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發現了石油

字數:4027   加入書籤

A+A-




    當晚,高峻山就召見他的五位輔政大臣,第一位就是首輔百裏沙,第二位是蔡芝山,第三位是劉理順,第四位是劉鴻儒,第五位是田文居。

    五位大臣是分別召見的,高峻山在他的傳心殿禦書房裏麵一個個召見的,五位大臣是同時到達文華殿的,高峻山讓他們在文華殿等候一個個見麵。

    百裏沙是首輔,主政京城,理所當然是第一位召見。

    高峻山首先表揚了百裏沙對羅刹國使團談判的高超智慧,他們在京城的談判有力地支援了前線,瓦解了羅刹國的夏季攻勢,為我軍鞏固巴爾喀什湖南岸的防線,爭取到了一年的時間。

    緊接著又詢問起在京城推行白話文運動的情況。

    高峻山在早幾年前就在他的崇文書院推行白話文了,現在他有在皇宮裏麵試行白話文,他並沒有強令執行,而是推行。因為在他的府衙裏麵,崇文弟子占有三分之一強的位置,而作為武官打拚上來的進入衙門的也有三分之一,這些人是說白話文的主力軍,剩下的三分之一就是前朝遺留下來的官員,他們滿口之乎者也,要他們一下子改變舊有的習慣,是很不容易的。

    百裏沙道:“回稟陛下,推行白話文還不是很理想,除非徹底廢除科舉製,府衙的來往公文才會向白話文方向轉變。”

    高峻山道:“文字可以暫行古製,說話改一改總行吧?滿朝的之乎者也,難道就不能像在家中一樣好好說話嗎?”

    百裏沙道:“推行白話文是一個新鮮事物,要慢慢來,急不得,前朝的官員全是些老家夥,你要他們一下改變很困難,不比年輕人。”

    “你說的白話文就很溜嗎!怎麽他們改變就很困難啦?“高峻山有些不滿道。

    百裏沙道:“陛下,下臣是因為經常與崇文學院的弟子在一起交流,所以才有所改變的,他們怎麽學的來?”

    高峻山道:“你這個‘下臣’二字就免了吧,直接就用我。”

    “遵旨!”

    高峻山又問:“崔中平的玉米種的怎麽樣啦?”

    百裏沙道:“今年在陝西、山西兩省推廣玉米種植,獲得很大的成效,不但他們自己解決了吃飯的問題,還拿出五萬石玉米支援河南和山東。”

    高峻山指示:“就讓河南和山東的農民也學著種玉米,不要光等著別人來救濟。”

    “遵旨!”百裏沙一邊應承一邊記錄。

    高峻山再問:“從四川稠密的人口當中,把百姓移民去新疆、玉茲兩省的計劃進行的怎麽樣了?”

    “回稟陛下,進行的很順利。我們告訴他們,隻要前往新的地方每人可以分得五畝地和二十兩銀子,前來府衙報名的人那是摩肩接踵。”

    高峻山強調:“必須是百姓自願,我們絕不能強求他們。”

    “我們已經做了大量的宣傳,把陛下的意思告訴了四川的百姓,他們踴躍報名,全都是自願的。”百裏沙道。

    “這就好!”

    “還有一事要向陛下稟明。”

    “講!”

    “派往四川的石油工作組,經過三年的努力。他們找到石油了。”百裏沙興奮地告訴高峻山。

    高峻山高興道:“朕要重重地獎賞石油工作組,他們這幾年堅持在荒野中找石油,他們的堅持終於有了回報。立即組織開采隊,赴四川開采石油!”

    百裏沙問:“要組織一個什麽樣規模的開采隊?”

    高峻山道:“把石油工作組調回京城,由他們來決定,派一個多大規模的開采隊進駐四川。我們要不惜投入重金,一定要將石油開采出來。另外,石油工作組回京休整之後,就立即讓他們去新疆克拉瑪依,在塔裏木盆地就有石油,要他們去那裏繼續尋找。”

    “隻要陛下下旨,下臣自會安排妥當。”

    高峻山對百裏沙是一萬個放心,他相信百裏沙的能力,最後他糾正百裏沙道:“不是下臣,是我。”

    百裏沙重複遍:“我會安排好的。”

    高峻山道:“今晚就到此,蔡芝山、劉鴻儒他們還在外麵等著見朕,你先回去吧!”

    “下臣告退!”

    高峻山知道百裏沙改口也是很難的,他隻是揮揮手,對百裏沙道:“你順便請蔡芝山進來見朕。”

    百裏沙出去不久,蔡芝山就進來了。

    高峻山主要是與蔡芝山交換對羅刹國的看法。他向告訴蔡芝山自己的想法,他認為現在部隊在新疆所掌控的區域還不夠大,高峻山的目的是要把羅刹國趕出亞洲,把軍隊開到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布防。而不現在的巴爾喀什湖。

    “有把握嗎?”蔡芝山擔心地問。

    高峻山堅定道:“隻要我們的戰略目的明確,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就一定能辦到!”

    蔡芝山還是擔憂:“那些地方離中土太遙遠了,就算我們把這些地方占領了,以後我們都難以掌控。”

    高峻山笑道:“伯蘭無須過慮,等我們的火車造出來之後,距離就不是問題了。”

    “火車是什麽東西?”蔡芝山不明白地問。

    高峻山解釋道:“火車是一種運輸工具,很長很長,可以裝很多東西,也可以坐人,它的速度驚人,跑得比馬還要快。從京城去新疆隻須三天時間就可到達。”

    蔡芝山還是不明白,問:“這是個什麽運輸工具?是不是和神行太保差不多?”

    高峻山一下也不知怎樣跟他解釋,最後告訴他,等火車造出了之後,你就什麽都明白了,現在你問了也是白問。

    於是他們又換了一個話題。

    高峻山告訴蔡芝山,波斯王國現在正受到奧斯曼帝國的軍事威脅。

    雖然阿拔斯一世三次對奧斯曼帝國作戰(1603年—1613年,1616年—1618年,1623年),戰爭的結果,薩非王朝獲得對整個外高加索的統治權。1590年又與奧斯曼帝國簽訂了和約1622年,阿拔斯一世還在英國艦隊的幫助下從葡萄牙手中奪回了霍爾木茲。到1623年,阿拔斯一世已經統治著一個西至底格裏斯河,東至印度河的龐大帝國。

    但是,在阿拔斯二世接手波斯政權之後,奧斯曼帝國的蘇丹皇太後已經開始幹政,她欺負阿拔斯二世剛剛繼位,兩國再次在邊境爆發戰爭。

    高峻山道:“我們雖然本著不幹涉歐洲事務為原則,但是對我們自己的既得利益是要保護的,所以我們必須要堅定地支持波斯王國。”

    蔡芝山遺憾道:“隻恐是鞭長莫及呀!”

    高峻山自信十足道:“有我高峻山在,沒有辦不成的事。”

    蔡芝山用敬佩的目光看著高峻山,然後又給他潑冷水道:“目前我們正在與羅刹國交戰,又如何去支持波斯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