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瓦山村
字數:4012 加入書籤
隨身小農場!
夜已深。
彥小彥在葉木懷裏甜甜的睡著……
葉木卻失眠了,很晚很晚才睡。感覺沒睡多久,彥小彥在自己懷裏動了動……葉木睜開眼,外麵的天,已經亮了。
彥小彥應該是醒了的,在葉木懷裏假裝還睡著,她嘴角微微上揚,在笑。
葉木側身緊緊抱住她“瞌睡死了,再睡一會。”
“嗯。”
世界最幸福的事情,估計就是睡懶覺了。更幸福的事情,一定是和心愛的人兒一起睡懶覺。
兩人在床上賴到十點鍾,葉木媽媽打來電話,說它們已經出發了,讓葉木他們看著時間過去。
掛斷電話,葉木捏了下彥小彥鼻尖“餓沒餓?”
“沒。”
“我們十點半起床,梳妝打扮後,過去差不多就吃中午飯。”
“嗯……”
十點半起床,葉木回屋換了身衣服,白色襯衫加休閑西裝,西裝褲,皮鞋。看起來很正式……還刮了胡渣子,打了發蠟……帥!
彥小彥穿了件象牙白蕾絲鏤空花紋的長裙,有素雅的巴洛克藤文圖案,顯得端莊、素雅。搭配白色高跟鞋,更顯氣質了。
“好看麽?”彥小彥在葉木麵前轉了一圈,問道。她還塗抹了口紅,畫了眼影,腮紅,故意遮掩了臉上的嬰兒肥,特別是燙了大波浪發型後,原有的幾分小女孩稚氣不見了,多出幾分成熟女人的淡雅、端莊之美。
“好看。”
這裏哪裏還是平日見到的活潑小女孩,跟換了個人似的。
“你原來喜歡這個調調。”彥小彥鼓起臉腮,成熟女人的氣質蕩然無存。
“什麽調調?”
“你喜歡熟女。”
“熟女你個大頭鬼,快點上車走了。”葉木拿了suv的車鑰匙,出門……
小姑家在瓦山村,是清水鎮最遠,最偏僻,最窮的村子。
那個村子以前有四五十戶人家。現在,聽說有個生產隊,前幾年就沒有居住了。另外幾個生產隊,也有很多人搬了出去。
瓦山村偏僻,但曾經輝煌過,是清水鎮的地主村。地主村,就是地主住的村子。
瓦山村至今保留著古老風貌,特別是古建築,留下的特別多。而現代的樓房,幾乎沒有。
村子有很久遠的曆史,比如村裏的三座石拱橋,都是清朝年間修建。
瓦山村距離羅溝村並不遠,就隔著兩座山。但沒有直達的道路,需要繞很長一段路才能過去,而且進入瓦山村沒有公路,隻有一條土路……但在村裏內,有不知道什麽年代修建的石頭路。
一塊塊切割成兩半的鵝卵石,使用了糯米石灰漿,相當於現代的水泥。
瓦山村很偏僻,真正的三麵環山,是非常陡峭的高山。
一條山溪從大山深處流淌出來。村子裏建有引水渠,將山泉水引入各家各戶的房前、屋後……人們在小溪裏洗菜、取水,在小溪的下遊洗衣服……
如果有資金注入瓦山村,將村子裏沒有人住的老式土磚四合院、清代木製老房,以及一些近代的青磚瓦房收拾出來,倒是可以做成山間民宿……
論風景、環境,整個清水鎮,沒有任何地方比得上瓦山村。畢竟是當年地主群居的地方……
葉木想著瓦山村的事情。彥小彥坐在副駕駛位心不在焉,也在想著事情,時不時咯咯咯的樂出聲來……
“笑什麽呢?”
“禽獸不如。”彥小彥轉頭看著葉木,忍不住大笑“就是想到了那個故事。禽獸和禽獸不如……”
“今晚就吃了你。”
“你敢。”彥小彥媚眼一橫“我爸爸明早可要過來的。”
車子已經進入瓦山村了。
一路上可以看到門口雜草齊腰的老房子……
“這些房子都沒有人住了嗎?”彥小彥覺得這些老房子很漂亮,問道。
“估計有一半的房子沒有人住了。”
“他們都搬去了城裏?這邊環境挺好啊。”大山,清澈溪水……還有一塊塊不知道荒廢多久的田地。
“有的搬去了城裏。還有的,房子已經沒有了主人。你看這些建築,解放前,這邊是地主村。有很長時間,這邊的人很慘……村子的水田很少,旱地也很少。至於山地,看看周圍大山就知道,沒法開墾……有些家族隨著時間,就沒有人了。這裏偏僻,隻靠農田沒法養活人。瓦山村的勞動力一代全部在外麵打工,然後就在外麵買了房子,漸漸的就不回來了。”
“這麽多房子,太可惜了。”
葉木聳了聳肩。
瓦山村的環境很好,風景也很美……在這樣的環境裏生活,可能是很多人的夢想。有這些夢想的人,應該多是城市人,最起碼是稍微有點錢的人……
在鄉下,有錢人才叫生活。沒錢的人,那就隻是活著。
絕大多數農村,農民生活的很苦。就葉木了解的蜀省山區,一個家庭,如果沒有人在外麵打工,僅僅依靠家中田地的產出,起碼百分之九十以上(或者更多)的農村家庭,連孩子上學都供養不起。
網上的專家說一畝土地一年能賺1萬元。而真實的情況,不說遠的了,就說葉木家,一畝豐產期的果園,水果價格非常不錯的年份,最多最多,一畝賺過六七千塊錢。正常情況,除去農藥、肥料等開支,賺兩三千就很不錯了。也不是所有農村都像羅溝村那樣,人口少,土地多……
如瓦山村,聽小姑父說過,這邊的人均隻有12畝耕地。12畝土地,一年可以種植一季水稻、一季油菜籽,中間時間沒法種植蔬菜和其它……兩季產出,最多最多三四千塊。收成不好的時候可能還沒有兩千塊錢……
這樣的瓦山村,人口流失嚴重也就不難理解了。
沿著道路,車子開過一個石拱橋來到石頭鋪設的道路。道路右邊是水溝,左邊是房子。這裏的房子多是老式四合院,有些房子還用鵝卵石砌成的院牆,房子的主體建築也是。
這樣的房子,在以前也隻有大地主才住得起。
葉木小姑父家也是這樣的房子,從外麵看都是鵝卵石砌成的牆壁,但裏麵,卻內有乾坤。居住的房子內層使用了土磚……
姑父家的房子還是兩層。
這樣的房子住起來冬暖夏涼。特別是夏天,晚上睡覺根本不用空調……
姑父家以前是大地主。整個清水鎮,最大的地主之一。房子右邊有個寬敞的曬穀坪,這個曬穀坪早就不用了,周圍種上了果樹……曬穀坪上停著好幾台小車,一些摩托車。
瓦山村的海拔更高一些。這邊櫻桃剛剛大量成熟……停車坪下麵還有個小魚塘,魚塘邊種植著桑樹,桑葚也大量成熟,很多都紅透了的,大人和小孩到處采摘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