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字數:2690 加入書籤
橫截麵!
奧運會和公婆
如果讓美林選擇的話,美林肯定寧可奧運不在北京辦。即使不在中國辦她也沒有意見。當然這件事,就像其他的很多事情,都不是美林所能決定的。事實上美林能決定的事情是很少的,有些雖然看似決定權在她的手上,但考慮到方方麵麵的因素,選擇其實隻有一個。自主權,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的,還是從頭至尾都是心理安慰,美林從來沒有找到過答案。
美林雖然不喜歡體育,但對奧運會本身並沒有什麽意見,奧運期間單雙號的規定雖然讓她覺得不便,但這種不便仍在她的忍耐範圍之類。
奧運會也帶來了很多好處,例如街上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值班的大爺大媽們,別說□□分子,就連小偷小摸的都不看不見。
美林同事的老爸就上崗了,居委會給發了二斤綠豆,一袋白糖,一頂遮陽帽,兩件標著燕京啤酒讚助的紅邊白t恤,還有一盒風油精,外加一個小馬紮。
聽同事用“報菜名”範兒說這套家夥式的時候,饒是愁腸百結,美林也樂出了聲。
同事知曉她的心事“是公公婆婆來了吧?”
美林點頭。更一層是小花的幼兒園因奧運放假兩周。
“這不正好,”同事說,“剛好有人看著。”
美林苦笑。
說起這件事情,又要追溯到美林不願意回憶的往事上頭去了。美林休完產假的時候非典也徹底消停了,美林幾經周折,托了好幾個朋友介紹,終於找到了一個阿姨看孩子。承澤還是不放心,覺得是外人。外人,總歸是不可靠的。所以就求了公公婆婆過來。
不求他們做什麽事情,隻求看著點阿姨。
矛盾還是就此產生了。因為之前孩子都是美林一手帶的,要說美林也沒有什麽帶孩子的經驗,所以一切照著書本上來。書本上的知識和公公婆婆的經驗差距很大。比如,美林認為孩子在一歲之前的食物不用加鹽和其他香料,可是公公說不吃鹽怎麽會有力氣呢?還有雞精。美林說小孩不能吃味精,婆婆說這不是味精這是雞精,是雞湯的精華怎麽就不能給孩子吃呢?美林把袋子拿出來給婆婆看成份表,明明白白寫著有“穀氨酸鈉”。婆婆一把抓過去給扔垃圾桶裏了。
再就是小孩子到底是該穿多少衣服蓋多厚的被子,該加什麽樣的副食。總之美林在育兒論壇上看到兩代人所有的觀念不同幾乎都在公婆和自己身上體現出來了。而如何調和這些矛盾,似乎誰也沒能給出答案。
另一個矛盾的焦點出在承澤。就像大多數男人一樣,覺得老爸老媽在就立刻還原成了孩子,還是青春期的孩子。周末承澤在家的時候,美林想讓他分擔一下家務,承澤通常都是說媽不是在呢麽?美林當然不能指使婆婆去做,隻能自己默默的去做了。從客觀上說,公婆來幫了不少忙,但美林卻很懷念當時和承澤獨自帶孩子的日子,彼時天地間滾滾狼煙,他們兩個赤手空拳相依為命。現在家裏是兩個女主人帶兩個孩子,女主人之間觀念不同,兩個孩子也互相看不順眼。小花因為大約一周才見上一兩次承澤覺得這根本是個陌生人怎麽上來就抱我又親又啃的胡子還挺紮自己又說不出話來隻好裂開嘴哭得上氣不接下氣。承澤就埋怨美林把孩子帶的太嬌一點也不大方。美林解釋說這是到了認生的階段了,承澤更生氣說我是她爸她認什麽生!又埋怨公婆不帶孩子出去,必須每天帶孩子出去,多見人多和小朋友接觸。結果第二天刮大風,公婆奉命帶孩子出去,其後小花就發了她人生中第一場高燒。
承澤氣瘋了,口不擇言地說“你們一點判斷能力都沒有麽?”
當時婆婆正給孩子剝橘子,美林小聲地阻止“別給她吃橘子,容易吐。”
婆婆把氣都撒在了美林頭上,反駁“感冒了,就應該多補充維生素c!”不容分說的就把橘瓣塞到了小花嘴裏,小花砸吧砸吧咽了,婆婆橫了美林一眼說“孩子愛吃著呢。”正塞第二個,小花嘩的一聲將剛咽下去的橘子連同早上喝的奶吃的雞蛋羹吃得藥都吐了出來。
承澤大叫一聲“媽!”
等孩子的病好了,公婆就提出來要走。
承澤也有點後悔,承認自己態度不好,但又給自己找理由說自己太著急了。美林不知道這個男人為什麽在工作中知進知退但在父母麵前就永遠長不大不能以成人的方式交往呢?
但她也明白,公婆提出要走和自己也有關係,例如她堅持要買雅培的奶粉而不是三鹿,堅持要用尿布濕而不給孩子把尿,孩子發燒了用物理降溫而不是立刻上抗生素。如此種種,讓公婆覺得自己隻是個傀儡,不被信任。堅持的幾次,又被事實證明確實是錯了。兒子的指責在耳邊,美林雖然什麽也沒說,可比說了還讓人難受。
到底也沒有挽留住。承澤提出讓美林辭職,美林下不了決心,再加上那時候兩人還沒有太多的積蓄,美林說就讓阿姨先帶著,實在不行再說。
好在美林找的這個阿姨還挺靠譜,有經驗,公婆走了一個來月,又把孩子的規律恢複到之前的狀態。白天阿姨先照顧孩子起床,然後就帶孩子下樓去小花園玩,中午回來簡單吃點頭天晚上就準備好的飯,下午孩子睡覺的工夫阿姨就把家整理了。美林下班回來隻用逗孩子玩。就是周末阿姨休息的時候緊張點,但承澤因為沒有別的指望,非常主動的幫忙,小花又開始牙牙學語,甚是好玩。慢慢的大家都習慣了這個生活模式,覺得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