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順治親政

字數:2512   加入書籤

A+A-




    淺談清朝!
    金聲恒、李成棟反清後,多爾袞命都統譚泰同都統和洛輝攻江西、廣東,命濟爾哈朗、勒克德渾攻湖南、廣西,博洛、尼堪攻大同,吳三桂、李國翰等分征川陝。
    鄭親王濟爾哈朗,及都統譚泰兩軍,俱已奏捷清廷,奉旨還朝。獨博洛尼堪,出征大同,與薑鑲相持不下。
    薑鑲,陝西延川縣人,初仕明朝,拜鎮朔將軍、大同總兵官。1644年李自成攻克太原後,投降李自成。不久後又投降清朝,跟隨阿濟格攻打山西、陝西地區,封為統攝宣化、大同諸鎮兵馬的將軍。由於薑鑲不滿清朝統治者崇滿歧漢政策,尤其江西金聲桓、廣東李成棟反清之後,清廷對手握軍權的漢軍將領猜忌加深,他因此擔心清廷對自己不利。
    薑鑲於順治六年(1649年),趁著大同征集糧草,引發百姓怨聲,自稱大將軍,歸順南明永曆政權,占據大同起兵反清。
    博洛抵達大同後,四處接到警耗,統是死灰複燃的明故官,招集數百人,或千人,東馳西突,響應薑鑲。博洛不得不分兵堵禦,一麵遣人飛報北京,請速添兵。
    攝政王多爾袞,率英王阿濟格等,自出居庸關,拔去渾源州,直抵大同,與博洛匯合。對薑鑲進行圍剿,一方麵又對薑鑲進行勸降,宣布若能悔罪歸誠,仍將“照舊恩養”。多爾袞見招降無效,命博洛、承澤親王碩塞、多羅親王滿達海,連同阿濟格繼續作戰。
    適京中傳來急報,因豫王多鐸染天花出痘,病勢甚重,促多爾袞班師。多爾袞到了居庸關,聞多鐸已歿,忙入京臨喪。
    愛新覺羅·多鐸,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五子,阿濟格、多爾袞同母弟,滿洲鑲白旗旗主,時人通稱十王,清初八大鐵帽子(ang)之一,爵位世襲罔替,死時年僅三十六歲。
    多爾袞入京月餘,孝端文皇後在北京紫禁城內病逝。孝端文皇後是清太宗皇太極之皇後,孝莊文皇後(太後)的姑姑。皇太極駕崩,福臨即位為順治帝,尊稱其國主福晉或中宮太後,但並未正式尊為太後。她生平不預政治,所以宮內大權,統由孝莊文皇後(太後)主張。
    多爾袞因孝端文皇後崩逝,召阿濟格還,令貝子吳達海往代。過了月餘,始接到大同軍報,略稱各處叛兵,多半平定,隻大同仍然未下。多爾袞未免焦急,再遣阿濟格西行。
    此時清軍攻克了山西部分州縣,圍困大同數月。阿濟格一到大同,大同城內已經食盡,“兵民饑餓,死亡殆盡,餘兵無幾”,守將楊振威等人斬殺薑鑲及其兄弟首級,獻城投降。阿濟格入城,恨城內兵民固守,下令屠城,除楊振威的官兵家屬外,“官吏兵民盡行誅之”,並鏟去城牆五尺,鄰近各府、縣等地區亦遭屠戮,史稱“大同之屠”。山西戰事陸續平息,當即上書奏捷。朝旨令誅楊振威,即日班師。阿濟格奉旨,將楊振威綁出正法,隨將政務交與地方官,奏凱還朝。
    明永曆四年、順治七年(1650年)八月,多爾袞追尊生母太祖妃烏喇納拉氏,尊為“孝烈恭敏獻哲仁和讚天儷聖武皇後”,祔享太廟。
    又過了數月有餘,攝政王府內,竟發出命令,出獵喀喇城。攝政王出府,裝束得異樣精采,由仆從擁上龍駒;一鞭就道,萬馬相隨,徑往喀喇城圍獵。行獵時墜馬跌傷,不久後多爾袞薨於古北口外喀喇城,年三十九歲。
    多爾袞已歿,告喪文書至北京,順治帝輟朝震悼。率王公大臣縞服東直門外五裏,迎多爾袞遺體。下詔追尊多爾袞為“懋德修道廣業定功安民立政誠敬義皇帝”,廟號成宗,喪禮依帝禮。
    但是,多爾袞死後不久,其政敵便紛紛出來翻案,揭發他的大逆之罪,首先議了阿濟格的罪。告英親王阿濟格乘攝政王多爾袞逝世之機,欲謀亂奪政。將其幽禁,其子勞親被革去王爵,降為貝子。
    原來順治帝已十五齡,亦懷隱恨,方欲於親政後加罪泄憤,巧值諸大臣紛紛上書。兩白旗大臣蘇克薩哈等見勢頭不對,也紛紛倒戈。在這種形勢下,先興羅什等五人獄,何洛會及弟胡錫,著即淩遲處死。然後便正式宣布多爾袞的十四條罪狀,大略說他種種驕僭,種種悖逆,並將他逼死豪格,誘納侄婦等事,一一列入。並追奪一切封典,毀墓掘屍。接著,又接連處罰了剛林、巴哈納、冷僧機、譚泰、拜尹圖等。多爾袞多年培植的勢力頃刻瓦解,多爾袞死後兩個月,突然從榮譽的頂峰跌落下來。
    又複詔雪肅親王豪格冤,封豪格子富壽為顯親王,大學士範文程,也有應得之罪,命鄭親王等審議。亦是嚇得坐立不安,幸虧他素來圓滑,與鄭親王不甚結怨,始議定了一個革職留任的罪名。不過不久後,範文程即複官。
    但是,多爾袞對於清王朝所立下的不世之功也絕不是政治對手們的幾條欲加之罪所能掩蓋的,順治元年(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六月,多爾袞統一諸王、貝勒、大臣的意見,遷都北京。並重用漢範文程、官洪承疇、馮銓等人,設大學士,行使原先明內閣的職責。承襲了明代“票擬”製度,即內閣對內外大小臣工的題奏本章草擬出批複意見,供皇帝審閱定奪。
    在多爾袞攝政時期,清廷已與西藏和回疆的地方政權及宗教政權建立或是恢複了聯係,為康熙、雍正、乾隆時期進一步確立在這些地區的統治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