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妖風之謎
字數:4884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大明崛起 !
朱允炆看著跪在自己麵前的三個人,不由地歎息。
目前這個局勢,可以說,和這三個人有著莫大的關係。
齊泰,黃子澄是朱元璋指定給朱允炆的治世文臣。
在朱棣打著清君側一路南下,把齊泰和黃子澄列為奸臣和清除的對象後,朱允炆便罷了他們的官,閑賦在家。
朱允炆天真地以為,罷了齊泰黃子澄的官,朱棣會收兵。
而李景隆是朱元璋留給朱允炆的一員武將。
李景隆在和朱棣的對抗中,一敗再敗,彈劾李景隆的折子太多了,被朱允炆也罷了官,閑賦在家。
不到四年的時間,叛軍朱棣即將要兵臨城下,朱允炆現在頗有一種文不成,武不就的悲哀。
當初朱允炆即位,在方孝孺,齊泰和黃子澄的協助下,實施了大量的新政,仁政,還有一項三個人力主朱允炆推動的重大政策,削藩。
在黃子澄的建議下, 先後削掉了當時的周王,岷王,湘王,齊王,代王五個實力相對弱小的藩王。
可是到了燕王朱棣這裏的時候,削藩削不動了,不僅沒有削掉燕王,反而是快削得自己的皇位都快保不住了。
“齊泰,黃子澄,燕王朱棣已經攻下揚州城,當初是你們二位力主削藩,現在這個局麵,你們有什麽想說的嗎?”,朱允炆問道。
“皇上,臣和黃大人已經想好了,即日便出京,去募兵,朝廷一定會打敗燕賊”,齊泰率先回答道。
打敗朱棣?嗬嗬,書生意氣,太想當然了,朱棣是那麽好打敗的嗎?
“齊泰,朕問的不是這些”
“皇上,恕臣愚鈍”
“好,那朕來說”
朱允炆站身來,來到跪著的三人跟前,來回踱步說道:“削藩之大策,肯定是正確的,但是,我們在削藩的過程中,犯了錯,黃子澄,你還記得當初朕還是皇太孫的時候,朕曾和你一個問題,外敵入侵,由朕的這些叔叔們對付,如果叔叔們有了異心,該如何處之?”
“皇上,臣記得”
“那你還記得朕當時怎麽說的嗎?”
“記得,皇上說,第一,用德來感化他們,爭取他們,第二,用禮來約束他們的行為,第三,削弱他們的屬地和實力,第四,改變他們的封地,第五,如果前四個都不行,就隻能拔刀相向”
“嗯,你覺得朕當時的辦法怎樣?”
“好,臣記得當時太祖皇帝對皇上的辦法也是讚賞有加”
“可我們是怎麽做的呢?前四個辦法根本沒用,直接拔刀相向,這就是造成今天這個局麵的最直接原因。
我們太操之過急,太想當然了,太高估了朝廷的實力,也低估了這些藩王的反抗能力”
“臣罪該萬死”,黃子澄始終伏在地上,頭觸地麵。
“朕今天叫你們來,不是來定你們罪的,朕剛剛也說了,造成今天這個局麵,朕也要承擔責任。削藩之政,沒有錯,是我們用錯了方法,局勢已經這樣了,錯誤已經鑄成,推卸責任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兩位大人都是太祖爺爺留給給朕的治世大臣,忠心耿耿,朕現在依然需要你們的輔佐”
“臣,必將肝腦塗地,誓死效忠皇上”
此時的齊泰和黃子澄,已經從開始的膽戰心驚,變成了感激涕零。
今天皇上說的話,怎麽聽都像是不想讓他們活了。
想不到,皇上最後的話鋒一轉,不僅死不了,而且還如此信任二人。
“二位大人,起來吧”
“謝皇上”
齊泰和黃子澄此時已經是老淚縱橫。
“曹國公”
“臣在”,此時,隻剩下李景隆一個人還跪在地上。
“哎”,朱允炆歎息一聲,這一生歎息,李景隆隻感覺自己的死期要到了。
看著眼前這個高富帥,溫文爾雅,氣質出眾的李景隆,真的是曆史中記載的那樣,是一個軍事白癡,隻會紙上談兵的人嗎?
朱允炆看著李景隆說道:“洪武20年,你跟隨宋國公馮勝,前往遼東剿滅前元餘黨,洪武22年,你又跟隨穎國公付友德,去雲南剿滅叛軍,並在會師途中在湖廣練兵,洪武24年,你又跟隨大將軍藍玉陝西巡邊,洪武26年,你更是出任甘肅總兵長達五年之久,我真是想不通,你這麽一個經驗豐富的帶兵之人,怎麽會在優勢巨大的情況下,敗得如此慘烈呢?”
“臣罪該萬死”
“朱允炆繼續說道:“如果你是一個草包,高祖爺爺這個戎馬一生的人怎麽會看不出來呢?如果你是一個草包,高祖爺爺怎麽可能把你專門從甘肅調回來為朕保駕?李景隆,朕就是想知道,你是怎麽被打敗的?朕要知道真相”
真相,對,就是真相。
朱允炆不會相信史書上寫,李景隆在優勢明顯的情況下,眼看要大敗朱棣叛軍,這時候,妖風四起,把帥旗刮斷。
一時間,朱棣順應天意靖難,老天都在幫朱棣的說法應運而生,朱棣叛軍士氣大漲,而朝廷軍士氣低落,朱棣叛軍一鼓作氣,反敗為勝。
妖風四起,朱允炆不信。
這也是今天召李景隆來的最重要的原因。朱允炆要知道真相,要搞清楚李景隆到底是不是草包。
是該把現在的李景隆拉到自己的陣營?還是將計就計,讓李景隆成為朱棣的內應?
“皇上,臣無能”
“別說這些沒用的,朕問你,當時你帶領大軍即將打敗朱棣,為什麽會被朱棣打敗,當時真的妖風四起,把你的帥旗給刮折了嗎?”
“皇上,臣愚鈍”,李景隆微微抬頭,有些疑惑,因為他根本不知道皇上在說什麽。
“怎麽?朕沒說清楚嗎?”
“皇上,臣罪該萬死,沒有發現燕賊朱棣在軍中安插了死士,他們在即將大軍一鼓作氣擊敗叛軍之時,拚死扳倒了臣的帥旗......”
\\\”什麽?不是妖風四起把你的帥旗給刮斷的嗎?\\\”,朱允炆打斷李景隆的話有些激動地反問道。
“妖,妖風?皇上,臣,沒聽明白”,李景隆不知所措地說道。
“你確定沒有妖風四起?”
“皇上,臣確定,沒有妖風,臣的帥旗也沒有被刮斷,是被人推倒的,臣不敢誆騙皇上,這事很多人可以給臣作證”
“哈哈哈.....”,聽了李景隆的話,朱允炆不禁在武英大殿內仰頭哈哈大笑起來,笑聲充斥著整個大殿。
齊泰,黃子澄,李景隆懵了,不知道皇上在笑什麽。
殿內外服侍朱允炆的太監,站崗的衛士,以及小東子,所有人無不驚訝。
這才是真相,就是如此簡單。
朱棣啊朱棣,你把後世人騙得好慘啊,妖風四起?虧你想的出來,腦洞也是太大了。
不,這不一定是朱棣的想法,或許是朱棣身邊的那個妖僧道衍,才能想出如此誆騙後世人的辦法。
什麽妖風四起,什麽天命所為,不過是陰謀詭計罷了。
在李景隆軍中安排臥底死士推倒帥旗,說成妖風四起刮斷帥旗,不過是為了掩蓋朱棣早就有的叛逆之心。
洪武十八年,也就是距現在的1402年的17年前,朱棣第一次見到妖僧道衍。
第一次見麵,道衍就說送朱棣一頂白帽子,朱棣是燕王,一頂白帽子,王上白,不就是皇。
朱棣聽懂了,這麽大逆不道的話,朱棣不但沒有揭發這個妖僧,反而把他收到了自己的帳下,這就是朱棣早有叛逆的佐證。什麽削藩被逼?
全都是假象,也許,朱棣在高祖朱元璋後期已經在籌劃政變了。
道衍,你這個妖僧,遲早逮到你,要把你碎屍萬端,朱允炆心中想道。
真相大白,李景隆雖然兵敗,但並不是史書裏所寫的軍事白癡,兵敗有李景隆的原因,但也不能全怪李景隆。
如果說李景隆沒發現軍中有朱棣的死士,那麽,宮裏被朱棣收買的那些太監,是誰的責任呢?
“曹國公,快快請起”,朱允炆上前攙扶李景隆,讓李景隆受寵若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