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舉國招魂幡(1)

字數:5920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丹心汗青 !
    太平六年,冬月二十,冬至。
    蒼甲軍征服高麗,遠逐北狄至漠河,共殲敵三十七萬,收複失地十頃,占領新地五百一十萬頃。
    臘月二十二夜,葉廉赫率蒼甲軍回京!
    太平帝沈戎聖心大悅,欲嘉獎涼王府,葉廉赫婉拒——
    “端木軍十萬五千餘將士全軍陣亡,邊境三城十萬三千多平民屠盡,蒼甲軍正三品主將江梧、從三品副將江桐、正四品騎營校尉漆雕慕遠,及三萬五千餘士兵皆戰死沙場!”葉廉赫雙膝跪在太華殿,身上是來不及更換的鎧甲,目光沉痛,“另有武林中,江南吳縣秦樓、錦華城離府、鳶州竹家、四品郡君許鬧的淩風穀、煙花閣、棹隱煙波、嶺南謝門,共計死傷三萬五千多。懇請聖上下旨,為死在疆場的二十八萬軍民掛招魂幡,舉國齊哀!”
    繼而,是三個重重的響頭。
    太平帝從十二旒冕中看去,深深地歎口氣:“愛卿,正二品車騎將軍葉二公子,連屍骨都沒留下來,怎就不見你為自家求個恩典呢?”
    葉廉赫脊背挺直:“回陛下,葉家是浥朝的臣民,是陛下的子民,視死如歸!”
    話雖說的硬氣不已,眼中還是有了淚花——他的阿清,終於要自由了,他高興極了!
    太平帝沈戎更是動容,他自己年輕時也上過戰場,明白軍人要麵對隨時隨地的犧牲,所以他一直都深愛蒼甲軍,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氣節!
    “準了,從今日起,浥朝各州、郡、縣統一掛招魂幡七日,為亡者引路哀悼,從青都開始,以身作則!”按道理,大捷應該慶祝,國喪這種事不被允許,但,太平帝深知沙場艱辛,正如葉廉清常說的那句——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幾人回!
    太平帝沉思良久,又道:“源德替朕擬旨,葉廉清忠心可嘉,正義凜然,追封從一品驃騎將軍,以一品軍侯儀製,葬翠華峰立衣冠塚。追封主將江梧為正二品昭烈將軍,其夫人正二品誥命;副將江桐從二品懷恩將軍;騎營校尉漆雕慕遠正三品宣德將軍,其夫人正一品誥命;端木熙正二品寧遠將軍,管躍從二品北征將軍,主將賀知行正三品威虎將軍,副將晉楚賓白從三品建節將軍;穆簡正四品參領總長,千夫長納蘭懷鈺從四品綏邊將軍。”
    “微臣叩謝聖上隆恩,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葉廉赫再次為亡者磕頭,激動得兩眼含淚,“陛下聖明!”
    沈戎快被這即將五十歲的葉廉赫感動哭了,微微仰起頭,過了片刻才望著百官:“戰報跟戰況,朕無時無刻都在關注,有些事朕能理解愛卿,請起吧!方才封了亡者,如今該獎賞歸來之人了。源德聽旨——涼王葉廉赫忠誠仁義,破敵有功,封天下兵馬大元帥;涼王一品世子葉承韜兼正二品大司馬,領二十萬蒼甲軍,匡扶我大浥;主將齊飛揚正二品衛將軍;副將壤駟正從二品征西將軍;雪魄正四品騎營校尉;秦楓原是薄公主師長,此次大功,封正三品楓清伯爵,封地鳶州,許鬧俠肝義膽,臨危不懼,封二品郡主,封地燕州、東郡。”
    “陛下,此女極為刁鑽,四品郡君還有封地已是聖上厚愛,可哪有一個郡主兩塊封地?”太尉司馬開撲通一聲跪下,老淚縱橫,“她可是個殺人不眨眼的女魔頭哇!”
    沈戎劍眉星目,鼻梁高挺,薄唇勾起一絲弧度,嗤笑:“司馬太尉,你兒子司馬襄強搶民女、虐殺百姓數百人,是太祖帝親自下令斬刑已然給足了你麵子,否則判的就是淩遲處死,縱使他沒有被人泄憤捅數十刀死去,也逃不了斬立決!你現在跟朕說這些廢話是覺得先帝錯了嘛?”
    司馬開立即磕頭:“臣不敢。”
    沈戎冷笑:“司馬合,你記住,先帝留著你是因為你隨先帝半生打拚顧念這份情義,你若自找不痛快,朕不介意讓你告老還鄉!”
    是啊,聖上不提起眾人都快要忘了,司馬襄那件事當初轟動江南跟青都,人人都會唱童謠嘲諷——
    青都有個司馬家,禍害江南與京華。
    天子欲把罪狀施,司馬苦肉盡白話。
    百姓呼天又搶地,禦前隻為討說法。
    司馬還求重來過,家破人亡怎遂他!?
    才過去十三年,司馬開就得意忘形了。獨子又如何,自己沒教好,怪得了誰?說是被許鬧暗中殺害,其實人家許鬧都嫌髒了自己的手吧!嗬——作惡多端遭仇家報複,簡直是活該!
    誰不知道司馬襄身上的傷痕是不會武功的人往死裏捅的,而且亂七八糟毫無章法,更重要的是,每一道傷都不致命,純屬故意折磨,最後一刀才斃命,人家許鬧跟司馬襄可是無冤無仇!
    慶陽王沈轍拱了拱手:“皇兄,涼王府已盛寵至極,若是葉家舉兵造反,那後果就不堪——”
    沈戎當機立斷,抬了抬手:“沈轍,你莫不是喝醉酒了,胡說什麽呢?哼,葉家謀反?若葉威遠一家早有不臣之心,哪裏還有你們安穩站在這裏嘟嘟囔囔的機會?一朝天子一朝臣你沒聽過?所以,莫要給朕淨說些有的沒的,失了身份!葉家是怎樣的臣子,朕清楚,朕信任他們!”
    葉廉赫真是聽的滿腦門兒子冷汗,陛下,您想訓人,犯不著拿老臣做擋箭牌啊!他隻想好好的活著,怎麽就偏偏上個朝都得要提心吊膽的呢?
    他再次跪下謝恩:“多謝陛下信任微臣,陛下聖明!”
    沈戎不樂意了,揮揮手:“愛卿能別動不動就下跪磕頭嘛?你是老臣,朕心裏有分寸。”
    葉廉赫心想——聖上,這話咱們私下說好不?放在太華殿早朝上說,您確定您不是在捧殺老臣一家子嘛?心好累……
    太傅雲卿捋捋胡須:“陛下,依臣之見,郡主不能封地兩塊州郡,那就封二品郡王,反正許穀主行事瀟灑恣肆,也從不在意這些虛名,給她個閑職玩玩兒就行了~”
    葉廉赫眼皮子跳了跳,這雲老頭真是會玩,知道女婿的遺體是被淩風穀保存並派人運回,想報恩情,就賣老臉胡扯!
    沈戎自然知曉原委,也不戳破老臣的心意,直說道:“好。源德啊,依著太傅所言擬旨吧!對了……朕聽聞,許鬧在燕州城郊外建了一座什麽……呃,烈士陵園是吧?”
    葉廉赫抱拳回應:“回陛下,分別是兩座,主張老百姓親自建的,為祭奠十七萬七千英靈的叫做‘望鄉園’;十萬平民的墓園叫‘回靈台’,為悼念無辜大眾。望鄉園門口許鬧親自題有對聯——隻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回靈台門口寫著——五城五屠祭靈台,十萬十夜歸故裏。前者是將士們視死如歸的信念,後者是臣率軍十夜收複失地的結果,告慰亡靈。”
    太華殿立時鴉雀無聲,他們都聽聞,因為用了巫毒藥,北狄隻用了一個月就破了五座城池,也用這一個月,陸陸續續殺了十萬沒能逃出城的勞苦平民,許鬧是真心實意為萬民祈福和超度的,對十七萬七千餘捐軀的英靈更是用心良苦啊!
    隻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聽得一眾武將眼睛濕潤,一眾文臣拭淚……他們如何不知,北狄的巫毒曾在前任禦史台禦史中丞卓俊傑的身上,可是不足五日就沒了啊,端木熙竟還能硬撐了一個多月,最後還將自己的鮮血灑在燕州城,叫人不欽佩!
    丞相上官雁行個大禮:“陛下,今日臘月二十三小年,七日後便是大年三十。不如這樣,這七日,舉國齊哀;大年三十驅穢除歲,普天同慶,祝我大浥國泰民安,福澤萬年!”
    沈戎聽後欣慰不已:“好,此事由丞相主張,一切事宜均有你同太常商議監管。涼王隨朕去一趟禦書房,退朝吧!”
    偌大的禦書房沒有過多的裝飾古玩,最多的是各種古籍、書冊竹簡,還有奏折。
    殿外是統一的琉璃瓦片,朱色八角宮燈,赤色大門;殿內是一張龍椅一張臥榻,還有幾張桌椅跟茶具小幾。唯一的玉飾應該是一塊直徑一尺的和闐羊脂玉,晶瑩潤澤光亮透徹,擺件也隻有幾個新平縣的瓷器,以及烏茲國、滇國進貢的葡萄釀和思茅茶葉。
    說難聽一點是寒磣,說好聽一點是簡單大氣,但大臣們都習以為常,畢竟太祖帝也是如此簡樸。其實葉廉赫才真正想鄙視那群沒見識的,就這塊尺高和闐羊脂玉,能買下十座城;新平縣的瓷器,也能抵了大約五座城;烏茲國的葡萄釀,一杯千金難買;滇國思茅茶葉也是一兩一千白銀;桌椅跟小幾都是頂級紫檀木做的;茶具有絕品紫砂,也有極品玉具,都是動輒上千萬兩白銀啊!
    “威遠,阿濁真的死了麽?”沈戎坐在龍椅上,緊緊盯著他的雙眼。
    葉廉赫知道瞞不了,跪下:“回陛下的話,阿清身受重傷無法再領軍出征,所以隨竹律辭去了江南鳶州的竹家。”
    沈戎幽幽地歎了口氣:“她為浥朝付出了太多,也是時候,去追尋自己想要的生活了!罷了罷了,朕不追究,最近有聽說在燕州見過承韜那孩子啊?”
    葉廉赫依舊不敢起來:“回陛下,微臣也是到了燕州才知道他的身子好了,跟著舅舅舅母闖蕩江湖。”
    沈戎沒有絲毫不悅,隻點頭認可道:“很好,果然英雄出少年,虎父無犬子!都說了別跪來跪去的,搞得朕見不得你,要把你推出去掉腦袋似的!”
    葉廉赫起身,等著皇帝下個話題的展開……
    沈戎見他這般拘謹,整個人都氣不順,一點都不像承韜,多可愛多招人喜歡,這老古板,真是氣死人:“好了好了,你退下吧!朕聽說公主不見了,讓承韜去找他小妻子去!”
    葉廉赫嘴角猛地一抽,甩了老臉:“陛下,那是您女兒!”
    沈戎的臭脾氣也上來了:“那是你兒媳!”
    二人對峙了約摸小半個時辰,葉廉赫敗下陣來:“臣遵旨。”
    沈戎眉飛色舞,得意洋洋:“放心放心啊,朕不急,慢慢找,讓孩子們好好培養感情!對了哈,朕讓人給你送了葡萄釀,十年佳釀呢,好好嚐嚐!”
    葉廉赫回涼王府換下朝服,穿了一件素白的袍子,發髻的紫玉簪換成黑檀木簪,裹著白色披風去部將家吊唁。
    江氏是商戶之家,所以台階隻有兩個,大門隻有暗紅色,沒鉚釘,隻有丈高(白衣之身,門高不得超過一丈八,台階不得高於二層)。因為兩個兒子都從軍不要家產,全憑自己本事掙得名譽和家底,所以江府一直在江闊這個布衣的名下,沒有重修台階門楣。
    浥朝等級分明——士農工商,讀書人有功名在身但並無官職者家中台階用三級;官職始於從九品到正六品用四級台階;從五品到正三品用五級台階;從二品到正一品用六級;親王用七級,太子用八級;皇帝寢殿太元殿用九級,登基、上朝所用的太華殿同樣是九級,共五處,以示九五之尊之意。而太廟宗祠,用了道門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的總和,來祭拜祖宗、天地與神靈!
    所以才有“日轉千階”、“超階越次”的由來。
    大門的高度和顏色,皇宮太華殿與太元殿是朱色(浥朝以黑色為尊,朱色為輔),鑲嵌純金九行九列鉚釘,從城門走向宮門,至丹陛石兩側上太元殿,一共九十九級漢白玉階,兩者和為九九歸一之意。
    太華殿與太元殿,殿門五丈高,屋脊九丈高,十二扇合頁門,用黑色;皇後與太後都用了低於九、五的數字門頭三丈三、屋脊七丈、八扇門,著朱色;太子東宮用了三丈整、屋脊六丈高、六扇合頁門,也用朱色;親王二丈八、四扇門,使褐色。
    涼王府雖是親王卻是異姓王,所以用了他正一品大將軍的六級台階做門麵,涼王府的大門也低調地用了二丈六,比親王低一些,門楣上的門檔四個,門為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