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顧先生的茶壺

字數:4043   加入書籤

A+A-




    夢醒成霸業!
    57章昨天發出去了,今天發現被屏蔽,刪除了一段,等待解除,無奈。
    告別的時候章書記拿出了包裝很好的禮物。
    “這是上次你要的茶壺,我們請示了上級,這兩套就送給你了。以後的再按價格付款,你看怎樣。”
    “那可不行,這錢我是必須給的,否則回去會挨罵,你們的心意我領了。”
    說著打開了包裝,仔細的看起了茶壺。
    這是一套顧景舟的提璧組壺,一共11件,茶壺和5杯5托。
    壺體造型古典雅致,該壺從其整體似一枚古雅的玉璧而得名,懷璧其罪的璧,這是對自己的警示嗎?
    壺身呈圓柱形,提梁壺把淩空而起,虛實相間,曲直剛柔,極具匠心。整個空間以方寓圓,符合中國人天圓地方傳統原始審美觀。
    整體輪廓端莊周正,結構嚴謹,比例和諧勻稱,虛實節奏協調,線麵簡清明快,寓巧麗於剛健之中,是紫砂造型形象完美的典範之作。
    壺蓋裏鈐蓋“顧景舟”印,這個壺上手之後就放不下來,實在可以用愛不釋手形容。
    見林海濤麵露喜色,章書記和趙廠長對視了一眼,知道這個禮品算是拿住了林海濤。
    打開第二套茶壺,這是一套鬆鼠葡萄十頭套組茶具,1壺、1缸、4杯、4托,共計十頭。。
    林海濤知道這套的原作是為大會堂定製的,難得在這個時代還能再做了一套,可見這個的圖案還是複合工農兵的審美要求。
    胎質細膩、蘊蓄茶香、色調淳樸古雅的紫砂壺,更是茶的最佳配侶。
    “謝謝你們用心了,這兩套壺都是精品,我非常喜歡。”
    “不用客氣,兩套茶壺表達不了我們的心意。”
    “這兩套壺我是要付款的,你們要給原廠的發票,如果可能以後再幫我找點他製作的壺,單壺也可以。”
    兩人覺得有點為難,因為已經申請作為禮物贈送了,現在對方非要付款,還要匯報,而且發票留在了招待所還要去取。
    “你稍等一下,我去打電話。”說著章書記起身離開。
    林海濤並不著急,拿著壺把玩了一會,小心的放回包裝盒。
    新壺到手,想要使用還要開壺,不過這2套壺,林海濤是要收到自己的博物館,就不打算開壺了。
    等了半小時,章書記返回洽談室,將2張發票放到林海濤的麵前,這是原廠給兩套壺出具的發票。
    看了一眼價格,實在是便宜,林海濤掏出2000美金推到章書記麵前。
    “我覺得這麽好的壺值這個價格,以後麻煩幫我再找點他的作品,單壺我出200美金,整套的就這個價格吧。”
    “林先生,你按照發票給錢就好,這樣我們不好處理,會犯錯誤的。”
    林海濤想想,這個年代還是不要給人家添麻煩,就按照發票付了款,這個價格對自己來講完全是象征性的,可見這個年代人工是何等的廉價。
    辦完了正事,林海濤又去友誼商店看了看,這次的東西比上次還要多一些。
    雖然並不太懂得文玩的斷代,可是精品還是能看出來的,找到上次的老師傅,讓他每件都講出東西的特點,隻要能說的頭頭是道,那就直接買下來。
    這個時代售貨員賣東西也沒獎金,最多口頭表揚一下,這些老油條也不在乎這些表揚。
    遇到有人想要保護這些老輩留下的東西,他們也不藏私,能保留一件是一件,毀掉了是真的心疼。
    林海濤也是用人不疑,這些老職工大多都是過去當鋪的供奉,見多識廣,挑出來的東西隻要說出了來曆,一件不留都買了下來。
    這個時代除了華僑,買文物的多是東瀛人,他們拿到東瀛,或收藏或找到下家轉手牟利,林海濤可不想便宜了他們。
    第一次來友誼商店還沒意識到,這次在烏托邦圖書室看到古畫就那樣被人裁剪,知道這種東西你不出手,很多都會被毀掉。
    而實事也正是這樣,當他來到信托商店的時候,看到堆積如山的家具少了不少,找到上次的售貨員閑聊。
    “同誌你好,我們以前見過。”林海濤搭訕道。
    “有點麵善。”其實一點印象也沒有了,誰讓林海濤沒有買東西呢。
    “這些老家具比上次來少了一些,看來賣的還很快呀。”
    “哪呀,擺這裏很久也買不掉幾件,質量差一點的都拉走了。”
    “拉哪裏去了。”
    “寄賣的退回去,其他送家具廠,都是有點毛病的家具,拆了材料可以修其他的家具,實在沒用就當柴火了。”
    “這麽敗家?那些可都是幾百年的老家具了,肯定有破損磕碰,怎麽能當柴火。”
    “沒人買可不就要處理,新的東西進不來,留著占地方,這還不是領導一句話。”
    林海濤其實對古玩並不太懂,隻是知道紫檀和黃花梨都是好材料,其他的隻能看年代了。
    “你這裏的紅木家具我都要了,你幫我算算多少錢。”
    “都要了,你有地方放?”售貨員上下打量了一下林海濤,看他小小年紀口氣還不小。
    “我是香江來的,還要麻煩你們幫我找車送貨,我用外匯買。”
    這下售貨員知道來真買家了,馬上叫來了商店的主任,再次確認了林海濤的身份。
    主任按照慣例聯係了市裏商業局,報備了這件事情,就讓售貨員幫助挑選,自己遠遠的躲開了,海外關係在這個年代可不是什麽好事情。
    售貨員一件件的介紹年代和材質,隻要林海濤點頭的都讓工人般到院子裏,轉了一圈老家具基本被搬空。
    “你們這種家具多久能收這麽多。”
    “隻要有人要,很快會收滿,差不多23個月吧。”
    “都是這種舊貨?”
    “那也不一定,這些算是比較好的,再來的東西有些比這些還好,有些會差上一點,不過價錢會便宜不少。”
    “那好,你們盡量收吧,過兩個月我再來一趟。”
    “你收這麽多拿香江賣嗎?”
    “不是,我看著毀了可惜,都放倉庫存著,以後會有人要的。”
    “確實都是好東西,可惜現在不時興了,毀掉了我看著也心疼,你能買去最好,我告訴收購的盡量收就是了,你可一定要來,否則我們就慘了。”
    “你放心,我以後會經常來的。”
    今年北角的工廠肯定受影響,廠房先堆舊家具好了,當初籌建電子廠也是一時衝動,沒有仔細考慮時機的問題。
    走到大街上,想到如果不搶救,很多老東西會被毀掉,林海濤覺得自己應該做點什麽,就算是投資回報也很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