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靖康(二)

字數:8526   加入書籤

A+A-


    從黃巾小兵開始!
    林衝和武鬆隨幾名斥候來到後方營地,本以為等來的將是嚴格的審訊。
    不想營地統帥打量他們兩眼後,就招來軍中醫師替兩人處理傷勢。
    等兩人包紮好,又讓人送上熱菜熱飯。
    這樣的遭遇,很顯然是林衝和武鬆沒有想到的。
    兩人相視一眼,起身道“多謝將軍款待,若有疑問,可先行問詢,我倆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不急。”斥候營長擺手道,“兩位壯士,等你們就食後再說不遲。”
    林衝和武鬆見狀,隻能快速撲騰兩口,然後在對方的詢問下,一一訴說今日的戰況。
    “東路軍主力全部過河了嗎?”
    斥候自林衝和武鬆口中得到消息,第一時間把情報傳達給了後方。
    後方李儒不敢耽擱,又把情報上報給楚歌。
    楚歌若有所思,心中考慮是先吃了完顏宗望的這部人馬,還是等金國後方人馬繼續過河後再行動。
    思考一陣,楚歌下不了決定,於是朝李儒問道“文優,種師道和李綱的部隊如今在何方?”
    李儒道“陛下,兩方人馬應該就在汴京附近,原來是為北上收複失地而準備,如今卻是成了勤王大軍了。”
    楚歌點了點頭“既然這樣,我等先按兵不動,以完顏宗望的東路軍還吃不下汴京城外的所有宋軍。”
    結合曆史,楚歌想到完顏宗望第一次南征之旅是無功而返的,就讓大宋方麵先消耗一點對方的兵力。
    也讓大宋朝堂知道金人的厲害,對他之後的計劃有利。
    更何況,若能讓完顏阿骨打增兵南下,到時再封鎖黃河,把金兵主力堵在南邊最妙。
    ——
    大宋朝堂。
    在楚歌的設想中,金人的東路軍雖然抵達汴京城外,可大宋方麵的兵力明顯多於金兵。
    更何況有精銳的西軍——種家軍在,雙方明刀明槍地對上一陣,也不見的誰輸誰贏。
    不想,童貫在黃河南岸的敗退,直接嚇壞了趙佶。
    第二天,趙佶就召集群臣,把皇位禪讓給了太子趙恒。
    “陛下,這……”
    趙佶的騷操作,直接讓朝堂諸公傻眼了,金兵進逼而來,陛下這樣的行為,可大傷己方兵將的士氣啊。
    話說,目前朗讀聽書最好用的a,換源a,huanyuana 安裝最新版。
    “無需多言,朕意已決,今後由太子趙恒持國,如今戰事緊急,一應禪位事宜從簡,今日過後,朕就不再為國事操勞了。”
    趙佶揮手打斷了堂上眾人的勸說,做起了掩耳盜鈴的事。
    第三天,趙恒登基。
    簡單的交接儀式過後,他召集群臣,開始商討起退敵之策。
    李邦彥出列道“陛下,金人兵鋒正盛,不如先行遣使議和。”
    李棁同樣出列道“陛下,少宰言之有理,此次金兵突然南下,打了我等一個措手不及,待金兵退去後,我方再整軍再戰,必然能一戰功成。”
    “是啊陛下,兩位大人說得有道理,先行議和讓金人退去,待之後再戰不遲。”
    其餘一眾主和派的人也紛紛站出來勸說。
    趙恒很顯然下不了決定,內心深處他是不想議和的,畢竟剛剛登基就向金人伏低做小,他不要麵子嗎?
    哪個皇帝剛登基時,又不想建立萬世基業呢?
    這時,李綱出列道“陛下,臣反對。”
    趙恒聞言,連道“太常有何話說?”
    李綱道“我方兵力倍於金人,又有汴京城牆之助,臣用人頭擔保,金人絕對無法攻破汴京。”
    趙恒點點頭“太常言之有理。”
    李邦彥譏諷道“金人頃刻之間是難下汴京,可我大宋京師被圍,莫非要據城而守,讓金兵在城外肆意屠戮四方百姓?若如此,豈不讓天下人笑話。”
    趙恒又道“少宰此話亦有道理。”
    李綱想了下道“陛下,金人南下,有黃河相隔,糧草補給不繼,不如遣兵劫其糧草,迫使完顏宗望退兵。”
    “好。”趙恒欣然道,“太常此計不錯,朕命你為四壁守禦使,望你團結軍民,擊退金兵。”
    “謝陛下。”李綱拱手接下任命。
    朝會散去。
    李綱忙著組織劫糧一事,卻不知道他已經被議和派的人懷恨在心。
    之後,議和派的人在探聽到具體的劫糧計劃後,有意無意地透露給了其他人,消息經過種種渠道的傳播,終於傳入奸細耳中。
    奸細又把情報透露給了完顏宗望。
    孟陽,地處汴京西北遠郊。
    完顏宗望渡過黃河後,本想一舉拿下汴京,不想被十萬西軍所阻。
    他隻能一邊撤到孟陽安營紮寨,一邊發信給後方,讓完顏阿骨打派兵增援。
    細作把劫糧的消息上報後,完顏宗望當即安排起來。
    “殺。”
    “衝啊,燒了金人糧草。”
    “哈哈,本太子等候諸位良久了。”
    “不好,有埋伏。”
    “啊,快跑。”
    這天夜裏,姚平仲率軍前來劫糧,被早有準備的完顏宗望全殲所部。
    ——
    大宋朝堂。
    趙恒氣急敗壞地朝李綱吼道“說,這是怎麽回事?”
    “陛下,這……”
    李綱不知道怎麽回答了,難道說勝敗乃兵家常事,夜襲劫糧本來就沒有必勝一說。
    李邦彥趁機出列道“陛下,臣有本要奏。”
    “說。”
    李邦彥道“陛下,臣請治李綱、種師道之罪,二人議事不密,致軍中將士傷亡慘重,若讓他們繼續領軍,臣怕汴京失陷之日不遠。”
    趙恒冷冷道“準奏。”
    “報,城外金兵有異動。”
    就在趙恒撤銷李綱和種師道軍權後,朝堂外有緊急軍情傳達而至。
    趙恒心中一驚,往日裏一個勁地聽說金人凶狠,這昨日派人去劫糧,萬餘兵馬竟然一個不返,著實嚇壞了他。
    一聽金兵有動作,趙恒連朝堂下來人道“城外金人怎麽了?”
    來人道“啟稟陛下,金兵率軍抵達城外,正在問罪於我方。”
    問罪?
    趙恒一愣,自己等人何罪之有,莫非是昨日派兵劫糧一事,讓金兵發作了?
    把目光投向議和派的眾人,趙恒道“諸位有何計策可退金兵?”
    李邦彥道“陛下可派人與金人商談議和之事。”
    “愛卿可願往?”
    “臣願為陛下分憂。”
    “好,此事就托付給愛卿了。”
    下朝後,李邦彥帶著禮物來到金人大營。
    剛見麵,完顏宗望就問罪道“使者此來可是為興兵一事賠罪。”
    李邦彥心道,殺千刀的金人,可是你們先興兵侵宋的,現在竟然反客為主,還理直氣壯地興師問罪。
    奈何形式比人強,李邦彥心中,臉上卻是恭敬道“將軍所言之事,我等初不知其事,且已經加罪軍中將領,望將軍息怒。”
    完顏宗望嘴角微微一扯“你等打算就這樣揭過此事?”
    “自然不是。”李邦彥讓手下呈上禮物,道,“區區薄利,不成敬意,將軍請笑納。”
    看著一箱箱金銀珠寶,完顏宗望笑道“也罷,昨夜之事就此揭過,現在來說說本太子南下的費用。”
    李邦彥精神一振,連問道“將軍如何才肯撤兵回去?”
    “撤兵?”完顏宗望笑道,“誰說本太子要撤兵回去了,本太子出征之時,就說過要兵踏汴京,你回去告訴宋帝,讓其退出京師撤往南邊,本太子可答應你們不再追擊。”
    “這……”
    李邦彥臉色一變,想不到金人的條件如此苛刻,他用腳指頭想都知道把這消息傳回去,陛下必然大怒。
    果然,聽到李邦彥帶來的消息,趙恒當庭開罵了“混賬東西,猖獗之輩,如此欺人太甚。”
    罵歸罵,冷靜下來後,趙恒還是天天派李邦彥前往完顏宗望的營地,就議和條件討價還價。
    另一邊,完顏宗望在議和的同時,得知種師道和李綱被撤職後,當即讓郭藥師和田虎帶兵攻打起汴京。
    一時間,汴京周圍的百姓全部遭了殃。
    完顏宗望自然不會讓手下女真人親自上陣,因為城高險阻,他也給郭藥師和田虎出了建議,讓兩人綁來周邊的百姓去攻城。
    “衝,都給老子往前衝。”
    “再有後退者,一個算一個,通通砍了腦袋。”
    “嗚嗚嗚,大人饒命啊。”
    “城上的,不要射箭啊,我等是良民……”
    城池外,不管綁來的百姓向誰求饒,得到的都是相同的結果。
    督戰的金兵冷漠無情,完全不理百姓的哀求,汴京城頭的守衛,雖然心有不忍,可也知道讓城外金人攻破城池的後果。
    於是,隻能硬起心腸擊殺前頭被驅使的百姓。
    連續幾天的攻城戰下來,在城外觀戰的完顏宗望也不禁頭疼。
    宋兵占著人多,又依靠城牆據守,就像全身是刺的刺蝟,讓人無從下手。
    又看了一陣,完顏宗望朝左右問道“陛下大軍到哪了,還有多久到這裏?”
    有人出列回應道“二太子,陛下大軍還有十天左右渡河。”
    完顏宗望點點頭,又問道“宗翰那邊怎麽樣了?”
    手下道“宗翰將軍正與大同人在北岸僵持。”
    “噢?”完顏宗望詫異道,“如此看來,大同人還有點本事啊。”
    完顏宗望看著被驅使的百姓在城頭弓箭、擂木、火油的威脅下,來來回回地前進後退,突然心中一動。
    “要是能在阿骨打南下之前攻破汴京,必能讓其刮目相看。”
    這天,李邦彥前來金兵大營,本以為又是白跑一趟,不想完顏宗望突然更改了撤兵條件。
    雖然付出的代價不小,可大宋並不缺錢,隻要先行送走了這些金人,陛下必定對他另眼相看。
    “陛下,金人同意撤軍了。”
    “好,對方有什麽條件。”
    聽到隻需要付出些錢財,趙恒當即答應了下來。
    種師道出列道“陛下,可令大軍尾隨金兵之後,半渡而擊之,消滅南岸半數金人,此戰或有轉機。”
    李綱也跟著出列道“陛下,我等可令軍中將士護送金兵出境,若有機會,可縱兵追擊。”
    “好,就這麽辦。”趙恒大手一揮,仿佛看到了金兵被消滅在黃河南岸的場景。
    見趙恒這樣子,李邦彥大驚道“陛下,萬萬不可,此舉就怕惹惱了金人,若其再度返身南下,如何是好?”
    李綱道“少宰此言差矣,我等與金人總要做過一場,如此左怕右怕,莫非燕雲之地不想要回來了不成?再說了,我等隻是交代軍中將士見機行事而已。”
    “哼。”李邦彥拂袖道,“老夫可沒說怕了金人。”
    見兩人要當庭吵架,趙恒安撫道“對對,見機行事,見機行事,若無把握就讓金人先行離去就是。”
    北上黃河。
    趙恒派出了十萬大軍緊緊“護送”完顏宗望離開。
    麵對十萬大軍的簇擁,完顏宗望隻是澹澹一笑。
    他不緊張,可有人比他緊張多了。
    李邦彥、吳敏、耿南仲等人怕李綱和種師道傳令下麵將領擅自行動,提前派人在黃河邊上豎起大旗,嚴令軍隊不得繞過大旗追趕金軍,否則一概處死。
    “二太子,你看如此可好。”吳敏對著完顏宗望點頭哈腰,異常獻媚。
    完顏宗望笑道“大人做的很好,宋兵也很是聽話。”
    看著停在大旗外麵駐足不前的宋兵,完顏宗望笑道“你等這麽友好,本太子當有禮相送。”
    “禮物?”吳敏愣了一下,連擺手道,“二太子太客氣了,無需禮物,無需禮物。”
    “本太子說要,就要。”
    完顏宗望朝著左右一揮手,頓時有千餘騎兵朝對麵大旗奔去。
    “小心,金人打來了。”
    “豎盾,豎盾,長槍兵快上前準備。”
    “二太子,這是?”吳敏傻眼了,金人這是要反悔?
    踏踏踏。
    列隊的宋兵被騎兵衝鋒的陣勢嚇了一跳,一些人當場開罵起來。
    然而就在軍中將領著急地指揮手下應戰時,奔到近處的騎兵卻是劃過一道弧線,朝一側跑走了。
    “呼呼。”
    騎兵離去的同時,借助馬力,朝宋兵陣營拋出一袋袋東西。
    “快後退。”
    前頭宋兵不知道扔來的是什麽東西,可總歸不是好東西,下意識地朝後方退去。
    一時間,列隊的陣營變得混亂起來。
    “不要亂,再有亂動者殺無赦。”
    見此狀況,軍中將領紛紛拔劍呐喊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