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朝會

字數:5168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東魏新政 !
    天平三年正月十六,報曉的鼓聲由北城各處鼓樓蕩漾開來,城內諸坊徐徐開門,冷清的街巷也漸漸有了生氣,又是新的一天。
    高澄起得早,他的幕府主要僚屬:尚書左丞崔昂、大行台都官郎中崔季舒、以及他的隨行秘書,參軍邢邵等人來到跟前時,高澄已經用過早膳。
    便宜老爹為他安置的幕府班底當然不止這些人物,比如行台右丞張亮,就因為侍奉在高歡左右參議軍事而留在晉陽。
    等人到齊了,高澄衝著眾僚屬道:“走罷,該上朝了。”
    ......
    除非有大事發生,否則鄴城很少會有朝會,所謂大事自然是指大丞相高歡回鄴城,當然,也可以是高衙內入鄴輔政。
    行宮外聚滿了陸續抵達的官員,各自交頭接耳,昨夜高澄夜闖寢宮的事情當夜就傳揚開了,非止如此,昨日沒資格去高嶽府上赴宴的官員們紛紛伸著脖子朝孫騰張望,果然鐵青著一張臉。
    時辰剛到,殿中監站在宮門處高聲宣道:“升朝,百官進殿。”
    鄴城眾官員在四貴的引領下分成兩列魚貫入宮之時,一名孫府信使也剛好出金明門打馬朝晉陽而去。
    議事大殿。
    群臣紛紛站定,殿中監高唱:“陛下駕到。”
    元善見頭戴天子袞冕,頂著兩個黑眼圈踏上台階,坐於胡床。
    群臣躬身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元善見臉色蒼白,頗有些心不在焉道:“眾卿平身。”
    “謝陛下。”
    元善見興許昨夜沒睡好,兩側官員竊竊私語他也懶得去理會。
    “啟稟陛下,渤海王世子、使持節、尚書令、大行台、左右、京畿大都督高澄領僚佐奉詔入朝,現已候在宮外。”
    有官員出列奏道。
    元善見這才坐直了身子,道:“宣。”
    殿中監高唱:“宣渤海王世子、使持節、尚書令、大行台、左右、京畿大都督高澄及僚佐進殿。”
    高唱聲此起彼伏,由殿內傳至宮門處。
    不多時,五道身影踏入殿中,正是高澄、斛律光、崔昂、崔季舒、邢邵五人。
    做為全場目光的聚焦點,高澄不複昨夜的跋扈,神色平靜地行至殿中,長身行禮道:“臣高澄參見吾皇,願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其餘四人也跟著行禮齊呼萬歲。
    “尚書令不必多禮,其餘四位也都起來吧。”
    “謝陛下。”
    元善見自打高澄進殿,便振作精神,此刻臉上神情更有如春風拂過,笑顏道:“朕有尚書令輔政,朝局無憂矣。”
    “陛下謬讚,微臣愧不敢當。”
    “卿乃國朝棟梁,又是公主駙馬,與朕本就是姻親,何須見外。”
    “臣謝陛下厚愛。”
    殿內,無論是高家黨羽,還是心係元魏卻位高權輕的宗室及大臣們,沒有人出言打攪這兩人上演君臣相敬的小劇場。
    終於,一番表演之後,高澄還是歸位,以他官職自然站於左側首位,(南北朝文官尊左,武將尊右)而右側首位則是堂叔高嶽,兩人身後分別是司馬子如、高隆之、孫騰等人及宗室大臣,與高澄一同入殿的斛律光、崔昂、崔季舒、邢邵四人可就落在人群末尾了。
    元善見望向群臣道:“眾卿可有事奏對?”
    剛入列的高澄便邁步而出,朗聲道:“臣高澄有事啟奏。”
    高歡讓他入鄴城可不隻是來耍威風或者欺負大舅子。
    元善見有些意外:“哦?高卿家有何事?”
    “啟稟陛下,如今洛陽四十萬遷民生業未立,食不果腹,臣請征調救災糧,為遷戶分發四十日食糧。”
    立威於上,施恩於下,征調救災糧分發給遷戶是出晉陽前老爹吩咐下來的事情,高澄心中並不讚同,這是一步臭棋,如果他沒記錯,等入了秋,並、肆、汾、建、晉、泰、陝、東雍、南汾等九州遭逢霜旱,以致於民饑流散。
    但高澄總不能跟高歡講,我掐指一算再過幾月要遭災,救災糧萬萬動不得。
    若是這樣回話,少不得又是一頓毒打,高澄也隻能一麵應承下來,一麵著手在之後幾月把征調的救災糧補上,以應對入秋後的災事。
    鄴城朝廷所謂朝會可不會發生群臣殿上爭論甚至大打出手這種失了體麵的事,心係元魏的大臣明知他在收買民心,卻無人出言反對,因為哪怕將高澄辯倒,可裁判卻不是天子,而是做為辯手的高澄本人。
    元善見頜首道:“卿家所言有理,準奏。”
    高澄入鄴之前,軍政大事都由晉陽大丞相府決議,隻等高歡與他幕僚商議出結果,便快馬送來鄴城,再由元善見蓋印之後頒行天下。
    如今高澄入鄴輔政,至少這個朝廷多少有了點自主權,當然,權力還是在高澄手中。
    因此這場朝會除了高澄有奏外,再由營構大將軍高隆之匯報南城與宮城修建進度之後,便匆匆結束。
    群臣出宮,高澄又與鄴城權貴、官吏們一陣寒暄之後,才領著諸僚屬去往位於中陽門大道的尚書省,同行的還有尚書左仆射司馬子如,而右仆射包工頭高隆之則因為南城工程,徑直去了工地。
    北魏孝文帝時期改革官製,以尚書省總領庶政﹐而中書﹑門下二省分掌機權,東魏承襲北魏,又因高澄為尚書令,因此事無大小,皆歸尚書省,職權遠超北魏。
    尚書省設尚書令一人,即高澄;左右仆射各一人,為尚書令副手,即司馬子如、高隆之;左右丞各一人,其中,尚書左丞輔佐尚書令,總領綱紀,由高澄幕僚崔昂擔任,尚書右丞則輔佐兩位尚書仆射。
    進了尚書省府衙,高澄與司馬子如告別之後各回自己暖閣,斛律光因為領命巡視左右親軍所以不在高澄身邊隨侍。
    入了暖閣,護衛安全的隨行親衛們守在門口,尚書左丞崔昂有自己的辦公地,隻留了邢邵、崔季舒在高澄閣中參讚政務。
    貼身秘書參軍邢邵將一冊文書交由高澄道:“世子,這是高王治下州郡與人口詳冊。”
    邢邵如今四十來歲,自小便極具才名,與溫子升並稱溫邢,同是北地文壇大家,不過更讓高澄感興趣的是他這個秘書還是個無神論者。
    盤腿坐在主案後頭胡床上的高澄粗略翻看,好家夥,便宜老爹攢下家底當真厚實。
    北魏分裂就如同兩兒子鬧分家,東魏得了關東富饒之地八十州,而西魏不過才三十三州,其國力,包括南梁在內,各方麵東魏都居於三國之首,這份殷實家底,他們高家兄弟立國後輪番糟蹋了二十七年才敗光,若非蠢侄子高緯殺了斛律光,或許還能多糟踐幾年。
    亂世之中,軍隊便是君王膽,高歡麾下主戰部隊主要由鮮卑化的六鎮各族構成,這些六鎮胡兵都是刀山火海裏拚打出來的驍勇兒郎,六鎮起義時屢挫北魏大軍,逼得北魏不得不借助依附於自己的柔然鎮壓,起義失敗後,六鎮軍民被安置在河北瀛、冀、定三州,依舊是暴動不斷,直至爾朱兆被高歡灌醉,酒後任命高歡統領二十餘萬六鎮軍民,這也是高歡日後反叛爾朱氏的底氣所在。
    隨後高歡應高乾、封隆之之邀前往信都發展勢力,精選三萬兵馬征討爾朱氏,廣阿之戰先破爾朱兆十萬大軍,再於韓陵之戰大破爾朱集團二十萬聯軍,這才打下今天的基業。
    也正因為主力部隊是鮮卑化的胡兵,而高歡自己也是個鮮卑化的漢人,取了個鮮卑名叫賀六渾,因此,漢族高氏所建立的政權反而是一個鮮卑化的國家。
    如今高澄成為了高氏霸府繼承人,他自然不允許這種違背曆史潮流的事情發生,曆史上原主重用漢族士人來打壓鮮卑貴族,可惜篡位前卻死於廚子行刺,這一世他隻會更加小心的防備自己的親弟弟們。
    平心持論,高歡確實給高澄留下了豐厚的遺產,哪怕往後十多年高歡在與宇文泰的戰事中麵對銅牆鐵壁損兵折將,可這份基業交到原主手上時,東魏國力依舊遠勝西魏。
    但畢竟不是眼下,如今的高澄沒有機會染指高歡麾下的主戰部隊,反而要替他打理後方,關東雖然富庶,但也是相對而言,關西因為前些年的關隴起義打得殘破不堪,可六鎮民變也讓河北元氣大傷。
    高澄在來鄴城的馬車上就有過為政的思考,首先當然是將四十萬遷民料理妥當,其次便是補足救災糧,提前為入秋的九州霜旱做準備,但這些都不是難事,真正讓高澄頭痛的是該如何改革北魏以來的多項弊政,以及將高氏政權由鮮卑化的道路往漢化道路引領。
    東、西兩魏承襲北魏疆域與製度,同時也承襲了北魏多項弊政與陋習。
    其中最嚴重的便是貪腐問題,北魏立國之初官員是沒有俸祿的,隻能在民間搜刮,以致於貪腐成風,直至孝文帝太和改製,其中一項改革措施就是實行官吏俸祿製,建國一百年後北魏官吏們這才能按季度領到薪水。
    同時為了懲戒貪腐,孝文帝下詔‘祿行之後,贓滿一匹者死’意思就是:我發了工資以後,貪汙超過一匹上好布料都要處死。
    孝文帝的反腐態度不可謂不堅決,北魏官場風氣也曾短暫有過改善,可惜孝文帝死後,繼位的宣武帝元恪沒有父親懲治貪腐的決心,一時間貪腐之風再起,再之後則是胡太後淫亂宮闈,朝政一片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