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風水輪流轉
字數:4302 加入書籤
穿越四合院,開局入贅娶寡婦!
周圍的工人們,更是一片嘩然。
“好家夥,我還在想是誰這麽恨楊廠長和趙晨華,竟然跑上級領導部門那邊送舉報信,原來是賈東旭?!”
“除了他也沒別人,一個工作十幾年的老鉗工,考核沒通過,輸給了趙晨華不說,還要廣播道歉,賠三十塊錢,能甘心就怪了。”
“不過這實在是不地道啊,背後捅刀。”
“但是該說不說,還挺爺們兒,實名舉報,也不怕得罪楊廠長。”
說什麽的都有。
賈東旭聽著這些議論,氣的渾身哆嗦。
是他爺們嗎?是他想要實名舉報嗎?
這誰特麽知道,上麵的領導是怎麽知道是他的?
廣播還在繼續,司長的聲音傳遍全廠。
“對於舉報信中提到的,懷疑楊廠長作弊,讓趙晨華同誌通過考核這事兒,我就不多說什麽了。”
“畢竟據我們調查,考核那天,在現場有很多工人師傅,都懷疑作弊,所以逼著趙晨華同誌又考核了一次。”
“眾目睽睽之下,趙晨華同誌順利通過考核。”
“這是事實,毋庸置疑。”
“所以關於這點,我們工業部,尊重軋鋼廠這邊的一切處理結果。”
“然後還有舉報信中,關於舉報楊廠長違規這點,更是無稽之談。”
“不拘一格降人才,楊廠長早就把情況匯報給我們工業部。”
“我們工業部,也支持楊廠長破格選拔人才的決定。”
“所以,整件事情,並不存在任何違規!”
他過來,就是給軋鋼廠,給趙晨華撐腰來的。
所以這番話,慷慨激昂,鏗鏘有力,充滿了威懾。
人的語言其實挺有意思,一個語氣就是一重意思。
司長這番話,給全廠工人的體會,就是上級領導部門,這次過來,就是完全給楊廠長撐腰來的。
同時話語中,也暗含警告意味。
“原來是上級同意的,難怪楊廠長那麽堅持。”
“這不就是說,楊廠長說把趙晨華當人才培養,也是上級部門的意思?”
“那還用說?賈東旭一封舉報信,上級部門的領導馬上就來了,而且還是直接廣播,就明著給楊廠長撐腰。”
“那以後,趙晨華豈不是要開始走運了?”
能讓上級領導部門出麵,承認就是人才,就是要特殊照顧,那以後趙晨華還能隻是個小組長?
不過趙晨華走運,賈東旭可要倒黴了。
他寫舉報信,還被上級領導公布出名字來,一點兒也沒保密,這意思很明顯了。
楊廠長還能輕饒了他?
不過這家夥也確實不地道,明知道趙晨華通過考核,靠的是真技術,還寫舉報信,說趙晨華作弊,這不明擺著不安好心嗎?
廠裏議論成了一鍋粥。
易中海被賈東旭氣的腦仁兒疼。
賈東旭自己,是又氣又怕。
氣的是,明明一切都好好的,舉報信也是偷偷摸摸保密到了極點,怎麽就能知道是他的?
怕的是,現在經過這一廣播,廠裏所有人都知道他要害楊廠長和趙晨華。
這倆人沒一個好惹的,能放過他?
一切明明是天衣無縫,到底是哪兒錯了?!
賈東旭恨的發瘋,百思不得其解。
這時候,趙晨華也聽到了廣播,知道賈東旭寫舉報信,舉報楊廠長和他,就冷哼了一聲,這家夥,亡他之心不死,怎麽也要教訓教訓才行。
正想著,周圍的工人已經七嘴八舌,開始這跟他搭話了。
“趙組長,你聽到了吧?上級領導親口說了,你是人才,就應該特殊照顧,以後你可了不得。”
“就是就是,趙組長都在上級領導部門那邊掛上號了,以後不要說小組長,就是車間主任,那也沒問題。”
“不說車間主任,就趙組長學技術的速度,要不了多久,那廠裏說不定就又多一個八級鉗工,可比車間主任重要多了。”
“沒錯兒,到時候,咱們車間也跟著一起光榮。”
眾人都是在刷好感。
沒辦法,趙晨華有楊廠長撐腰還不算,現在又多了上級領導部門,不服不行。
再說,人家確實有實力,技術不說,那是兩次考核過的,連升三級,前無古人。
就連當小組長,也是遊刃有餘,昨天下午半天,今天上午半天,安排的妥妥當當,沒出過任何問題。
而且,有了他,小組效率比之前還提高了不少。
這說明什麽?說明趙晨華有能力。
鉗工九車間的徐波,本來剛廣播道歉完,還覺得丟人現眼,正羞臊的不行,聽完上級領導的廣播,瞬間心理上產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
“就連上級領導部門都認可趙晨華,我懷疑他,那賠個不是,也沒什麽好說的。”
“再說他可是個人才,以後受照顧,還不知道被提拔成什麽,這時候道歉了,總好過不道歉給他心裏留疙瘩。”
“關鍵我還是第一個廣播道歉的,多有誠意?”
他還挺滿意。
人就是這樣,給看不上的人道歉,那就是跌份兒,就是丟人,就是現眼。
可要是給超越自己的人道歉,那不但不丟人,甚至還有些許光榮。
尤其是能讓別人看到,我們是能說的上話的,有關係,
這種心理,徐波有,那些需要給趙晨華廣播賠不是的鉗工師傅,也有。
大家瞬間不抵觸了。
趙晨華前途不可限量,給這樣的人才賠不是,不丟人。
整個廠裏,對趙晨華的議論,也都消失的無影無蹤,全是誇獎他連升三級,是個人才。
到了下午,廠裏各個宣傳欄,張貼出了工業部的關於收到舉報信的處理通知。
通知內容,跟工業部領導說的那番話,大同小異。
第一,強調趙晨華人才的重要性。
第二,支持軋鋼廠對特殊人才的特殊照顧。
第三,以後有意見,可以先給廠裏提,廠裏不處理,再跟上級領導部門反映。
不要因為個人私怨,就寫舉報信,此舉不可取。
這最後一條,無疑是在賈東旭臉上踩了一腳,而且還是踩坑裏去的那種。
要知道,這通知上麵,蓋著的可是工業部的大印。
所以,所有人,都議論,賈東旭這家夥,在軋鋼廠算是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