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做自己才好

字數:3293   加入書籤

A+A-


    錦簪記!
    徐梓衿拜別了李五姑娘,坐在馬車裏,看著車上的紅漆木箱,眼眶有些濕潤。掀開木箱蓋子,裏麵滿滿的藥材,分門別類用紙包著麻繩捆好。
    紙包上頭還放著幾張杏紅色浣花箋,徐梓衿拿過一看,“噗嗤”笑出了聲,“這李五,畫的是甚雞腳叉?我本想這世上除了三歲娃娃沒人比我的字還難看了,沒成想還有李五給我墊底了,若是爹爹罵我字寫得醜,我就把這個給爹爹看看就是,哈哈哈。”
    “姑娘可該看看三姑娘的字去,看姑娘羞是不羞,李五姑娘自然是學問不好,可李府是商家,寫得再醜也沒甚要緊,姑娘你可是書香之家,不說做學問,這字兒都拿不出手,可怎麽能行。”清瀾心裏正憋著氣呢,見姑娘不思上進的樣子更是上火,但話一說出口又覺得不妥,歎口氣說“姑娘,你想想,三姑娘身子這般虛弱每日裏還要練上半個時辰書畫,夫人為何這般做?想必姑娘也知道的,徐府全靠夫人鋪子裏的收益撐起這一家子,為何夫人還要為了迎合老爺的喜好,即使三姑娘臥床養病也要派佟嬤嬤到床前講學,難道是夫人不疼惜三姑娘嗎?正是因為夫人疼惜三姑娘,才如此啊!”
    徐梓衿愣了愣,放下手裏的箋紙,思慮再三才開口道“清瀾,我知曉你是為我好,我並不是怕苦怕累,我真是不愛讀這些勞什子四書五經聖人言論,我也沒有那領悟能力,甚至還不如清彤。人有千百種樣,我難道就一定要做爹爹喜愛的那樣?我若做不到,難道爹爹就不看顧我了嗎?那這樣的疼愛,不過是表麵而已。”
    ”姑娘,你就算裝,也得裝出知書達理的樣子來,等以後姑娘有了底氣……”清瀾清楚姑娘的性情,也知道姑娘的確是下了一番苦功,但是功課卻是沒有長進。哎,明明姑娘看著也不傻啊?
    “如今府裏誰人不說我待人溫和、舉止有禮,清瀾,你且放寬心,我知曉的。隻是如今要苦了你們幾個陪我一起熬苦日子囉。”徐梓衿自然不像這時代的人一般,總有經商就上不得台麵的想法,她隻想好好將簪坊經營起來,先做到吃穿不愁。
    進了汀蘭苑,就見清瀾坐在側廳的窗子旁朝外麵觀望,瞧著了她們兩步就蹦出來,問道“姑娘,李府可是真像他們說的那般氣派?苑子裏的木柱子真的貼了金箔?吃的可是鮑魚燕窩?”
    “李府自然是氣派,你聽誰人說的,倒真說了個八九不離十,何止鮑魚燕窩,那擦手的巾子都是最好的綢緞,繡著金絲。你清瀾姐姐,就因為給李老夫人遞了個茶盞,就被賞了十兩銀子,快叫你清瀾姐姐分些給你。”徐梓衿見清彤眨著一雙水汪汪的純真可愛的大眼睛,惡趣味又犯了。
    “清瀾,真的賞了你十兩銀子?”清彤轉而看向清瀾,有些豔羨,但又覺得不對勁,哪戶人家賞個丫鬟就給十兩銀子的,姑娘時逗自己玩呢吧?但看姑娘一本正經的樣子,不像騙人呐。
    “給了十兩,來,分你五兩。”清瀾心想,姑娘這哪裏是傻,耍的人團團轉。伸出手在清彤腦門上彈了一記,“你個傻丫頭,還不趕緊叫兩個婆子把那個裝了藥材大木箱子放到庫房裏去,再把紙包都拿出來,每個包上都有藥名,你將藥名和重量記在賬本上,千萬莫搞混了,多對兩次。”
    “我原本想著直接送到母親苑子裏去,還登記造冊作甚?”在吳嬤嬤的強烈建議下,在有人的場合徐梓衿都是恭恭敬敬稱丁氏為母親。
    “還是讓三兒拿了藥名去老太醫府上問問,對症的再送到夫人那裏去,也顯得姑娘你有誠意不是。”
    “還是清瀾你想的周到。對了,木箱裏的浣花箋是李五寫的藥材單子和幾個藥方,你讓清彤抄一遍,那藥方也一並帶給太醫看看吧,那幾張箋你替我拿木盒收好。”李五畫的雞腳叉必須收著好嗎!
    想必是李老夫人使人挑選過一番,那一箱子藥材大都極其符合三姑娘的病症。唯有幾樣老太醫建議不要服用,倒不是說不對症,隻是藥性有些猛烈,三姑娘畢竟是個幾歲的女娃娃,怕受不住。
    把那幾樣藥材拿出來,其餘的徐梓衿讓兩個粗使婆子抬著送到阮芷苑裏去了。
    說到粗使婆子,徐梓衿真覺得徐府的規矩真是不近人情,粗使丫鬟婆子都不能進姑娘的閨房粗使丫鬟和婆子若有事情稟報得在主房門外候著,由人傳話。徐府的苑子都是一樣的形狀,中間是主房,兩旁是丫鬟婆子們的住處和廚房庫房等。
    雖然嬤嬤解釋說,徐府裏除了一等、二等丫鬟,掌事、教養嬤嬤等,其他的都是簽的活契,出於各方麵的考慮,才有了這個規定,徐梓衿依然覺得這規矩實在是沒甚必要,但也隻好遵守了。
    越想越覺得煩躁,看書也看不進,徐梓衿出門喚道“清彤,你去叫三兒進來,再去前頭看看,怎麽李坊主還未過來。”
    “姑娘,你找我來,可是有事,我待會兒還要去城西給李坊主打下手呢。”經過這段時間的接觸,三兒摸清了二姑娘的脾氣,加上從前本來就是一起摸鳥蛋打彈弓的小夥伴,說話間也就沒之前那麽拘謹。
    “正好,我正準備讓你這陣子多到鋪子裏去幫忙,一是怕鋪子裏忙不過來,二是,我有件事兒要交給你去做,不知道你可有這份耐心幫我辦好這事。”徐梓衿見三兒又開始扯弄衣袍“啪”的一下拍了拍他的胳膊,“好好一身新衣服被你拽得歪七扭八,這壞習慣你可得改過來,以後你若做了管事,下麵的人看你這樣,哪裏還會信服你。”
    “姑娘,我知曉了,我盡量改就是了。”三兒握緊拳頭,手臂不聽使喚似得抬起來又想摸摸衣袖,隻好生忍著,實在難受,晃晃腦袋強迫自己集中注意力,問道“姑娘還未說要我去辦何事呢。”
    “我從前未開過鋪子,對於經商沒甚經驗,你這陣子在鋪子裏幫忙時多留心觀察,看看客人們看得哪種發飾、樣式、材質比較多,是簪還是釵,是花筒的還是橋梁樣的或者是金嵌寶的,是想要買銀的、金的還是鎏金的,這些你都要記下來,告訴我,我也好做安排。”必須要貼合市場才是。
    “姑娘,你放心,這事我必定能辦妥!”三兒喜滋滋滿口就答應,他雖然好動,但平常就喜歡觀察四周。
    “那你就先去鋪子吧,鋪子裏若有什麽事情,你直接來告訴我就是了,兩個新招對的夥計,你也多注意一下,看是不是合用。手腳幹淨是基本的,還要能言善道聰明伶俐,最重要的是對待客人要熱情客氣,可不能愛答不理的。”錦簪記開張以後清瀾與清意就不能再頻繁的在店子裏露麵了,還得三兒多跑跑腿。
    半個時辰後李坊主才姍姍來遲,徐梓衿看坊主那疲累的模樣,自然沒有再多問多說,以免加重坊主的心理負擔,隻好言寬慰了一番。
    再壞也就不過是賺不到錢罷了,鋪子若真開不下去,李坊主手上還有簪坊的生意,鋪子裏的簪釵也可以通過簪坊的渠道便宜些銷給鄉鎮,這麽一想瞬間就放下了心裏的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