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進軍遼東

字數:4399   加入書籤

A+A-


    三國之太史子義!
    第166章 進軍遼東
    袁紹為了攻取司州,動員了六萬大軍和五萬青壯,詐稱起兵十萬,要進入長安勤王。
    可是他這個大軍不往西走,而是直奔司州而來,其目的自然昭然若揭!
    武關外,袁紹大營。
    帥帳之內,袁紹跟其麾下重要的謀臣、大將,全部聚集在了帳內。
    袁紹看了一眼眾人,說道“今我軍已經到了武關城下,該如何破敵,諸君可有方法教我?”
    聽到袁紹詢問,南陽人氏,許攸許子遠,站了出來,拱手說道“主公,武關守將乃是黃忠黃漢升,其跟隨太史慈多年,南征北戰,逢戰必勝。我軍若想拿下武關,恐怕唯有智取才行!”
    聽到許攸的分析,袁紹點了點頭,表示認同。但其隨後就發現許攸退了回去,將如何智取交給了別人。
    無奈,袁紹隻能把目光放在別人身上。
    當袁本初想著如何攻破武關,殺入司州的時候,太史慈親自帶領的騎兵已經追上了公孫瓚的後軍。
    公孫瓚麾下大將單經,領著一萬餘人的步卒,擺下了大陣,堵住了要道。
    太史慈勒住戰馬,看了一眼單經,說道“單將軍,何苦如此?為了一個公孫瓚,枉送性命,值得嗎?”
    單經聞其言,哈哈大笑,一臉嘲諷地看著太史慈,說道“太史小兒,你身為大漢駙馬,怎麽知道我們這些邊軍的苦楚?在你們這些高高在上的大人物眼中,有什麽是值得,什麽是不值得?
    不要跟我們講什麽大道理,公孫將軍拿我們當人,當兄弟。我們自然願意為他赴死!
    廢話少說,想要從我這邊過去,就放馬過來吧!”
    太史慈雙目微張,盯著單經看了許久。微微歎了一口氣,說道“都是大漢子弟,你們曾經也為了大漢榮光英勇奮戰。對你們拿起屠刀,我實在是不忍。
    大漢的將士們,隻要你們肯放下手中的兵刃,我太史慈在此立誓,絕對不會追究你們的責任。並且每一個人都會分給土地、錢糧,讓你們安穩度日。
    你們可以結婚、可以生子,可以一家人團聚,可以享受天倫之樂!
    若雄心不滅,你們可以跟隨我太史慈南征北戰,平定四方叛亂。
    我可以給你們保證,在我的軍中,隻要你有本事,那絕對可以跟那些世家子一樣,得到重要。
    我軍中,青龍衛統領趙雲,乃是常山一小族子弟。玄武衛統領黃忠,出身南陽一小世族;其餘如坐鎮幽州的飛熊衛統領高順、飛豹衛統領張遼,都是並州小族。
    他們能夠身居高位,若是你們有本事,同樣也可以!”
    太史慈的話,讓公孫瓚所部,大為震動。這個年月,他們所求,無非就是一個公平和一個希望!
    也不知道是誰,第一個扔下了兵器。隨著第一聲當啷之聲響起,越來越多的兵器被扔在了地上。
    單經苦惱地閉上了眼睛,自己帶領的這萬餘步卒,本身就是新兵,缺乏訓練,也同樣缺乏忠誠。
    見身邊步卒已經大部棄械投降,他無奈地抽出了腰中寶劍,帶著一絲絕望,往脖頸處而去。
    “且慢動手!”
    太史慈見他想自我了斷,頓時起了愛才之心,喊道“單經將軍忠義,慈深感佩服。你走吧,去找公孫瓚去吧!若是日後在公孫瓚麾下待得不愉快,歡迎來我這裏!”
    曾經詫異地看了一眼太史慈,帶著一絲不相信,說道“你當真放我離開?”
    太史慈點了點頭,說道“念在你為大漢守邊十餘載的份上,我今天放你一馬。你之麾下,不願投降的,你都帶走吧!告訴公孫瓚,我隨時等他回來報仇!”
    雖然不相信太史慈會這麽好心,但是單經還是三步一回頭,帶著千餘心腹慢慢往北撤離。
    薑冏拍馬上前,問道“主公可是想,用他們釣出公孫瓚?”
    太史慈搖了搖頭,說道“公孫瓚此刻,就如那蛟龍入海,豈是那麽容易找到的!”
    命人收攏投降士兵,妥善安置之後。太史慈讓人傳令給閻柔,讓其傳消息給草原各部,懸賞萬金緝拿公孫瓚,生死勿論!
    一時之間,草原之上,各部雲集。幾乎所有部落,都在尋找公孫瓚。
    而太史慈,並沒有過多停留。其直接調轉方向,往遼東而去,準備會一會公孫度。
    公孫度此人窮兵黷武,兼又殘忍好殺。但其對待手下將校,又很是大度。
    不管是錢糧還是美人,隻要他有的,他都會跟麾下將校分享。就如那普通兵將,也是時長將掠奪來的女子分給他們為妻為妾。
    這就導致,治下百姓恨不得生吃其肉。而遼東軍卒,則視他為再生父母,人人願意為其效命!
    張遼跟其交戰十餘場,皆是因為兵力懸殊,這才無奈罷兵,另外再尋找時機。
    太史慈驅趕了公孫瓚之後,就星夜出兵,帶領各部匯聚得兩萬騎兵,用時八天,終於趕到了遼東地界。
    遼東地界,土地肥沃,但大半年都是冰雪天氣,不易居住,故人煙稀少,大多圍繞縣城定居!
    太史慈所部一路橫衝直撞,繞到了公孫度所部大軍身後!他沒有管沿途的那些縣城,甚至都沒有帶太多的糧草。
    當他的哨騎聯係上了張遼、太史恩之後,公孫度這才收到了消息。
    雖然他第一時間就下令麾下大軍匯聚,但也為時已晚!太史慈跟張遼所部,一南一北,已經將其圍在了中間。
    當天晚上,張遼派遣太史愈進入到了太史慈大營當中。
    看到太史愈到來,太史慈連忙迎了上去,張開雙手抱住了他,拍著他的後背道“好小子,看樣子遼東的夥食不錯呀,又壯了許多!”
    兩人說了幾句閑話,就進入到了大帳當中。
    太史愈問太史慈道“主公,三叔的仇,可有報?我們太史祖墳,是哪個混蛋派人弄的?”
    太史慈歎了一口氣,說道“管亥已經被悠妹所殺,至於挖我們祖墳的賊人,到底是誰指使的,現在還沒有查到!”
    太史愈恨聲說道“若是被我知道是哪個殺千刀的,我肯定將他大卸八塊,以卸我心頭之恨!”
    太史慈擺了擺手,說道“現在不是說這些的時候,你那邊到底怎麽樣了。公孫度麾下大軍,就如此難對付?”
    太史愈苦笑一聲,說道“主公,您是不知道呀,那公孫度麾下,都是一些瘋子。打起仗來,根本就不命。更重要的是他麾下兵馬眾人,人多勢眾,我們實在是孤掌難鳴!”
    太史慈擺了擺手,說道“不要說這些有的沒的,既然來了,就給我好好說說公孫度的情況。”
    太史愈連忙回道“那公孫度,簡直就是窮兵黷武,此刻麾下已經匯聚了近十萬大軍。也不知道這些人發什麽神經,還真就死心塌地跟著他!”
    “十萬大軍,死心塌地?”
    太史慈微微一皺,叫過一名親衛,問道“黑衣衛有在遼東安插暗探嗎?可知道具體情況?”
    那名親衛想了想,說道“回稟主公,應當是有的。隻是具體情況,恐怕就要問淩武統領了!”
    太史慈點了點頭,說道“你立刻去把淩武叫來。”
    太史慈每一次出戰,黑衣衛都會有重要人物跟隨在左右,方便其隨時了解最新情報。
    很快,淩武就大步走了進來。太史愈看到淩武,連忙站了起來,拱手一禮,說道“愈見過淩武表哥!”
    淩武微微點頭,朝太史慈一禮,問道“主公有何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