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收了三個義子

字數:5314   加入書籤

A+A-




    孫可望眼裏含著淚,道:“車廂峽慘敗之後,平涼府便成了一座孤城,洪承疇調集重兵來圍,蔡將軍自知城池難守,率眾兄弟往可藍山突圍,馬誌安為掩護我們撤離,與數倍敵人混戰,最後戰死在東城門。”

    “馬誌安戰死了?”高峻山心中一陣的難受,他想起了在洪洞剛剛來投的馬誌安,第一次的任務就是斷後,而且完成得很出色,死裏逃生之後再次歸隊,對高峻山忠心耿耿。

    孫可望哽咽道:“為了我們的撤離,他率領三千人馬扼守東門,與數萬敵人混戰了一天一夜,給我們的撤離爭取了寶貴的時間,最後全軍覆沒。”

    “此仇不報誓不為人!”高峻山用力折斷手中的樹枝。

    “最大禍首就是洪承疇!”孫可望補充了一句。

    高峻山沉默片刻,問:“你剛才說張獻忠的四萬人馬被陳奇瑜收編了,現在他們去了哪裏?”

    孫可望稟告:“他們被官軍分成百人一隊,每隊由一個軍校帶領,從連雲棧道往寶雞而去。”

    “目前官軍的動態如何?”高峻山又問。

    “大批的官兵好像有撤離的跡象。”

    高峻山分析道:“他們不是撤離,我得到可靠的情報,黃台吉集中數萬人馬犯我邊關,朝廷這是在調兵囊外。”

    孫可望興奮不已,道:“我們可趁此時機,再次攻打平涼。”

    “不可。”高峻山心事沉重,他首先想到的是國之安危,“先回老營再作打算。”

    可藍山密營。

    一回到老營,高峻山首先去探望了馬誌安的家人,並將其兩個兒子收為義子,老大叫馬金,十六歲,老二叫馬文,十四歲。

    由於平涼突圍戰蔡芝山的兵力損失過半,高峻山把隊伍進行了重新整編,把僅有的一萬二千人分為三個營,取消了虎豹軍番號。

    第一營為火槍營,五千人,蔡芝山為第一營總兵,李部司為副總兵;劉成功的火箭騎兵隊編入了第一營;

    第二營為重騎兵營,四千人,曹文詔為第二營總兵,賀人龍為副總兵,烏力吉的蒙古騎兵編入了第二營;

    第三營為輕騎兵營,三千人,紅軍友為第三營總兵,曹變蛟為副總兵。

    高峻山擁有三萬餘匹戰馬,幾乎每人三匹馬,這樣就給高峻山展開運動戰創造了條件。

    蔡芝山沒有辜負高峻山的期望,在撤出平涼時,將崇文書院安全完整的帶了出來,不僅如此,他還帶出了韓王府的所有金銀細軟。他遵照高峻山的命令,在撤出平涼的時候,將關押了多時的韓王給放了。

    下一步將往何處去,高峻山召集百裏沙、田文居、劉鴻儒和蔡芝山四位核心層文武要員一起討論。

    田文居首先提出自己的想法:“探馬來報,洪承疇已經離開平涼,現在平涼隻有王樸的三千人馬,我軍就此殺回平涼,可一舉破之。”

    高峻山反對:“平涼已經是一座空城。再打平涼,雖然能夠取勝,可是我們不能獲利,打下來又有何用?打仗必須要計算成本,就像做生意,要有盈利方可以做。”

    劉鴻儒建議:“就目前形勢來看,不如往固原去,總兵楊麒要移師山海關,第一可為其守固原,第二可養精蓄銳。”

    高峻山否決了這個方案:“固原比平涼還要荒涼,是個鳥不拉屎的地方,我們是要圖發展的,要選擇一個人口稠密的地方,作為我們安身立命之所。”

    蔡芝山提議:“那就選擇巴蜀之地。沃野千裏,天府之土。”

    百裏沙道:“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那裏不是首選之地。我們可以過秦嶺走金牛道,入漢中;或者過潼關進入豫西。”

    田文居道:“往漢中乃上上之策。隻要我們走華亭,沿汧水而下,便可到達寶雞、鳳縣,然後便可走金牛道,進入漢中。”

    劉鴻儒不以為然:“我以為走潼關才是上上之策。如果去漢中,且不說金牛道能不能走的過去,就算走過去了,今後要出來也是不容易,諸葛亮七出祁山都沒能走出來,何況我們。”

    高峻山以總結的方式結束了這場討論:“諸位所言都有道理。我決定,兵發鳳縣。隻要我們占領了鳳縣,想過潼關也行,想走金牛道也可,那條路能夠走得通,我們就走哪條。”

    之後,高峻山又來到了崇文書院,會見了在此學習的學子們。在這麽艱苦的環境下,可想而知崇文書院的簡陋。

    簡陋的崇文書院建在一個山坡上,三十多間茅草房便是這一百多個學子的宿舍,教室是露天的,木板是他們的課桌,石頭便是他們的凳子。隻有天氣好的時候才可以集中上課,下雨天就隻能在宿舍裏自學了。不過,現在正是陝西幹旱的年份,過年之後,這一帶就很少下過雨了,特別是近幾個月天幹地旱,未見一滴雨,所以說,學子們每天都在堅持上課。

    驕陽高照,汗流浹背的學子們整齊而端莊地著在石凳上,翹首期盼著高峻山的到來。

    八月的天空一絲風都沒有,草叢中不知名的昆蟲在鳴叫,高峻山腳蹬戰靴步伐堅定地來到講台前。

    “學生給先生請安!”一百多名學生行師生之禮。

    他站在在草地上,笑臉麵對著學子們,用洪鍾般的聲音說道:“弟子們,久違了!萬分感謝你們,感謝你們對知識的追求,不顧萬苦艱辛,在如此簡陋的環境下堅持苦讀。不是我要感謝你們,是廣大的窮苦百姓感謝你們。為什麽這樣說呢?因為知識能夠改變貧窮,她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人類從愚昧走向文明的大橋;是我們走向世界的翅膀!下麵我就給你們講一講遠洋知識,怎樣有效地利用風力。……”

    高峻山的授課很受學子們的歡迎,這節課他一口氣講了大半個時辰,期間學子們還不斷地提出了諸多船舶的問題,當然,很多問題對於現代人來說都不是問題,比如、三角帆、方帆、雙桅帆、高低桅帆,但是,對當時的人來說,那就是個謎。

    高峻山不但重視崇文書院的教學,也重視自己兒子的早教。這不,才回到家裏,他的二個一般大的兒子就圍上來,“爸爸爸爸”地叫不停。

    兩個兒子都已經二歲二個月了,老大高紅兵是劉芳蘭所生,老二高橙軍是韓雨煙所生,兩人隻相差一個時辰而已。老大一出生就沒了娘,他與弟弟一同吃韓雨煙的奶水長大。

    他一見兒子開心得不得了,一手抱起一個,親親這個又親親那個。

    親熱歸親熱,他忘不了要檢查他倆的學習情況。兩個小家夥才牙牙學語,就開始背唐詩了。他放下孩子,讓他們端坐在椅子上,要兄弟倆輪流背誦唐詩,自己坐在了太師椅上。

    兩個小家夥咿咿呀呀地背,高峻山很享受地閉眼聆聽,雖然大半他都聽不清,就像是聽天書,但他卻像是在欣賞美麗動聽的音樂。

    “孩子叫你呢!”韓雨煙過來輕輕地推了一下高峻山的背,“在想心事?”

    兩個小家夥見高峻山閉住眼睛,以為他睡著了,所以叫開了爸爸。

    高峻山聽出是韓雨煙的聲音,他一轉身把她的手抓住,然後將她整個人拽到自己的懷中,她就勢坐在他的大腿上,嘻嘻嘻地笑。

    “想你呢!”他喃喃低語。

    “想俺?”她嗲聲嗲語,“有吉雅和蘇葉娜相伴,早把俺忘的一幹二淨了吧?”

    韓雨煙雖然為高峻山生了一個兒子,但她現在才剛滿十九歲,正是春情似水的年齡,鼓脹的***把她彰顯的更加的妖媚。

    他的手指不禁一點點地往上移,她輕輕地一撥,道:“你倆孩子正看著你呢!”

    他移開她的豐滿的臀,站起身道:“提起孩子,我倒是有件事要告訴你。”

    “什麽事?”她的語調還是那麽的柔。

    高峻山正色道:“從今天開始,紅兵和橙軍多了三個義兄。”

    “三個義兄?”

    高峻山解釋道:“是的。有兩個是馬誌安的孩子,有一個是孫繼業的孩子。”

    “哦,這事我知道。”韓雨煙關切地問,“他們的父母妻室可有安排?”

    “這些全由田軍師來安置。”高峻山一邊說一邊抱起二個兒子,“今晚我請了孩子們來家裏做客,你好好安排一下。”

    高峻山的家是一個臨時搭建的木房,一共有五間,院子是用籬笆圍成的,很大,長方形,除了五間木房,還有數頂帳篷,是給家奴丫鬟住的。

    孩子們天還沒黑就來拜見高峻山,一共有四個孩子。他們是馬誌安的二個兒子,馬金和馬文;孫繼業的兒子,孫大海;還有一個是李部司的兒子,叫李虎,他是被孫大海拉著一起來的。

    正在屋裏的高峻山一見四個孩子高興的不得了,四人一見高峻山倒頭就拜,馬金、馬文和孫大海道:“馬金、馬文、孫大海——拜見父王!”

    李虎道:“李虎拜見秦王!”

    “孩兒們,都起來!”高峻山笑容滿麵,“馬金、馬文、孫大海,你們三個別光拜我,別忘了你們的義母。”

    高峻山說完就讓張從去把韓雨煙請來,韓雨煙一手牽一個兒子進了屋,四個孩子看到兩個小弟弟來了,爭著去抱,高峻山要三個義子向韓雨煙行拜見禮,馬文年紀小,倒頭便拜,拜完了就到一邊和小弟弟玩去了。

    馬金和孫大海望著隻比自己大三歲的韓雨煙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