵了總要打聲招呼,關心兩句。
這被易中海和劉海中認為是楊廠長器重他們,在四合院裏又支愣起來了。
不過他們還是沒有去找傻柱的麻煩,上次的教訓足夠痛,他們沒有想到好辦法之前是不打算再招惹傻柱了。
楊廠長和李懷德的爭鬥告一段落之後,廠裏的生產也進入了正規。
由於從老大哥家貸的款隻能用來購買老大哥家的設備。
這些充滿了老大哥風格的設備軋鋼廠的工人卻不咋會用。
三天兩頭的出問題,不是生產的產品不合格,就是設備用著用著就壞了,動不了了。
軋鋼廠自己也有技術科,裏麵也有幾個工程師。
但是這些工程師大都是我們自己本土的大學生,經過短暫的培訓就趕鴨子上架,倉促上崗的。
他們理論方麵還算可以,畢竟該讀的書都讀過,忘記了也可以翻書查查資料。
但是實際操作就差遠了,有時候機器出問題了,一幫子工程師圍在一起,花了好幾天,把機器拆的七零八落還是找不到原因。
最後重新組裝的時候,竟然裝不上了,好不容易安裝好了,卻發現多出來不少零件。
這可愁壞了楊廠長以及一眾領導班子。
畢竟軋鋼廠的興衰可是關係著他們的前途。
在廠裏鬥的再厲害,哪怕是整個軋鋼廠再無對手,廠子不行也照樣沒戲。
無奈之下,楊廠長和李懷德都摒棄前嫌,不遺餘力的找關係解決問題。
終於在一眾領導的共同努力下,軋鋼廠終於分來了幾個老大哥的工程師。
這些工程師在老大哥那邊也就是個二把刀水平,可是在軋鋼廠卻是能夠碾壓一切的技術大拿。
在老大哥工程師的幫助下,機器終於修好了,生產也能夠繼續順理進行。
楊廠長和一眾領導班子開了個小會,決定安排廠裏的工程師學習老大哥工程師的技術。
說是學習,隻是給自己臉上貼金的說法,其實就是偷學。
本來按照慣例,老大哥向我們出售設備的時候,應該要負責對我們的工程師進行培訓。
最起碼也要保證我們的工程師可以對設備進行最基本的保養和維修。
但是老大哥對我們還是有較大的防備心的。
作為老大哥,他是真心希望小老弟可以支愣起來,幫他分擔一點來自漂亮集團的壓力。
但是我們跟其他的小老弟不一樣,我們以前也當過大哥,還是那種獨霸天下的大哥。
如今沒落了,淪為了小老弟,但是底蘊還是有的。
老大哥很清楚這些,他們知道如果給我們機會,我們肯定能發展起來,到時候誰當大哥誰當小弟還不一定呢。
所以在這種矛盾心態的支配下,老大哥對我們保留了許多,例如軋鋼廠這種情況。
設備給你了,技術卻不教給你,你想要自己研究?
那沒必要,我派人幫你搞,你還花那代價去研究幹嘛。
楊廠長他們不甘心這樣,於是就起了讓人偷學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