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輕取兩縣
字數:4725 加入書籤
從黃巾小兵開始!
這次出兵,楚歌兵分三路。
周泰帶一部分人坐船直達白帝城,匯合蔣欽守住白帝城,有餘力的話就在那裏先給百姓登錄戶籍,等候分田。
他自己帶1000士兵坐船直達巫縣縣城,占領縣城後不管外麵的鄉鎮,直往白帝城與周泰兩人匯合。
廖化帶剩下的士兵和4000農兵走陸路,沿途攻取巫縣治下的鄉鎮,攻取一處後就地分田。
坐船一路北上,船隊航行了一天一夜後,楚歌在長江北岸下了船。
“休整兩個小時。”
早在科學院成立後,楚歌就把度量衡給定了標準,這段時間大建設,更是給治下人普及了度量單位。
現在軍中士卒都知道兩個小時是什麽意思。
一眾人呼吸著江岸的新鮮空氣,平複坐船產生的暈眩,順便整理裝備。
兩個小時後,隊伍出發。
巫縣縣城外。
楚歌打馬上前,對著城門上方一個穿甲中年人道“可願開門投降?”
中年人正是巫縣縣尉——徐康,是巴郡徐氏的旁支。
隻聽他開口就罵“呸,反賊,吾與爾等誓不兩立,必叫爾等……”
“嗖。”
長箭橫渡虛空,猶如一道閃電,沒入徐康的喉嚨。
徐康“我,我……”
“縣尉大人死了。”
城牆上一片驚叫。
“武力值不到60的渣渣,哪來的自信在那叫囂。”楚歌放下長弓,一陣無語。
看著亂做一團的城牆,楚歌大手一揮“攻城。”
“殺啊。”
身後士卒抬著雲梯跑步上前,楚歌端坐戰馬,用弓箭壓製城頭的反擊。
殺了百餘人,大同軍就站穩了城牆。
隨著城門打開,馬蹄聲響起,陸續有投降的聲音響起。
這時代有種祖上闊過,如今落魄的家族叫寒門。
先弘就是這樣的寒門,為了讀書,他花完了家裏所有的錢,為了舉孝廉做官,他又賣地到處找人保舉。
好不容易舉了孝廉做了巫山縣令,帶著家中唯一的老仆上任,這上任還沒到一月時間,大同軍就打來了。
“少爺,賊人來了,你快跑吧?”老仆前來勸說。
先弘愣愣道“跑,能跑去哪裏?”為了求得縣令之職,他已經散盡家產,連跑路的盤纏都沒有了。
算了,躺平了,愛怎麽樣就怎麽樣吧。
看著眼前的鹹魚縣令,楚歌笑道“其他人都跑了,你怎麽不跑?”
“大人心係萬民,廣施仁政,更聞大同軍與民秋毫無犯,此乃義師也,小人願投效明主,為民請命。”先弘到底是不想死的,他想了片刻,說出讓自己臉紅的話。
“哈哈哈。”
楚歌大笑道“好,可願獻出家中田地?”
先弘低頭道“小人家中已無田地。”
這不還沒開始霸占田地,你們就來了嗎?
楚歌問明原因,不由一陣無語,怪不得古代好官的比例這麽低。
做官前要到處打點,這做官後不使勁擼百姓羊毛,怎麽把投入給賺回來。
都說一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大家都忙著撈錢了,哪裏有錢投入建設,來改善百姓生活。
楚歌道“那家中可有奴仆?”
先弘道“僅餘一老仆。”
楚歌看了看他身旁的老人“可願撕了奴契。”
先弘道“小人願意。”
“少爺,老朽不願意,小人答應老爺夫人,要好好照顧少爺的。”
聽著老人的話,楚歌和藹道“老人家,撕毀奴契後,你可與他簽下短契,繼續照顧你家少爺。”
知道先弘還未有劣跡後,楚歌開口道“我治下如今正缺人,你既識字,就留在我身邊聽用,現在先跟著一起給城中百姓登錄戶籍。”
“是,大人。”先弘見拒絕不了,隻能硬著頭皮答應下來。
給巫縣留下500人,配合宣教團建戶籍、分田地、打土豪後。
楚歌帶著剩下的五百人從陸路出發,往白帝城而去。
三天後,大軍抵達白帝城。
周泰帶著蔣欽迎到城門口請罪。
“主公,末將擅自出兵,打亂主公部署,請主公責罰。”
攻占白帝城,蔣欽原本還等著楚歌誇獎,被周泰一番訓斥後,才明白他們現在不是匪了,要不要出兵打哪裏,不是他一個將領說了算的。
忐忑不安地等了幾天,現在他隻想功過相抵,也不要什麽賞賜了。
對於蔣欽,楚歌並沒有懲罰的意思,他也不是那種需要拿捏手下的人。
見蔣欽知道了好歹後,他擺了擺手道“起來吧,說說是怎麽回事?怎麽去買趟糧,就把這裏給占下了,不是讓你去更遠點的地方買糧嗎?”
蔣欽起身,開始訴說緣由“末將本率船隊到臨江,之後……後來末將看此處地形險要,就想著……”
楚歌一邊走一邊聽著蔣欽的訴說。
聽完後,不由笑道“不錯啊,軍事課上認真聽了,知道戰略要地的重要性了,此次擅自行動,就恕你無罪了。”
蔣欽連抱拳道“謝主公。”
之後,蔣欽又向楚歌介紹城內的情況。
“這麽說,你把那些大族之人都拿下了?”
楚歌恍然,我說呢,巫縣的大族怎麽在他打來之前就跑了。
蔣欽點頭“屬下正派人看守著,主公打算如何處置?”
楚歌道“交給宣教團的人甄別,按程序走。”
一聲令下,宣教團的人馬出動,罪大惡極的拉出去砍頭,沒收全部資產;罪輕的趕去修路,主公說了,現在優先修整聯通三縣的道路。
至於本身無罪,隻是害怕而逃的,除了沒收田地,大同軍也沒動他們其他東西。
如果願意和治下百姓一樣重登戶籍,同樣分田給他們。
有過在秭歸的施政經驗,如今的宣教團已經很熟悉做事方案。
登錄戶籍。
分配田地。
招募農兵。
以工代賑。
之後,建設小學,展開全麵的掃盲工作。
一時間,三縣之地處處響著口號,處處貼著標語。
道路兩旁“大同大同,天下大同,穿衣吃飯,娶妻嫁漢。”
做工處“勞動光榮,懶惰可恥,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
學堂外“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民居上“多生娃兒多獎賞,娃兒生來官府養。”
有學會認字的小孩回家,麵對家人的詢問,指著標語一個個念,麵對家裏人的驚歎,不知道多驕傲。
轉頭第二天,父親去做工,指著標語念給其他人聽,看著其他人崇拜的目光,那神情和自家小孩一模一樣。
頓時,爭相認字的風氣吹遍三縣之地。
你要是不懂幾個常用字,尤其是路上的標語都不知道怎麽讀,那就馬上被人鄙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