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一座新城

字數:4133   加入書籤

A+A-




    三道命令下達之後,高峻山又命令參謀部,務必摸清羅刹國新建的十個軍團的情況,要求摸清每個軍團的番號和軍團長是誰,下轄作戰單位有幾個,裝備和武器配備如何,士兵的士氣和訓練度如何,駐紮在何處。

    高峻山同時要求馮雙禮的通事局協助參謀部刺探羅刹國軍情。

    三月底,天氣逐漸回暖,喀喇沙爾城的二期工程也開始動工了,從內地遷來的第一批居民也來到了喀喇沙爾,為了使這座新城更顯熱鬧,高峻山把指揮部遷進了城內。

    指揮部設在城東的一座獨立的四方院子裏,這座四方院足有十畝地見方,高牆紅瓦,有前門和後門,院內有三座房子,中間一座最為高大,有三層樓,邊上兩座雖然隻有一層,卻是兩排很長的呈弧形的房子,兩條弧線正好把中央的主樓保護了起來。

    一排的弧形房隔出有三十二間單間,中間還有一堵牆把單間一分為二,分成前後兩間房,前麵的房間住的是警衛部隊,有六十四間,後麵的房子才是指揮部的宿舍,也有六十四間。

    高峻山並不在樓下的宿舍居住,他的臥室在主樓的三樓,二樓是作戰指揮中心,東頭是會議廳,西頭是指揮室,一樓是參謀室。

    院子裏有草坪、假山、池塘,甚是漂亮。

    在庫隴勒熬過了一個寒冷的冬天,現在能夠住入一個如此幹淨而優雅的房子裏,高峻山百感交集,他有點想念他的幾位夫人了,特別是最小的那位董小宛。

    “隻是想想而已,沒有兩個月的時間她們是到不了這裏的。”高峻山站在窗邊,推開窗戶,高峻山暗自笑道。

    “陛下,您在說什麽?”站在一旁的孫可望問道。

    “朕是說,這麽好的空氣,不如出去走走?”高峻山道。

    “陛下要去哪裏?”

    “哪裏都行,隻要環境優美。”

    孫可望道:“我倒是知道一個地方,環境優美,猶如仙境。”

    高峻山來了興致:“哦?什麽地方?”

    “孔雀河。”孫可望神秘兮兮地說道。

    “好,今天我們就去孔雀河!”

    高峻山帶著孫可望騎上馬,出了東城門,孔雀河便出現在了眼前。

    孔雀河玉水如帶,清晨,薄霧輕紗,爽氣怡人;晚間,夕陽鋪水,仿佛人間仙境。

    一到春天,河岸兩邊長滿了鬱鬱蔥蔥的鑽天楊、沙棗樹、紅柳、刺枚樹和綠茸茸的小草,河水中有成群結隊的小鳥,唱著清脆的歌兒。

    在河邊,他們下了馬,由孫可望牽著韁繩,遠遠地跟在高峻山的後麵,高峻山沿著美麗的孔雀河邊走邊欣賞美景。

    三月的孔雀河,已是春風沐浴,前來過冬的天鵝仍眷戀孔雀河不願離開,在水麵上戲水、覓食……

    高峻山正在欣賞一路的風光,突然眼前一亮,隻見一隻美麗的玉帶海雕在水麵上滑翔,兩眼緊盯水下,突然一個紮猛子,從水中銜起一條魚來,然後飛到岸邊的一顆胡楊樹上,享受起它的美餐。

    他停下腳步,不願去打擾這隻玉帶海雕。

    孫可望走近前來,高峻山回頭攔住他道:“我們往回走吧!”

    孫可望打趣道:“陛下是不是看到一位心儀的姑娘?”

    高峻山笑道:“你想多了。你以為每次出來休閑都會有豔遇?”

    孫可望也笑:“我看陛下神色不對呀,是不是收藏了一個姑娘?沒關係,我不跟皇後娘娘說就是了。”

    高峻山不笑了,他很正經地說道:“現在正是戰事吃緊的時候,誰還有心思想姑娘?你嗎?”

    “不敢不敢。”

    突然,胡楊樹上的玉帶海雕響亮地叫了一聲,展開翅膀飛向了雲霄。

    高峻山假裝生氣道:“你看,你打擾人家進食啦!”

    孫可望正要反駁,遠處傳來一陣的馬蹄聲,參謀部的參謀從遠處追了上來。

    “吳參謀,有什麽急事?”孫可望迎上去問。

    吳參謀道:“百裏首輔發來電報,必須立即稟報陛下。”

    高峻山問:“是什麽內容?”

    吳參謀回稟道:“羅刹國要派一個使團來京城,百裏首輔發電報來請示陛下。”

    “走,立即回去!”

    孫可望立即備好馬,先等高峻山上了馬之後,他才上馬,跟在高峻山身後,奔馳回了城裏。

    高峻山的戰馬一進指揮部的大院,他就急不可耐地跳下戰馬,往二樓奔去,孫可望命令兩個屬下牽走兩匹馬,自己也跟著上了二樓。

    副參謀長戴自成正在等著高峻山,一見高峻山就把百裏沙發過來的電報給他看。

    高峻山接過電報,連坐都沒坐就急忙看起電文來,看完之後他指示道:“回電:熱情款待,寸土不讓。”

    “就八個字?”戴自成問。

    高峻山道:“就八個字。禮節上我們不要輸給人家,國土問題就更不能讓,如果不服,戰場上見真章;如果要談,也歡迎他們前來。”

    “我立即給百裏首輔回電。”戴自成向高峻山行禮道。

    ……

    喀喇沙爾城的二期工程進行得如火如荼,城市設計總工潘自得是高峻山的崇文弟子,所以喀喇沙爾的設計風格是、有很重的高峻山的風格,那就是簡單明了,道路不要讓麽多的七拐八拐,直來直去便可。綠化一定要跟上,城市的汙水排放係統也要求做的最好。

    不要誤會了,這裏建造的不是一座現代化的城市,畢竟這時還沒有水泥,建築材料用的是三合土(泥土、熟石灰、沙)作為粘合劑,所以最高的樓層隻能是三層,而且指揮部大院這座三層樓是唯一的,其建築方式用的是榫接。

    榫接是我國傳統建築常用的技巧,是先民智慧的結晶。在古老的建築或寺廟中常可發現。

    隻有指揮部這座建築算是豪華建築了,其他的生活區大都是磚土結構,甚至是幹打壘的房子,這種房子的承重牆都是幹打壘的。

    幹打壘是一種簡易的築牆方法,在兩塊固定的木板中間填入黏土,壘實之後,把兩邊的木板拆除,就成了一堵牆,當然,地基還是要挖的,因為隻有一二層高的房屋,所以地基不需要打太深,隻是按照牆體的實際麵積往下挖個一兩米深的坑,填上堅石,就算打好地基了,然後在地基上砌牆。

    五個熟練的工人三天就能砌一棟房子,然後就上木工、瓦工、泥水工,再經過七八天的時間,一棟房子就算建好了。

    這些情況都是高峻山在視察工地的時候,總工程師戴自成向他匯報的,高峻山這時才想起要辦一個水泥廠,技術方麵的問題就由他自己來解決,戴自成負責進行試製。

    …………………………

    ps:感謝在創世網閱讀的兄弟們,感謝逍遙自在()給本書的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