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封國公

字數:4169   加入書籤

A+A-


    三國之太史子義!
    第277章 封國公
    侍候劉妍洗漱之後,太史慈又陪著她吃完早餐,這才離開了後宅。
    太史慈剛剛進入前宅,史阿就迎了上來,抱拳說道“主公,田尚書、郭尚書等,已經在議事廳等候了!”
    議事廳。
    田豐、郭嘉、賈詡、、沮授、審配、陳宮、孔融、劉曄等此刻已經等候在議事廳當中。
    他們此為,自然是為了太史慈封國公的事情!
    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對於這些已經將前程富貴跟太史慈綁定在一起的大臣來說,自然是格外關注太史慈的每一次晉升。
    太史慈進入議事廳,看著眾人,不由得說道“哎喲,都來了,所謂何事呀?”
    看到太史慈進來,眾人紛紛一禮,拱手說道“拜見主公!”
    太史慈主位落座,甩了甩衣袖,對眾人說道“免禮吧,都坐吧!”
    眾人依言,各自落座,齊刷刷的看著太史慈。
    待眾人落座,太史慈這才問道“文和,漢中可有消息傳來?”
    聽到太史慈詢問,賈詡連忙站了起來,拱手說道“回稟主公,漢中一早傳來最新消息,張遼將軍並薑冏、周倉二將,已經將兵力往上庸、西城一帶聚集。”
    太史慈點了點頭,對賈詡說道“務必叮囑三人,量力而行,抱拳有生力量,隨時做好反擊的準備!”
    被動挨打並不是太史慈的性格,現在距離秋收雖然還有兩三月,但並不妨礙太史慈等到秋後之後,府庫錢糧充足,發起一場小規模的反擊戰。
    “諾!”
    賈詡應了一聲,重新坐了回去。
    太史慈看了看審配,問道“審尚書,兗州、青州二地的災情如何了,災民可有妥善安置?”
    審配聞言,站了起來,拱手說道“主公,水患目前已經初步平定。此次平定水患,兗州、青州二地世家大族,積極配合各地官府救治災民,出錢出力,臣正想請旨嘉獎!”
    聞言,太史慈點了點頭,想了想說道“可命令當地縣衙,根據各地大族在此次水患當中的表現,分別賜給積善之家的牌匾或者在其村坊,或是為其立碑,或是為其建立牌坊,以示嘉獎!”
    說到這裏,太史慈說道“此事,由戶部整理名冊,交由禮部派遣官員前往慰勉嘉獎!”
    “諾!”
    審配、孔融二人,連忙站了出來,拱手說道。
    知道兗、青二州的水患已經沒有大礙,太史慈那顆懸著的心,總算是可以暫時放下了!
    想了想,太史慈對郭嘉說道“奉孝,各地遴選的禁軍可有到齊?”
    洛陽畢竟是天子行在,自然要布置重兵,十萬禁軍,自然是一開始就製定好的。
    聽到太史慈詢問,郭嘉連忙說道“回稟主公,十萬各州郡選送的禁軍,已經全部到齊,大部已經經曆過了三月新訓!”
    太史慈點了點頭,對郭嘉說道“新兵得找一位良將負責訓練,諸位有沒有好的建議?”
    田豐幾人彼此看了一眼,陳宮見無人說話,隻好站了出來,拱手說道“主公,若是論個人武力和領兵作戰能力,屬下自然不好說。但新兵操練,唯有高順將軍可當第一!”
    “高順!”
    郭嘉點了點頭,也讚同的說道“在冀州,高順將軍就是負責新兵訓練,若是將高順將軍調到洛陽,自然是最好的!”
    太史慈點了點頭,說道“高順將軍若是調到洛陽,那飛熊衛統領,該交給誰呢?”
    沮授想了想,說道“主公,飛熊衛副將潘鳳,誰有些不足,但暫管飛熊衛,還是可以的!”
    太史慈頗為認同的點了點頭,笑著說道“潘鳳這員冀州上將,也算是到了獨當一麵的時候了,既然諸位沒有意見,那就將調令傳到飛熊衛當中吧!”
    郭嘉乃是兵部尚書,調將的命令,自然要郭嘉下達調令,再由太史慈批準之後,再將調令發往飛熊衛當中。
    公務處理結束,眾人就說起了太史慈封國公的事情。
    太史慈微微皺眉,問賈詡道“文和,哪位提議封國公的官員是什麽情況?可跟其餘勢力有關聯?”
    賈詡聞言,連忙回道“回稟主公,黑衣衛已經徹查了那名官員,並沒有發現可疑之處!在其提議晉升主公為國公之前,也並沒有跟陌生人有過接觸!”
    太史慈本來想著,這次拿下揚州跟豫州,就直接封王,待休養生息個兩三年之後,在兩路大軍一起南下,平定荊州、益州、交州,再行稱帝。
    如今看來,若是直接稱王,終究還是有些麻煩。
    若是不能直接稱王,通過國公之位,過度一下,也並無不可。
    太史慈猶豫了一下,問眾人說道“諸位,這國公之位,我該不該受?”
    聽到太史慈詢問,田豐、郭嘉等人連忙站了起來,拱手說道“主公大功於社稷,受國公之位,當之無愧!”
    太史慈想了想,還沒有說話,外麵史阿走了進來,對太史慈抱拳說道“主公,天使到了!”
    太史慈點了點頭,對田豐等人說道“諸位,既然天使來了,你我就出去迎一迎吧!”
    說吧,太史慈當先一步,出了議事殿,往大門方向走去。
    走出大門,太史慈就看到了一個熟人。
    其就是袁術宮中的大內總管,劉伴伴。
    其如今乃是劉協跟前的老人,因為劉這個姓,頗受劉協的信任。
    看到太史慈出來,劉伴伴高舉手中的甚至,說道“聖諭,大漢丞相太史慈接旨!”
    並沒有出意外,劉伴伴帶來的聖旨自然是封太史慈為齊國公的旨意。
    太史慈接過之後,就要去書房寫推遲的奏疏。
    奏疏送到宮中,皇帝再次發聖旨下來,再派朝臣前來丞相府宣讀旨意。
    太史慈第二次推遲之後,皇帝再派遣內官、重臣,攜帶滿朝文武,前來丞相府,跪請之後,太史慈才勉為其難的接受官職。
    如此來回三次之後,由禮部再次準備封賞典禮,由劉協這個大漢天子為太史慈加冕之後,就算是完成了!
    寫完推遲的奏疏,笑著問史阿道“史阿統領,你說這推來推去的,是不是有些特虛偽?”
    史阿聞言,下意識的低下了頭,一個是當今天子,一個是自家主公,大漢最有權勢的第一人,史阿是一個字都不敢亂說。
    太史慈見此一笑,想起了王越,問道“王師傅最近在幹什麽呢?”
    聽到太史慈問起了自己師傅,史阿連忙說道“回稟主公,家師如今正在禁軍當中,擔任教頭一職!”
    太史慈點了點頭,對史阿說道“你明天讓王師入府一趟,我有話要問他!”
    “諾!”
    雖然好奇太史慈找自家師傅要幹什麽,但職業素養還是讓史阿一個廢話都沒有說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