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防守反擊
字數:3989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大明崛起 !
叛軍在姚坊門叫陣,讓姚坊門的守城將士趕緊投降,燕王大軍不日便到,大有拿下姚坊門的架勢。
朱棣真的會率軍來攻打姚坊門?
如果朱棣大軍有異動,不用向陽偵查報告,觀音門城樓上就能察覺,可到現在朱允炆沒有得到任何消息。
虛張聲勢,目的何在呢?
整個下午,姚坊門城下的叛軍都在叫陣,晚上,回歸平靜,沒有絲毫要攻城的跡象,一萬人就想攻城,不可能。
而且,朱允炆也接到了仙鶴門林忠傳來的消息,仙鶴門也有一萬叛軍駐守,隻叫陣,不進攻。
朱允炆並未向城外的叛軍暴露自己來支援姚坊門的行蹤,他在觀察,在思考,在等待,這支叛軍的意圖究竟是什麽。
第二天,朱允炆果然接到了朱棣在觀音門大軍要拔營的消息,難道朱棣真的放棄了觀音門,全力來攻打姚坊門或者仙鶴門?
姚坊門和仙鶴門的一萬叛軍隻是來打前站,來試探?
不應該啊?姚坊門和仙鶴門比觀音門更加城高難以攻克。朱棣不會腦子有毛病吧?
會不會是朱棣的調虎離山之計,姚坊門和仙鶴門隻是一個誘餌,誘使觀音門調集大軍來支援,然後他們再全力攻擊觀音門。
越是這個時候,越要沉著冷靜,耿炳文和盛庸都已經開始建議派大軍支援姚坊門了。
朱允炆冷靜思考過後,他認定這是朱棣的調虎離山之計,下令耿炳文和盛庸不管出現任何事情,死守觀音門,沒有他的命令,觀音門的守城兵力不準再減少一兵一卒。
這一天,姚坊門外的叛軍,叫了一天的陣,架勢十足,可是朱允炆命令耿璿,對叛軍的叫陣,根本不理睬。
傍晚時分,朱棣大軍依然沒有到達姚坊門,不就十公裏的路程嗎?一天時間足矣,為什麽沒到?是朱棣根本不可能來。
朱允炆十分確定,這就是朱棣的調虎離山之計。
朱允炆為了確定自己的判斷,來到姚坊門的第三天,朱允炆依然沒有任何動靜,任城外叛軍叫囂。下午,觀音門傳來消息,叛軍試探性地攻擊了一下。
這下,更印證了朱允炆的判斷。
隨即,朱允炆召集姚坊門千戶以上的軍官開會,姚坊門有守城將士一萬五千人,也就有十五個千戶。
再加上朱允炆,伊王,和禁衛軍手下的五個千戶。現在姚坊門有兩萬兵馬。對城外的叛軍一萬兵馬,兵馬占優。
有優勢還不幹他們,那是傻子。
朱允炆改變了隻守不攻的策略,製定了全殲城外這一萬叛軍的行動,行動就在今晚。
朱允炆讓小寶去仙鶴門報信,告訴林忠和孫大今天他們的計劃,讓他們也做好準備,拿下姚坊門外的叛軍,朱允炆會率軍南下,潛伏起來,等信號一響,仙鶴門的兵馬和朱允炆的兵馬,合圍仙鶴門叛軍,力爭全殲。
夜晚,一切照舊,可城內,朱允炆早已經準備好了一切,朱允炆調集了姚坊門一萬五千官兵,五千人留守,把姚坊門的弓箭全部配發給今晚要偷襲的隊伍。
城樓上,朱允炆一直在觀察著叛軍的一舉一動,從最開始的喧鬧,慢慢歸於平靜,朱允炆一聲令下,一萬五千人悄悄出了城門,左右分開,呈夾擊之勢,朱允炆親自帶一隊人,耿璿帶一隊人馬,伊王守城。
夜空中,一顆璀璨的煙花騰空而起,打破了夜的寧靜。
巡邏的叛軍還沒反應過來,左右兩邊密密麻麻的弓箭便從天而降,頓時,叛軍軍營混亂一片,慘叫連連。
朱允炆一聲令下:“兄弟們,給我衝,全殲叛軍”
頓時,攻勢如潮水一般衝向敵軍軍營,敵軍根本無法組織有效的反擊,瞬間便被衝的七零八落,隻能任人宰割。
朱允炆還是第一次帶人衝鋒,他手裏拿著一把大砍刀,見人就劈,而他周圍,以小寶為首,專門保護朱允炆的一小隊獨立團士兵,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精銳,緊緊跟隨在朱允炆身邊。
他們最重要的任務是保護皇上。把能對皇上造成威脅的人,全部在第一時間解決,還有一些人,他們故意放水,目的就是讓皇帝也能殺幾個人。
皇帝都帶頭衝鋒,其他人深受鼓舞,他們可是在和皇上一起戰鬥,衝鋒更加賣力,戰鬥力也提升了好幾倍。
戰爭呈現一邊倒的局勢,敵軍根本毫無反抗之力,隻能緊緊跟隨自己的將領朝沒有攻擊的方向狼狽逃竄。以耿璿為首的一隊騎兵,緊追不舍,那些落單的潰兵,無一幸免,全被耿璿率領的騎兵斬殺。
追出去有三裏地,耿璿殺得興起,可是皇上早有交代,追殺隻能到這裏為止,耿璿可不敢抗旨,隻能帶著人馬返回。
姚坊城門外,燈火通明,朱允炆已經下令開始打掃戰場,搜集武器裝備,把傷員趕緊運送回城。
耿璿回來以後,朱允炆集結了禁衛軍五千人,又從駐守姚坊門的士兵中,抽調了五千士兵,他們要連夜去偷襲仙鶴門的叛軍,駐守仙鶴門的林忠和孫大應該一直在等著呢。
耿璿也想去,可是被朱允炆製止了,姚坊門不可無將,雖然有伊王在,可是伊王畢竟年紀小,打仗可不是鬧著玩。
耿璿隻好回城,朱允炆帶著一萬兵馬,在向導的指引下,朝仙鶴門進發。
仙鶴門距離姚坊門大概八公裏路程,因為是半夜行軍,還不能打草驚蛇,行軍速度緩慢,但一個時辰後,朱允炆還是率領大軍趕到了。
前方星星點點,就是叛軍的營地,朱允炆下令,讓所有人原地休息。
經過姚坊門一戰,又行軍八公裏,士兵的體能肯定受影響,如果這個時候發起攻擊,傷亡率會隨著士兵的體能消耗而上升。
半個時辰後,朱允炆覺得自己的體能恢複的差不多了,士兵們應該也沒啥大問題。
一聲令下,所有人搭弓上箭,瞄準叛軍軍營,隨即,朱允炆命人發信號和城裏取得聯係。
璀璨的煙花再次劃破安靜的夜空。
無數箭羽從天而降,於此同時,等了一晚上的林忠和孫大,終於看見了攻擊的信號,刹那間,城門大開,一萬五千士兵傾巢出動。
孫大帶領騎兵迅速朝叛軍兩麵包圍,敵軍還沒回過神怎麽回事,還在組織反攻之際,包圍之勢已經形成,三麵夾擊,讓仙鶴門的叛軍如甕中之鱉。
仙鶴門和姚坊門不同,朱允炆要的是全殲這裏的叛軍,不像姚坊門,專門給叛軍留了一道口子。
朱允炆率領的一萬將士,像餓狼一樣撲向叛軍,剛剛他們在皇上的帶領下,已經打了一個勝仗,原來打仗如此簡單,如砍瓜切菜一般。
糊裏糊塗就勝利了,此時朱允炆帶的這一萬人馬,士氣正盛,麵前的叛軍,就像是白送給他們的軍功一樣。
孫大率領的獨立團自不必說,這些人都是跟隨朱允炆時間最長的人,自從跟了皇上之後,他們就沒打過敗仗,現在獨立團每個人的身上,都有軍功在身。
他們清楚地知道,既然是皇上下令主動攻擊,那必定有十全的把握,他們不需要猶豫和懷疑,殺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