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孫策的真實想法
字數:7502 加入書籤
人在三國,開局奪取江東!
“既然大家都覺得不錯。
這個計劃便定下來了。
至於如何讓世家豪族參與到開發琉璃的工程中。
你們多想想辦法。”
孫策笑著說道。
“諾。”
諸葛亮等人齊聲應道。
雖然琉璃落後。
沒人願意過去受罪。
但隻要利益足夠。
不用諸葛亮等人出麵。
世家豪族就會主動要求前往琉璃。
所以對於孫策的要求。
諸葛亮等人有充足信心完成。
“留你們下來就是琉璃的事情。
現在搞定了。
你們走吧。”
孫策揮了揮手,要趕諸葛亮等人走。
並起身要離開。
“主公稍等,屬下有一事相問。”
賈詡突然開口叫住了孫策。
“何事?”
孫策眸中浮現一絲好奇。
“這個事情事關重大。
請主公務必回答。”
賈詡沒有直接問出問題,而是嚴肅說道。
孫策更好奇賈詡要問什麽問題了。
便道。
“你問吧,不管什麽問題我都會回答。”
當然,說是這麽說。
如果賈詡真的問了什麽難以啟齒的問題。
孫策肯定不會回答。
說不定還要打賈詡板子。
“多謝主公成全。”
賈詡臉上露出一絲笑容。
諸葛亮等人盯著賈詡,對他的問題感到好奇。
“主公,如果您擊敗曹操,一統天下後。
會不會建立一個新的王朝,取大漢王朝而代?”
賈詡望著孫策鄭重問道。
“轟。”
這個問題猶如一枚炸彈。
讓孫策等人都傻了。
賈詡也太囂張了吧。
大漢王朝還沒消失呢。
還是名義上天下的統治者。
雖然沒有了實權。
但至少有虛名。
在很多百姓眼中。
大漢王朝代表了正統。
如果孫策說要建立一個新的王朝。
取大漢完王朝而代之。
不知道會有多少人跳出來反對。
或者作亂呢。
“文和,你是認真的嗎?
竟然問這個問題?”
孫策忍不住問道。
“屬下知道自己在說什麽。
還請主公先回答我的問題。
屬下稍後會做解釋。”
賈詡說道。
“在座的都是我的心腹。
就算說了真實想法也不用擔心他們泄露出去。
況且天下就幾個敵人了。
擊敗他們以後肯定要建立新的王朝。
這個過程沒幾年。
遲早要把真實想法暴露出來。
也罷,既然賈詡問起。
那我就提前說吧。”
孫策念頭飛快,很快就有了決定。
“上古時期,堯死後,禪讓給瞬。
瞬死後,禪讓給禹。
天下有能有德居之。
大漢的根已經腐朽了。
注定要退出曆史舞台。
所以等我一統天下後。
我會建立一個新的王朝。
取大漢王朝而代之。
這個王朝將會是一個大同王朝。
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每個人努力工作都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整個天下。
而整個天下也會反饋每個人。
讓每個人都過好美好幸福的生活。”
孫策開口,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諸葛亮等人心神一震。
被孫策的夢想震撼到了。
但諸葛亮等人又很感動。
同時是因為孫策的夢想。
且關鍵的是,孫策有在努力行動。
最起碼,江東百姓吃飽了飯。
精神狀態良好。
每個人都在為了更加美好的明天而行動。
“主公誌向遠大,亮願意永遠追隨。
盡一份力氣。”
諸葛亮長身而起,拱手向孫策深深一拜。
“當初我見到主公的第一眼。
就知道主公是一個偉大的人。
雲也願意追隨主公。
雲不會智謀。
但有一身武力。
會為主公清除一切阻礙。”
趙雲抱拳大聲說道。
荀攸、賈詡、甘寧同樣站了起來。
向孫策恭敬行禮。
皆是表達了自己的支持之意。
孫策嘴角微微上揚。
自己的心腹沒有讓他失望。
造反這種事情都敢跟著幹。
孫策的目光落在賈詡身上,笑道。
“我已經做出回答。
不知道你問這個問題是為了什麽?”
“回稟主公。
您想要建立一個新的王朝,取大漢而代之。
肯定會有很多人反對。
所以這個過程要一步步來。
不能統一天下後。
直接一步到位。”
賈詡說道。
“屬下建議主公先封王。
試探一下哪些人劇烈反對您。
也來,也是讓天下人逐漸適應您的野心。”
孫策明白了賈詡的意思。
漢高祖劉邦在位時,與劉氏諸王以殺白馬方式定立的盟約。
即“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
可以說,封王和稱帝的本質差不多。
都是造反。
隻不過稱帝是直接造反。
封王是隱晦造反。
如果孫策封王。
那麽肯定會有一大批反對的人跳出來。
孫策就能知道知道誰在反對自己。
孫策可以除掉他們。
讓他們不成為阻礙。
當然,封王最重要的目的不是清除對手。
畢竟孫策直接稱帝。
照樣可以清除對手嘛。
孫策百萬大軍在手,無論何時何地,都不懼怕敵人。
有敵人跳出來。
孫策就敢殺。
來一個殺一個,來兩個殺一雙。
就是這麽霸道強勢。
那麽封王的目的何在?
更多的是讓天下人認可,或者說習慣孫策的存在。
舉個例子。
一個小偷每天偷一家超市一包方便麵。
一開始商家震怒。
但如果小偷堅持不懈的偷。
時間一長。
商家會在不知不覺中習慣。
有一天小偷偷了兩包方便麵。
商家頂多驚訝一下,不會為之所動。
這就是習慣的力量。
哪一天小偷不偷方便麵了。
商家還會奇怪呢。
孫策的情況也是如此。
先封王。
讓天下人知道孫策的野心。
一開始,天下人肯定接受不了。
會反對,會反抗。
但時間一長。
天下人就會習慣,默認孫策封王。
哪一天孫策稱帝。
天下人也不會驚訝,反抗也不會激烈。
如果孫策不稱帝。
天下人反而要奇怪了。
簡單點說,孫策封王。
就是要用習慣的力量。
更加平和的過渡權利。
讓新的王朝取代大漢王朝。
除了甘寧這個純粹的莽夫。
諸葛亮、荀攸、趙雲都不傻,相反很聰明。
很快便想通了賈詡的計劃。
“主公,我覺得挺好。
先封王,再稱帝,給天下人一個緩衝時間。
讓他們接受、認可您。
這樣您的天下將會更加穩固。”
諸葛亮說道。
“明天上朝。
我會上奏折,請求陛下封您為王。”
荀攸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