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定根基

字數:4336   加入書籤

A+A-




    從黃巾小兵開始!
    “縱觀古代曆史,王朝末年都是天災人禍不斷,其實天災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禍。”
    “而導致人禍出現的根本原因,是因為土地兼並。”
    “王朝新建,經過戰亂,導致人口減少,這個時候的土地是夠分的,並且開國君主大都還算英明,隻要不瞎搞,就能迎來盛世。”
    “像曆史上漢初的文景之治、隋初的開皇之治、唐初的貞觀之治就是這樣出現的。”
    “然後百姓繁衍生息,人口逐漸增多,土地漸漸不夠分配,加上古代生產力不足,有實力的人又不斷兼並其他人的土地。”
    “當被兼並的人多到一定程度,一旦有天災降臨,吃不飽、交不起賦稅的百姓隻能被逼得走向造反之路。”
    “可以說現代之前的全球曆史,就是在這樣的輪回中不斷循環前進,直到現代科技發展,生產力陡增,讓大部分人擺脫了對土地的依賴,才不會重蹈覆轍。”
    “所以,不管我選擇哪種製度,首先要解決土地問題。”
    經過一個晚上的考慮,楚歌決定把土地分給百姓。
    “正所謂恒產者有恒心,百姓們有了土地,才能安心,我教他們拿起武器的時候,他們才會懂得是為自己而戰。”
    “隻是不能無限製地給予土地,應該定下上限,不管是誰,哪怕立下潑天大功,可以給予他其他賞賜,但是每個人擁有土地的上限最多不能超過一百畝。”
    “隻是這樣一來,我的理念將和這個世界格格不入,以後,世家、豪強、讀書人估計會恨死我。”
    “不過這樣才有趣,況且,一旦我根基立下,星火燎起,世家之人也好,讀書人也好,他們會明白自己並沒有想象中那麽重要。”
    “至於國策,子民們,你們偉大的皇帝陛下永生不死,憲法第一條當為皇帝陛下至高無上,一切權利歸陛下所有。”
    “然後憲法第二條才是土地為陛下所賜,任何人不得交易買賣。”
    思路一定,楚歌讓廖化通知下去,所有人到城中校場集合。
    來到校場,楚歌走上點將台,默默看著底下的人群。
    當初,跟隨他逃離西華城的黃巾眾,大約有4000多人,其中雖然以青壯為主,卻也夾雜著些許婦孺和孩童。
    “就看還有多少人願意跟隨,如果等會留下的人中有婦孺和孩童,那麽我楚歌也不會拋棄你們。”
    沉思中,廖化押運物資前來匯報“隊帥,收集的錢銀和糧草都已在此。”
    “元儉辛苦了。”
    說完,楚歌看向左右。
    馬忠上前高喝“肅靜,隊帥有話要講。”
    下麵很快變得安靜,等馬忠退下,楚歌上前道“相信大家都認識我吧?”
    “認識,楚隊帥。”
    “不對,是箭神。”
    “是大人帶我們逃出來的。”
    “恩人啊……”
    底下人亂七八糟地回答起來,言語中有敬畏、有感激。
    楚歌等了一會繼續道“大家認識我就好,現在,我有個好消息和壞消息告訴你們,你們想先聽好消息還是壞消息?”
    “好消息。”
    “壞消息。”
    問歸問,等嘈雜聲平息,楚歌自顧道“壞消息是,我們確定了彭脫大人已經被官兵斬首,吳霸大人也投降了官兵,今後我們孤軍在外,沒有其他人可以依靠了。”
    話落,底下人沉默了,人群中有人開始哭泣,他們倒不至於為彭脫和吳霸哭泣,而是為自己茫然的前途哭泣。
    楚歌等眾人消化了消息後,繼續道“好消息是你們可以不當黃巾了,現在大家把頭上的黃巾拿下來,回去不要跟別人說你當過黃巾,官兵就不會殺你們了。”
    說完,楚歌帶頭把黃巾取下。
    眾人麵麵相覷,還可以這樣?
    楚歌心想“以我的名氣當然不行,至於你們,官兵哪裏知道誰誰誰做過黃巾呢?”
    “想回家的人過來領盤纏。”楚歌示意廖化開始。
    廖化心領神會,打開裝滿銅錢的箱子,還翻開糧袋,讓人看清裏麵的米麵。
    “真的可以回去?還有盤纏可拿?”有家庭拖累的人,忍不住拉著妻子兒女上前詢問。
    “隊帥一言九鼎,每人半年米糧加三貫銅錢,回去了好好過日子。”廖化見對方一家三口,讓人取了銅錢、米糧,親自交到對方手上。
    確認真假後,他拉著妻子跪地高呼“大人慈悲。”
    其他人確認消息後,領到盤纏的紛紛跪地哭喊“大人慈悲。”
    分完盤纏,四千多人的隊伍,最後剩下一千五百多人沒走。
    楚歌知道,這些沒有拖累的青壯,才是他今後的班底根基。
    示意眾人集中到將台底下,楚歌道“你們為何不走?”
    “隊帥,我家裏沒人了,我想跟著隊帥。”有人道。
    見狀,其他人跟著喊起來“隊帥,我們家裏也沒人了,我們都想跟著隊帥。”
    “隊帥,我們村子被黃巾糟蹋了,全村就剩我們幾個了,我們不知道去哪裏?”
    “隊帥,我阿爹阿娘都被官兵殺了,我也不知道去哪裏?”
    一時間,點將台下,眾人紛紛訴說留下的原因。
    楚歌默默聽完,直到無人開口後,他才說道“楚某與你們當中很多人遭遇相似,所在村落也被黃巾所破,世道如此也不知該怪誰。”
    “如今既然僥天之幸逃得一命,當遵守天意和黃巾分道揚鑣,諸位有心追隨楚某,楚某定帶你們搏出個前程來。”
    “今後,我們更名為大同軍,意為天下大同,大同軍過處,人人有飯吃,人人有衣穿。”
    “拜見主公。”
    “大同軍。”
    “大同軍。”
    “人人有飯吃,人人有衣穿。”
    “人人有飯吃,人人有衣穿。”
    主臣身份定下後,楚歌隨即整編軍隊,同時頒布更詳細的軍法。
    楚歌本想照搬現代軍製給眾人分隊,想到改動太大眾人怕是理解不了,於是決定把兩個世界的軍製結合起來。
    五人一伍,設一伍長。
    二伍一什,設一什長。
    五什一隊,設正副隊長。
    二隊一營,設正副營長。
    五營一團,設正副團長。
    楚歌自領全軍,為主帥。
    廖化為副帥,協助楚歌統領全軍,並親領一團500人。
    杜遠、張仲為二團、三團團長。
    至於馬忠,楚歌把對方留在身邊,打算親自教導,順便讓對方組建起一隻特種部隊。
    1500人分配完,剩下的人編為輜重隊,暫時由憨厚的李大壯負責後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