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字數:4008   加入書籤

A+A-


    三國之太史子義!
    第269章
    太史老夫人所居住的院子內。
    父親太史慈今天就要離開鄴城,前往洛陽,身為長子的太史亨一大早自然等候在家中,準備為父親送行。
    本想前去父親所住的涿鹿居,但被夏兒攔住了之後,這才無奈地前來了奶奶這邊。
    看到太史慈進來,太史亨連忙拱手一禮,道“兒子見過父親,見過貞姬姨娘!”
    太史慈伸手扶起太史亨,拍了拍他的小肩膀,說道“小家夥,為夫要回洛陽了,你在鄴城要聽奶奶和夫子的話,有時間也要到市井當中多走動一下,了解一下百姓疾苦,方不會被人蒙蔽了雙眼!”
    太史亨聞言,連忙拱手再拜,說道“兒子謹記父親大人教誨!”
    點了點頭,太史慈當先一步,往客廳而去,看到母親之後,連忙撩起衣服,叩首道“兒子拜見母親大人,今要遠去洛陽,特來跟母親大人辭行!”
    太史老夫人上前雙手攙扶起太史慈,看著他說道“好男兒當誌在天下,豈能困守於後宅婦人之間,去吧,為娘盼你早日平定天下,還天下萬民一個幸福安康的好日子!”
    太史慈聞言,拱手一禮,恭聲說道“兒子謹記母親大人教誨!”
    太史慈在旁邊落座之後,蔡貞姬一臉羞紅地看了太史慈一眼,這才朝太史老夫人雙膝跪下,從丫鬟手中接過一杯茶水,雙手高舉道“妾身恭請老夫人喝茶!”
    蔡文姬都是妾室,何況是後來的蔡貞姬,自然享受不到喊母親大人的特權了!
    太史老夫人無奈地看了一眼太史慈,見他低著腦袋,玩著手指,隻好無奈地搖了搖頭,從蔡貞姬手中接過茶杯,喝了一口後,從手中取下一個鑲刻了無數各色寶石的金鐲,對蔡貞姬說道“來,這是老身給你的見麵禮,收下吧!”
    蔡貞姬羞澀地看了太史慈一眼,見太史慈點頭,這才伸出雙手,接過金鐲!
    吃過早飯之後,太史慈就站了起來,拱手朝老夫人說道“母親,孩兒要南下洛陽了,不在身邊的日子,您要保重身體!”
    太史老夫人點了點頭,抓住太史慈的手掌,拍了拍說道“為娘這邊,你不用擔心,有亨兒在身邊陪伴,為娘已經知足了。倒是你,身負軍國要務,做任何事情,都要多聽多想才是!”
    太史慈點了點頭,告辭轉身離開。
    出了太史府,太史慈攜蔡貞姬上了馬車,撩起窗簾,對走出府門,前來送行的母親和兒子說道“母親,亨兒,你們回去吧,不用送了!”
    聽到太史慈的話,太史老夫人揮手告別。
    太史亨則是拱手躬身,行了一個近九十度的大禮。
    太史慈放下車簾,對駕車的史阿說道“走吧!”
    馬車緩緩啟動,朝南城門而去。
    沿途的百姓,紛紛跪倒在大道兩旁,以最高的理解,為太史慈送行!
    出了城門,冀州刺史呂虔和府兵統領太史悠帶領冀州文武百官,恭立在城門外,為太史慈送行。
    太史慈見此,並沒有下馬車,而是撩起車簾,對呂虔、太史悠說道“爾等不用送了,都回去吧!”
    呂虔等人聞言,紛紛拱手一禮,雖然並沒有說話,但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車隊過了吊橋,一路南下,從白馬港換船,進入到了兗州地界。
    收到消息的黃忠,立馬帶著千餘騎兵,縱馬而來,迎接太史慈一行進入到兗州地界。
    黃忠、徐晃二部,本是為了征討豫州而準備,沒有想到因為糧草供應不足,不得不停下了南征的腳步。
    這好不容易籌集了部分糧草,兗州又突發大水,黃忠部不得不北上,救助災民。
    而那些好不容易籌集而來的軍糧,不得不再次北調,來回浪費的糧食,也是一個恐怖的數字。
    黃忠看到太史慈,連忙迎了上去,單膝跪地,抱拳說道“末將黃忠,拜見主公!”
    太史慈連忙上前幾步,伸出雙手扶住黃忠,說道“漢升將軍,快快請起!”
    待黃忠起身之後,太史慈連忙問道“兗州災情如何,災民可有妥善安置?”
    聽到太史慈的詢問,黃忠連忙回道“回稟主公,此次水災,波及三郡十餘縣,受災百姓三萬餘戶,近十五萬人。目前已經妥善安置,還請主公放心!”
    太史慈點了點頭,依舊不放心道“大災之後,大疫的概率會比較大。兗州已經經曆過了一場鼠疫,絕對不能再來一次。爾等一定要做好防禦措施,必要的話,可以將遇難的百姓進行火葬!”
    黃忠聞言,連忙抱拳說道“末將明白,稍後就會布置下去。目前我們已經嚴厲各地百姓,不得飲用生水,以百戶為單位,分別安置。並且將所有病患統一收治,盡最大的可能預防疫情的暴發!”
    太史慈滿意地點了點頭,讚許道“你們做得很好,青州災情並不比兗州下,你們兩地可以多交流,互相學習,爭取杜絕疫情的出現,哪怕是有,也要給我扼殺在萌芽當中。”
    “諾!”
    黃忠抱拳一禮,應了下來。
    一場戰爭,帶來的傷亡畢竟是有限的。而疫情,特別是流動性極強的大疫,往往會帶走數十萬,甚至是數百萬人口的死亡!
    而大的戰爭和特大自然災害,就往往是滋生疫病溫床。
    太史慈巡視一番之後,對於兗州目前的救災情況很是滿意,就不再浪費時間,往虎牢關而去。
    待太史慈回到洛陽,漢帝劉協就帶著文武百官迎了出來。
    劉協躬身一禮,拱手說道“恭迎丞相凱旋而歸!”
    其身後,文武百官則是紛紛跪倒在地,叩首道“恭迎丞相凱旋而歸,為丞相賀,為陛下賀,為大漢賀!”
    太史慈下了馬車,大步來到劉協跟前,雙膝跪倒,叩首道“太史慈拜見陛下,恭請聖安!”
    劉協上前扶起太史慈,一臉喜色地說道“丞相此戰勞苦功高,一路辛苦了,明日早朝,當論功行賞!”
    太史慈聞言,連忙拱手說道“為陛下效勞,為大漢出力,乃是臣之本分,不敢討賞!”
    二人你來我往,說了一大堆廢話,總算是將麵子工程做了一個十足!
    劉協知道,如今六部製度實施,太史慈繞開了朝廷,在丞相府辦起了自己的小朝廷。加上這段時間,劉妍帶著他也四處走走看看,日薄西山的大漢王朝,在太史慈的帶領下已經煥發出了生機。
    四百年的大漢基業,生活在其上的百姓,已經陸陸續續忘記了大漢劉氏,反而念起了太史慈的話。
    劉協記得,自己問過自己的長姐劉妍,道“皇姐,為什麽會這樣?”
    而皇姐劉妍的回答,到現在都記在他心中,久久不能忘懷!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這劉妍明確地告訴劉協,這句話,是太史慈常常掛在嘴邊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