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獨戰群雄
字數:9183 加入書籤
從黃巾小兵開始!
“暗箭傷人之輩,我公孫瓚來殺你。”
看到黃忠出陣,早就盯著他的公孫瓚大喝一聲,駕起白馬就直衝而出。
“不好。”
張飛和關羽脫口而出。
劉備連問“怎麽了?”
以劉備的實力自然察覺不到黃忠的氣場,關羽解釋道“大哥,那射箭之人非是凡人,公孫大人恐怕不是其一合之敵。”
“啊。”
劉備驚叫道,“雲長、翼德快去救下伯圭兄。”
說話間,公孫瓚已經距離黃忠不遠。
張飛怕來不及,駕起烏騅馬邊衝邊道“兀那漢子,在那作甚,燕人張翼德來會會你。”
黃忠饒有興致地看著直瞪他衝鋒而來的張飛。
漢室有高手,黃忠自然感覺的到,對麵直衝而來的人就是其中之一。
至於公孫瓚,黃忠並不怎麽理會,赤血刀一轉,頭盔落地,要不是公孫瓚躲得快,刀鋒削掉的就不止是頭盔了。
“看招。”
張飛怕黃忠追擊,連大喝出聲。
那聲音猶如悶雷炸響,觀戰的雙方順著聲音看去,隻見一杆蛇矛刺破虛空,猶如一條靈蛇朝黃忠飛射而去。
“鐺”
“嗯?這黑廝好大的力氣。”
丈八蛇矛的速度和力度都讓黃忠吃了一驚。
“哈哈,再來。”
平日裏和二哥切磋束手束腳,哪裏有這般快活,幾個回合下來,張飛見黃忠始終能接下他的攻擊,他非但不怕,反而興致大起,哇哇叫起來。
“可惡。”
另一邊,隨著黃忠被張飛帶走,夏侯惇失了壓力,張繡變得岌岌可危,再看黃忠和張飛的打鬥,第二次感受到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主公,我去助佑維一臂之力。”
“好。”
楚歌點頭,閻行一拍戰馬,朝夏侯惇而去。
“那賊將,莫要以多欺少。”
夏侯淵見閻行直奔自家兄弟而去,和曹操招呼一聲,出陣準備攔截閻行。
一馬直奔,一馬斜殺。
“咻。”
在夏侯淵的眼中,閻行眼睛直直盯著自家兄弟,並沒有把他放在眼裏。
正想著給對方一個教訓時,他隻覺眼前一花,一股涼氣直衝頭頂,夏侯淵下意識地偏轉腦袋,脖子一陣刺痛。
用手一摸,滿是鮮血,原來還是被槍尖擦了一下。
“好詭異的槍法。”
夏侯淵倒吸一口涼氣,要不是直覺性的閃躲了一下,他已經被那人戳穿了脖子。
“可惡。”
看著閻行遠去,夏侯淵知道自己僥幸了,如果不是這人關注著救人,他今日恐怕難以幸免。
夏侯淵自然不知道,閻行雖然在曆史上不怎麽出名,可他槍法自成一派,詭異非凡,就連馬超一個不注意都差點被對方捅死。
“元讓莫慌,我來助你。”
後怕歸後怕,夏侯淵眼見夏侯惇在閻行和張繡的夾攻下險象環生,還是直衝而去。
場中戰得精彩,可總體來說還是大同軍占據上風。
“哎。”劉備不禁感歎道“天下英雄多從賊,真是可悲可歎。”
袁紹怒道“你是何人,戰陣之上竟然漲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
顏良和文醜出戰不勝,讓一心準備揚名立萬的袁紹正不高興呢,聽見劉備喪氣的話,頓時像找到了出氣口,要不是他還不是聯軍統領,早就讓人把劉備拖下去斬了。
“本初莫要如此,玄德兄不遠萬裏前來京師闕敵,忠心可鑒,非是亂軍心之人。”
知道自己說錯話的劉備連告罪道“是備的不是,諸位莫怪,備隻是心中憂憤,隻恨自身學藝不精,不能手刃賊寇。”
關羽見劉備對眾人賠罪,連道“大哥莫急,我去為大哥斬了賊首楚天行。”
袁紹喝道“你又是誰,竟在這大言不慚。”
聯軍上下早就聽聞楚歌有萬夫不當之勇,聽到關羽這麽說,其他人也紛紛看過來,想看他怎麽解釋。
因為袁紹之前為難劉備,以關羽的傲氣自然懶得回話。
“哼。”
關羽那副目中無人的樣子讓袁紹氣急,不過其他人卻是對關羽多了點信心,因為關羽的形象很有高手的風範。
尤其是一旁的曹操,關羽在他看來,就如同神將在世。
曹操道“諸位莫要傷了和氣,雲長既有信心,待……”
曹操話沒說完,就看見丁原身後衝出一員大將,那身影他熟悉。
關羽和呂布這兩天被他心心念念,這兩人的外形和氣質都太對他老曹的胃口了。
這段時間他一有空就去找兩人套近乎,心底的那點想法已經路人皆知。
“奉先。”
曹操的目光下意識地隨呂布而走,其他人也跟著看過去,因為呂布衝去的方向正對大同賊首楚天行。
“九原呂奉先。”
不知是擔心斬殺楚歌的功勞被關羽搶奪,還是被現場的戰鬥激發了戰意,呂布不和丁原請示,就直衝而出。
人中呂布啊。
楚歌笑著自我介紹“大同楚天行。”
“好馬。”
呂布沒說其他,隻是看著赤兔,眼中喜愛之情滿溢而出。
“它叫赤兔。”楚歌道。
呂布點點頭,道“你死之後,我會好生照看它。”
“……”
理所當然的話讓楚歌滿頭黑線。
兄弟,誰給你的自信?
“看招。”
方天畫戟舞動,攪動了全場風雲,觀戰雙方不管是將領還是士卒都不再看其他人,而是把目光投向兩人。
其他正在拚鬥的人也借機分開,眾人注意力被兩人吸引。
“高手。”
“好厲害。”
“除了黃將軍,竟還有人能和主公鬥上這麽多回合?”
方天畫戟和斬馬刀碰撞,叮叮當當,火花四濺。
立場不同,每個人想法不同,可所有人不得不承認楚歌和呂布的厲害。
“楚天行。”
呂布雖然沒出過並州,可他卻一直自信他乃無敵之人,不交手不知道,交手過後,他才曉得自己的想法有多天真。
呼呼。
汗水低落,呼吸變得急促,呂布知道自己撐不了多久,可讓他在眾目睽睽下認輸,他寧願死。
“殺。”
呂布一聲大喝,奮起餘力開始反擊,不顧自身安全的情況下,一時間竟被他取回一點優勢。
“不好,呂奉先危矣。”
呂布的回光返照,別人不一定看得出來,可關羽和張飛一眼就能看出。
“大哥。”
兩人向劉備說明情況。
劉備焦急道“雲長、翼德快出手相助,莫使我漢室英雄折損當場。”
這時的劉備怕是想不到在真實的曆史上,他會恨呂布入骨,白門樓上一語定後者生死。
旁邊的曹操聽到幾人談話,也跟著道“反賊當麵,雲長無須言道義,元讓,你也一起上,如能一舉斬殺楚天行,則天下定矣,百姓安矣。”
“孟德所言甚是。”生怕功勞被搶的袁紹連道,“顏良、文醜,你等也一同出戰。”
呼。
眾人對視一眼,拍馬衝向戰場。
一行人有張飛、關羽、夏侯惇、顏良、文醜。
“無恥之尤。”
“主公小心。”
“主公,我來助你。”
正在好好觀戰的大同將領,見張飛等人突然朝楚歌衝去,大驚失色。
黃忠臉色一變,連彎弓搭箭。
“哈哈,來得好,你等一旁觀戰便是。”
打得興起的楚歌見張飛等人上來,非但不慌,反而開口阻止了一眾將領的增援要求。
“這?”
一眾人不知所措,向他們中武力最高的黃忠看去。
“聽主公的。”
黃忠拿著弓箭對眾人舉手示意,表示他會注意戰場。
眾人對他的箭術有信心,當下聽話的不再上前,而是睜大眼睛觀看接下來的戰局。
“關雲長在此,看我青龍偃月斬。”
最先到來的是關羽的突擊。
那一刀。
驚豔得幾乎亮瞎所有人的眼睛,就連呂布也不得不承認,如果自己驟然吃上這麽一招,也會手忙腳亂,一個不好,甚至凶多吉少。
“好。”
不管是當初在遊戲中,還是現在,楚歌學習的也是刀法。
關羽的一刀猶如天上明月直落而下,刀身之上的青龍仿佛活了過來,朝他遊走吞噬。
一般人,尤其是在呂布的牽扯下,絕對無法躲過關羽蓄勢已久的第一刀。
正所謂關公不睜眼,睜眼必殺人。
在場所有人隻覺得一股涼氣隻衝脖頸。
這下,所有人算是記住了關雲長的名字。
“哈哈,二哥,好。”
隨後趕來的張飛看見這一幕,以為最大的功勞就要被關羽拿下,情不自禁地大笑起來。
鐺。
一聲巨響打斷了張飛的臆想。
“什麽?”
楚歌刀鋒一轉,不僅讓關羽的一刀無功而返,反而把輕敵的張飛圈入了戰場。
“哇啊啊。”
蛇矛被壓製,張飛氣的大叫,張飛之所以生氣,是因為如果沒有其他人的幫助,他已經吃大虧了。
心中後怕的同時,發誓以後再也不小看他人了。
戰馬嘶鳴、飛沙走石。
刀、槍、矛、戟相交,火花四濺。
一行六人圍著楚歌廝殺,卻是無法占據上風。
寒光閃爍間,楚歌總能恰到好處地抵住攻擊,不時的反擊更是讓其中一人驚出一聲冷汗。
哪怕以呂布和關羽的驕傲都不得不承認,如果是他們單獨一人麵對楚歌,如今怕是已經身首異處了。
“諸位保重。”
最先退場的是顏良和文醜,兩人幾乎拿不住手上的兵器,抖著雙手,感歎其他人變態的同時,兩人慚愧地返回陣地。
之後是夏侯惇,回到曹操身邊,他無言道“給孟德丟臉了,隻是那人著實厲害,我……”
曹操連安撫道“元讓莫要如此,自古勇不勝智,我等從長計議就是。”
曹操算是看明白了,想殺死對麵的小賊,不能借助個人勇武,需用大軍圍殺才是。
他在一邊想著對策,可把劉備急壞了。
六個人都打不過楚天行,現在三個人可怎麽辦?
要是二弟、三弟有個萬一,叫他如何是好。
中央戰場。
因為劇烈的廝殺,讓關羽和呂布的戰馬幾乎口吐白沫,眼看兩馬就要倒下。
張飛仗著烏騅馬還能和赤兔僵持,連叫道“二哥,我掩護你們先走。”
“三弟。”
關羽自然不會同意,呂布眼神閃爍,可還是沒有單獨離去。
“二哥,莫要多言。”
張飛正待繼續勸說,那邊的楚歌突然收刀退後。
楚歌笑道“諸位,今次暫且放你們回去,記住這是第一次。”
第一次?
莫非還有第二次,第三次不成?
關羽、張飛、呂布漲紅了臉。
可一時間竟然不知道該怎麽回答。
最後還是呂布恨恨道“楚天行,你今日放我一馬,待來日你落難,我呂布也放你一回。”
關羽跟道“某家也是。”
張飛“俺也是。”
“哈哈。”楚歌大笑,“我記下了。”
楚歌是故意放過三人嗎?
當然不是,隻因他注意到曹操在和何進說了什麽後,漢室大軍有所異動,想來是鬥將不過,想大軍衝擊了。
短時間內,他或許可以斬殺呂布、關羽、張飛三人中的一人,可想擒拿三人,非得再打到三人無力才行。
有名將收集癖的楚歌連顏良、文醜等人都暫時舍不得殺,更別說是呂布、關羽、張飛了。
他隻能期待多多打服這些人,降低日後說降的難度。
一場鬥將下來,乍看起來隻死了幾個小嘍囉,好像沒什麽戰果。
並且讓漢室諸人對大同軍更加重視。
不過隱形的效果也是非凡。
首先是名望,楚歌得了天下第一高手的名望,雖然這個天下第一僅限大漢區域,可暫時來說也夠用了。
天下人再也不能把大同軍當成簡單的反賊來看了。
大同軍人才濟濟,更有穩固的根據地,使得天下人有了兩種選擇。
在野的人才不會簡單地認為大同軍不成氣候,而一心選擇效忠漢室。
第三就是雙方的士氣對比。
鬥將的作用就在於此,大同軍此次大獲全勝,漢軍將領和士卒今後在戰場上見了大同人,先天心氣就弱了一層。
看著楚歌率隊進入函穀關,曹操和劉備等有誌之士不約而同地想到“此子不除,漢室不靖。”
聯軍將領回去後,當即召開議事,商議怎麽應對大同軍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