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不投降的下場就是死

字數:7268   加入書籤

A+A-


    人在三國,開局奪取江東!
    “那我們該投降,還是與孫策硬拚到底呢?”
    蔡瑁小心翼翼問道。
    劉表沉默片刻,道。
    “我也不知道。
    把蒯良叫來吧。
    我們三個好好商議一下。”
    蔡瑁點了點頭沒有異議。
    荊州的實際掌權者是劉表、蔡瑁和蒯良。
    事關荊州命運。
    隻有三人齊聚才能做出決定。
    劉表派人去請蒯良。
    不多時蒯良就到了。
    蒯良第一時間就看到王五的頭顱。
    心中不由得一驚。
    但蒯良身為荊州兩大家族之一蒯家的主事者。
    心理素質還是很過硬的。
    僅僅一瞬間便恢複了正常。
    朝劉表恭敬行了一禮。
    “屬下拜見主公。
    不知主公召見屬下所為何事?”
    “你先看看這封文書。”
    劉表把孫策的文書遞給蒯良。
    蒯良雙手接過仔細閱讀起來。
    蒯良看完後,明白了王五的頭顱為什麽會出現在此地。
    估計是孫策殺的。
    並送到了劉表手上。
    目的是警告威脅劉表,想要讓他投降。
    “蒯良,孫策的意思很明白。
    要麽投降於他。
    要麽跟他硬拚。
    你覺得我們應該怎麽選擇呢?”
    劉表目光灼灼的盯著蒯良。
    蒯良沉吟片刻,看了看劉表,又看了看蔡瑁。
    有些遲疑說道“說實話,我也不知道該怎麽辦。
    如果投降,我擔心孫策會不遵守承諾。
    如果硬拚,我們不是孫策的對手。
    九成可能會敗在孫策手上,最後被殺。
    兩個選擇,都讓我糾結得很。
    主公您的意思呢?
    是戰是投?”
    “我也不知道,叫你來就是為了商議此事。”
    劉表攤了攤手,苦笑說道。
    “那蔡兄有何見地。
    是戰是投?”
    蒯良的目光轉移到蔡瑁身上。
    “屬下覺得應該投降。”
    蔡瑁說道。
    此話一出,劉表和蒯良臉色都有點難看。
    “孫策的實力太強了。
    我們根本不是對手。
    與孫策硬拚,最有可能的結果就是失敗。
    屆時,我們都會丟了性命。
    就算沒被孫策斬殺。
    我們也會猶如喪家之犬被迫逃離荊州。
    這個日子是相當苦的。
    你我錦衣玉食這麽多年。
    豈能過苦日子?
    況且,孫策有統一天下之姿。
    過上幾年,等孫策一統天下。
    普天之下,還有你我躲藏的地方嗎?
    所以,與孫策對抗是最蠢的選擇。”
    蔡瑁說道。
    “你說的這些我都懂。
    但我與孫策有殺父之仇。
    如果投降於他。
    他肯定會殺了我。”
    劉表歎息一聲。
    “不,屬下倒覺得孫策不會。
    要知道,殺孫堅的人是黃祖。
    主公您頂多算是連帶責任。
    就憑這一點,孫策沒有非殺您不可的理由。”
    蔡瑁說道。
    頓了頓,蔡瑁繼續說道。
    “孫策的文書中清清楚楚的承諾。
    隻要您投降,他就不會殺您。
    孫策自崛起一來。
    對自己的承諾看得很重。
    從來沒有聽說有毀約的時候。
    屬下覺得可以信任孫策。”
    劉表心神一動。
    確實,荊州細作打探孫策的消息這麽多年。
    從來沒有聽說過孫策會毀約。
    孫策說殺一個人。
    絕對會殺。
    但孫策說放過一個人的時候。
    也真的會放過。
    想到這裏,劉表對投靠孫策的擔憂少了很多。
    “屬下也覺得投降孫策比較好。”
    蒯良附和說道。
    “孫策打下荊州,需要有人管理吧?
    可孫策手下人手不夠。
    一定要借助荊州本地世家豪族的力量才能管理。
    我們投降孫策。
    隻要是真心投降。
    孫策肯定明白,定然會重用我們。
    說不定我們的官職都不會變動。
    仍舊能在荊州擔任要職。”
    劉表聞言更加心動。
    劉表麵露思考神色,久久沒有說話。
    蒯良和蔡瑁也沒有打擾劉表。
    靜靜地等候劉表的決定。
    好半天,劉表下定決心說道。
    “孫策勢大,非是我等能夠抵擋。
    投吧。”
    “主公英明。”
    “主公做出了正確選擇,我等一定追隨您的決定!”
    蒯良、蔡瑁見到劉表最終答案和他們一樣。
    內心都十分高興。
    連忙恭維劉表。
    “給孫策寫一份文書。
    內容就不用我教了吧?”
    劉表開口說道。
    既然已經決定投靠孫策,那就要早點落實。
    免得生出變故。
    “明白。
    屬下保證把投降信寫的漂漂亮亮。”
    蔡瑁應道。
    當天,蔡瑁寫了一封文書。
    派遣一名荊州軍出城交給了趙雲。
    並讓趙雲帶給孫策。
    趙雲不知道文書上的內容。
    但猜測應該很重要。
    於是日月兼程,馬不停蹄的去找孫策。
    僅僅一天時間。
    趙雲就與孫策碰麵了。
    “主公,這是劉表寫給你的文書。”
    趙雲躬身行禮,把文書恭敬遞給孫策。
    孫策打開一看,臉上浮現一絲笑容。
    “劉表還是很明白嘛。”
    “劉表投降了?”
    周瑜和賈詡湊到孫策身邊觀閱文書。
    看完後眼睛發亮,心中興奮。
    “恭喜主公,賀喜主公。
    不費力氣就能拿下荊州這塊寶地。
    還能獲得十萬荊州軍。”
    周瑜笑著拱手恭賀孫策。
    “劉表投降,主公能省很多精力和時間。
    結束戰亂,統一天下的速度將會提升一截。
    屬下在這裏提前恭賀主公。”
    賈詡微笑說道。
    “恭喜主公,賀喜主公!”
    趙雲、徐晃反應過來劉表投降的消息後。
    皆是大喜,連忙跟著周瑜二人恭賀孫策。
    “今日得到這個好消息。
    實在讓人興奮。
    公瑾,你去準備宴席。
    二鍋頭管夠。
    今天我們不醉不歸!”
    孫策笑道。
    “喔!”
    眾人歡呼起來。
    尤其是趙雲、徐晃。
    他們身為武將,可以說是愛慘了二鍋頭。
    孫策說今天二鍋頭管夠,不醉不歸。
    趙雲、徐晃豈能不激動?
    晚上,孫策等人吃了一場豐盛的宴席慶祝劉表投降。
    每個人都醉倒了,躺在地上沒了知覺。
    還是士卒動手。
    才把孫策等人搬回各自的營帳。
    第二天孫策醒來。
    把劉表投降的好消息通告全軍。
    並下令大軍停下整頓。
    大肆慶祝三天。
    “喔。”
    “主公英明,主公神武!”
    十多萬孫策軍激動了,興奮了。
    一個個都自發的為孫策搖旗呐喊。
    至於孫策軍為什麽這麽激動?
    劉表投降。
    孫策軍就不用與荊州軍打仗。
    就不會死人。
    何況還有三天的宴席。
    孫策軍當然興奮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