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朱棣過江
字數:4490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大明崛起 !
當天,朱棣兵分兩路,一路,馬三保率領五萬大軍北上,意圖拖住徐輝祖大軍。一路,準備今夜渡江。
朱棣大軍在準備渡江,而盛庸,依然在查內奸。他的情報係統已經癱瘓,所有情報已經沒有價值,對麵有什麽動靜,盛庸根本不知道,他一直以為在對峙。
這些天,盛庸和自己的親信,一直在秘密查探內奸,已經有些頭緒,所有的信息,最大的內奸全部指向了水師提督陳瑄。
今夜,盛庸準備不動聲色地,拿下陳瑄。
他們正在營帳中商量對策之時,突然聽見營帳外,喧聲四起,亂作一團,馬蹄聲,嘶鳴聲,喊殺聲,兵器碰撞聲。
盛庸大驚,立即走出大帳,眼前的景象,讓他頓時心墜冰窟。
這時,有人給盛庸稟報道:“盛將軍,陳都督嘩變了”
“陳瑄,你這個叛賊......”,盛庸怒目圓睜,拔劍恨不能將陳瑄碎屍萬段。
正在盛庸暴怒之時,亂軍之中,有人騎著高頭大馬大喊道:“盛將軍,良禽擇木而棲,你又何必如此執著,如今大局已定,你還是投降吧”
對盛庸喊話的人,不是陳瑄還會是誰,陳瑄旁邊,是朱棣叛軍的大將朱能和邱福等人。
“陳瑄,我要殺了你”,盛庸提劍便要和陳瑄拚命,可是被身邊的親信給攔住了,現在拚命,隻會白白丟了性命。
“盛庸,燕王愛惜你是個將才,燕王說了,隻要你投降,高官厚祿,榮華富貴少不了你的”
“呸,你個奸賊,盛某真是瞎了眼,沒有早些認清你這個叛徒......”
“盛庸,別不識好歹,燕王大軍已經渡江,大勢已去,你若抵抗,今日便讓你做朱能槍下之鬼”,盛庸話話還沒說完,陳瑄旁邊的朱能提著大槍指著盛庸喊道。
“啊......”,盛庸簡直要氣炸了,提劍便要拚命。
“將軍,不可,叛軍大隊人馬已經渡江,我們現在趕緊突圍,還有一線生機”
“突圍?我盛庸還有何顏麵活著,如何有臉去麵對皇上”,說完,猛地提劍便要抹脖子自盡。被身邊的親信眼疾手快奪下寶劍。
“將軍,趕緊撤吧”,親信們不由分說,架著盛庸便開始後撤,一路跟隨盛庸的死忠們,拚死抵抗,護送盛庸突圍。
現在局勢已定,活捉盛庸,肯定不在話下。
可盛庸是大將軍,是朝廷名正言順的大將軍,陳瑄手下的士兵不可能對盛庸下死手,他們心裏也過不去這道坎。
混亂之下,盛庸帶領著幾百人突圍成功。
陳瑄正要緊追盛庸之時,有人來給陳瑄稟報道:“都督,燕王已經隨大隊人馬過江”
“好,知道了,便宜盛庸了,召集所有人馬,迎接燕王殿下”
“是”
朱棣大軍兵不血刃,渡過長江,還收複了長江水師,在經過短暫的休整過後,第二天,大軍便朝鎮江而去。
在朱棣抵達鎮江之前,盛庸本想組織鎮江軍民共同抵禦朱棣叛軍,但是被童俊製止了。
朱允炆和李景隆離開的時候,交代的清楚,為了鎮江的百姓,無須抵抗。
皇上的特使?
盛庸起初有些懵,但通過童俊的描述,盛庸明白了,特使就是皇上,皇上就是童俊口中的特使。
皇上有皇上的計劃,既然皇上都戰略性地放棄了鎮江的抵抗,盛庸無奈,隻能順著童俊指的方向,去和皇上去匯合。
盛庸也明白,僅憑鎮江這點兵馬,根本抵擋不住朱棣叛軍的攻擊,到時候難免城破,受傷害的是城中的老百姓。
兩天後,朱棣大軍抵達鎮江,鎮江城門大開,童俊率領鎮江大小官員,拜迎燕王。
童俊作為鎮江的守將,朱棣第一時間便召見了他。
對於童俊的不戰而降,朱棣已經習慣了,這一路南下,這樣的情況太多了。
“童俊,本王問你,你為何不抵抗,率眾而降?你可知道,你吃的可是朝廷的俸祿?像你這樣的官員,和朝廷中的那些佞臣有何不同”,朱棣見到童俊,毫不客氣地問道。
“王爺,鎮江是小城,且兵力不足,和王爺的大軍抵抗,猶如以卵擊石,不管是王爺的大軍,還是鎮江的守軍,還不都是大明子民,同屬大明子民,相煎何太急啊”
朱棣笑了,童俊這是話裏有話啊,子民都是大明的子民,大明是朱家的大明,不管朱允炆還是朱棣,不管誰是皇帝,都是朱家的江山。
你們鬥,別扯上無辜的子民。
“童俊,你可見過盛庸?”,朱棣轉移話題問道。
“稟王爺,見過,昨日盛將軍和手下幾百名士兵朝京城的方向去了”
“你沒把今天和本王說的話和盛庸說一說嗎?”
“王爺,人各有誌,盛將軍和下官不同,下官治下可是有幾十萬的子民,下官得為他們負責”
“好了,本王的大軍不日便會離開,鎮江還由你管著吧,這兩日,你隻需給本王準備好糧草,馬匹,兵器便可”
“稟王爺,恕下官無能為力”
“放肆”,朱棣突然大發雷霆,道:“童俊,像你這樣不作為的官員,留你何用?”
“王爺明鑒”,童俊也有些慌了,“王爺,鎮江實在是拿不出多餘的糧草和兵器了,不瞞王爺,前幾日,曹國公和皇上的特使.......”
“什麽?你說誰?”,朱棣聽到曹國公,頓時一驚。
“曹國公和皇上的特使”
“皇上的特使是誰?”
“王爺,下官也不知道,下官隻知道姓黃,曹國公說是皇上的特使”
“黃觀是皇帝的特使?”
“黃觀?不是吧?不叫黃觀,而是叫黃三”
“黃三是誰?”
“特使大人啊”
“這個人年齡幾何?長相如何?”
“二十多歲,濃眉,劍目,身材不胖不瘦,不高不矮,氣質不凡,有些書生氣”
“什麽黃三,你說的是皇帝朱允炆吧?”,朱棣聽了童俊的描述,瞬間便明白了。
什麽皇帝的特使,那就是朱允炆,好了,現在知道了,徐輝祖在徐州,朱允炆和李景隆在一起。
“啊,皇皇上?這怎麽......”,童俊頓時懵了。
“李景隆和皇帝現在何處?”
“這......下官不知”
“那你老實交代,他們是什麽時候來的,幾個人,來鎮江都做了什麽?”
“十天前,就曹國公和特使大人兩個人,他們從鎮江帶走了五千士兵,一千馬匹,三萬支弓箭,還有兩個月的糧草”
“五千士兵?還有兩個月的糧草?他們朝什麽方向去了?”
“京城方向”
“哼哼”,朱棣冷笑一聲,徹底放心了,朱允炆和徐輝祖不在一起,那麽,說服徐輝祖的幾率就大的多。
他便可以放心地直逼京城。
至於童俊剛剛說,帶走五千士兵,多少馬匹,多少弓箭,都不足為慮。
五千人馬?難道可以解了京城之困?簡直是天大的笑話。
膽子變大了,可是智商,依然這麽低,甚至在朱棣看來,有些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