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金蘭灣的漁家妹
字數:4303 加入書籤
金蘭灣沿岸隻有一些小漁村,平靜的內海,很少見到漁船,也許是因為“鄭和一號”的原因,漁民們都沒有出海了吧。
“鄭和一號”在一個叫做涼彎的小漁村附近停泊,雖然高峻山沒有登岸,但是,海軍第五陸戰旅的官兵和部分水手卻在涼彎登陸紮營,給這個小漁村帶來了歡樂和繁榮。
因為有部隊駐紮,方圓幾十裏的人,都往涼彎這邊跑,有做買賣的,有看熱鬧的,又因為高峻山的安民政策,附近的百姓漸漸地沒有了恐懼感,所以,涼彎村一天比一天的興旺。
村裏的漁船也開始下海打魚了,村子漸漸地有序起來。
軍隊取得了如此大的勝利,按理來說,高峻山完全可以打道回府,回到京城安安心心地做皇帝了。
就目前來說,華夏國的國土已經是大大地超過了後世,不但把後世的緬甸、越南、老撾納入到了華夏國的版圖,還有整個的西伯利亞、蒙古、哈薩克斯坦也收在了版圖之內。
然而,建立一支強大的海軍,讓華夏國林立於世界之巔,才是高峻山的最大心願。
所以,他決定把金蘭灣建到一定規模的時候,再離開這裏。
沒錯,他想在涼彎暫時安家。
考慮到安全問題,他暫時沒有登岸,一直都在“鄭和一號”上麵吃住,反正艦上麵什麽也不缺。
這天,他收到百裏沙向他發來的年終報告書,這份報告書概括了去年一年華夏國各行各業的成績,高峻山對朝廷的辦事效率還是滿意的,在交通不發達的這個時代,能夠在年初就提交出一年的報告書,已是相當的快捷的了。
高峻山最關心的還是去年的糧食產量,看了報告書,果然糧食產量受到了小冰河期的影響,好在有東籲、雲南、廣東、廣西的收成,抵消了北方的減產。
現在的關鍵是糧食的運輸問題,這個問題必須及時地考慮到,否則,到了糧荒的時候,堆積在南方的大量的糧食不能運達北方,問題就嚴重了。
他還關心的就是朝廷的總收支。
科技的發展直接影響到生產力的提高,這句話一點都沒錯。因為,他看到了今年的收入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八十。
這麽高速地增長,高峻山一點也不感到奇怪,後世的GDP能夠有個百分之十的增長已經是高速了,相比現在而言,因為華夏國的基數低,所以增長百分之八十是正常的。
這些增長主要來自於工業化的大生產,還有就是對外貿易,接下來才是稅收。
稅收主要的來源是商稅,商稅的增加跟調整了商稅利率有很大的關係,在就是高峻山的扶助商人的政策。
去年的鋼鐵產量與前年持平,原因是沒有把之後納入華夏的鐵廠統計進來,而新建的鋼鐵廠還沒有出產量。
看起來,今年的鋼鐵產量會上一個新台階。
總之,形勢是喜人的,所有的發展都在高峻山的掌控之內。
成立了交趾省,高峻山任命何三省擔任交趾的最高軍事長官,交趾的局勢很快就得到了掌控,百姓的生活也趨於平靜。
三月份的時候,第一批建築大軍進入了金蘭灣,他們的任務就是先在金蘭灣的海岸建一座城市,城市的名字高峻山都想好了,就叫金蘭灣。
由於建築大軍的進駐,小小的漁村喧囂了起來,房屋在一棟棟地興起,街道這一條條的延伸。
這些房屋的興建和街道的擴展,並不是建築大軍所為,而是附近的百姓看到了涼彎的發展,紛紛搬遷過來的。
高峻山也從“鄭和一號”搬到岸上來住了,自從高峻山登岸之後,“鄭和一號”便擔負起了護航兼運輸的任務,把內地的鋼材、水泥源源不斷地運輸過來。
高峻山並不是苦行僧,他也要食人間煙火,在涼彎他結識了一位當地的十八歲女子,這位女子是個漁家妹,平時就由這位女子負責高峻山的起居生活。
高峻山的住所並不寬敞,是獨家獨院,方便警衛人員的保護。
這位女子叫阮芳青,長得很有廣南姑娘的韻味。高峻山年齡也不小了,對於女人的審美,有自己的標準。
阮芳青不懂漢語,兩人價哦離枯起來有很大的障礙,但是床笫之間的事,人類是相通的,無需多少語言,也能進行愉悅的運動。
為了增加情趣,高峻山還是教了她一些夫妻間的用語。
比如……
又比如…………
當然,生活上的交流語言,高峻山也在一點點地教她學。
“這個是什麽?”阮芳青從最簡單的水開始學起。
“茶。”高峻山看到阮芳青指著他正在喝著的茶杯問,他便用一個字答複了她。
“茶?”阮芳青重複了一遍。
“對,就是茶。”
“那麽,這個是什麽?“阮芳青又問。
高峻山笑了,道:”遠處的東西不能說這個,要說那個。“
阮芳青跟著說道:”那個。“
”對,那個。那個是茶壺。“高峻山道。
”哦!“阮芳青又指著高峻山手中端著的杯子問,”那個是什麽?“
”這個不叫那個,這個是這個,這個叫茶杯。“高峻山糾正道。
”這個叫茶杯?這個不是叫茶嗎?“
高峻山又笑了,道:”杯子裏麵的才叫茶。“
阮芳青似乎明白了,點頭道:”這個是茶,這個是茶杯,那個是茶虎,“
“那個不叫茶虎,那個叫茶壺。”高峻山再次糾正道。
“那個叫茶壺。”
“跟我讀一遍,茶壺”
阮芳青聽話地跟著讀了一遍。
這時,一個護衛在門外向高峻山報告,說是飯已經做好了,請他們出來飯廳吃飯。
兩人來到飯桌前,桌上擺了三菜一湯,阮芳青不放過學說漢語的機會,又問高峻山:“相公,那個是什麽?“
她指著自己麵前的一碟紅燒魚問,高峻山告訴她,離自己近的東西不能說那個,隻能說這個。
阮芳青弄糊塗了,她以為在桌子上麵的東西都可以說那個。
總之,高峻山費了很大的功夫,才教會阮芳青很少很少的漢語。
阮芳青提出交高峻山他們這裏的地方語言,高峻山沒有這個心思去學,推說以後再學,阮芳青撒起嬌來,高峻山一想,學一點地方上的語言也沒有什麽壞事,於是答應她的請求。
高峻山與阮芳青一麵學說話,一麵茶飯,他們吃飯的進度就慢了很多,在他們還沒有吃完飯的時候,李德容送來了一份潘自得的電報,高峻山隻好放下飯碗,去看電報。
潘自得的來電說,他們已經解決了鋼鐵的焊接問題。
高峻山知道潘自得喜歡誇大其詞,他不會忘記木流牛馬那件事。鋼鐵的焊接,那有那麽簡單的事情。(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