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靖康(八)
字數:8011 加入書籤
從黃巾小兵開始!
大宋皇宮,一眾大臣趕來向趙恒請示。
李邦彥道“陛下,完顏宗望在外求見,可要讓對方進城?”
李綱當即出聲反對道“陛下,若是讓完顏宗望進城,不是做實了我等與金人勾結的事嗎?再說今日完顏宗望獨自被追趕到此,其手下大軍怕是凶多吉少,如今大乾人徘回在外,就是想看我等怎麽選擇?”
李邦彥道“當日既然得罪了大乾人,如今再蛇鼠兩端,怕是兩頭不討好,若不讓完顏宗望進城,怕是就此絕了和金人的聯合之路。”
“陛下,臣覺得李綱大人的話有理,萬萬不可讓完顏宗望進城。”
“陛下,臣覺得的少宰的話有理,既然已經和大同人反目為仇,不如先行聯合金人把大同人消滅。”
“陛下……”
“陛下……”
“停,讓朕想想。”
趙恒被一眾人吵得頭疼,開始權衡起來。
內心深處,趙恒是不想放完顏宗望進城的,看到對方,乃至聽到這個名字,他都能想起之前自己受到的屈辱。
可議和派的大臣說的也有道理,若是不放完顏宗望進城,等於自決於金人,他日若是再落入金人手中,可是沒有機會回來了。
趙恒等人還在權衡利弊,卻是不知道如今逐漸聚攏來的軍隊,還不是全部。
等到有人來報的時候,眾人才慌了神。
“報,陛下,城外已經圍了將近十萬大軍。”
趙恒大吃一驚“什麽,十萬大軍,剛才不是才報說隻有萬餘人圍城嗎?”
來人道“陛下,四野處時有大乾軍隊趕來匯合。”
趙恒無奈的揮手讓人下去,現在不用考慮了。
十萬大軍,以如今損兵折將後的汴京,哪還有餘力和大乾人相抗。
“讓完顏宗望離去吧。”
情況如此,就連議和派的人也沒有反對趙恒的話,應該說這些人本就是見風使舵的,他們比任何人看得都清楚明白,知道該怎麽選擇。
“陛下有令,城下之人速速離去。”
城頭響起的聲音,徹底泯滅了完顏宗望的希望。
他仰天長嘯“趙恒,我族他日踏破汴京,必定誅滅天下姓趙之人。”
說完,完顏宗望兜轉馬韁,朝身後的十萬大軍發起了衝鋒。
唰唰唰。
列隊的將士見完顏宗望向著楚歌衝鋒而來,連拉開弓箭。
呂布上前道“陛下,未免金人說我們以多欺少,不如讓末將去送他一程。”
楚歌見完顏宗望臨死之時倒也有幾分英雄氣概,當即同意了呂布的請求。
“駕。”
得到楚歌同意,呂布駕馬朝完顏宗望迎了上去。
“鐺。”
兵器相交,頓時火花四濺,完顏宗望知道自己不是呂布的對手,想要勝利就要另出奇招,他完全不顧自己安危,隻攻不守,朝呂布拚命殺去。
另一邊,呂布沉著應對,在武力和鬥將這方麵,呂布有著出乎常人的天賦,這世上除了了了幾人,其餘人哪裏是呂布的對手。
盡管完顏宗望垂死掙紮,可經過二十餘回合,他還是在汴京城下,被呂布當著幾十萬雙眼睛斬殺了。
推薦下,換源a追書真的好用,這裏下載 huanyuana 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聿聿。
呂布翻身跳到烈焰馬上,用方天畫戟挑起完顏宗望的腦袋對著手下人道“拿去,祭奠死去的將士。”
東路軍的事情處理完,楚歌讓人下去打掃戰場,安營紮寨。
看著大乾人一副留下不走的樣子,趙恒和一眾大臣急了,連派使者出城來詢問目的。
當然,使者專業戶李邦彥這次不敢出來討活了,被盟之舉他也是主要負責人之一,這要是出去,萬一被大乾人扣下殺害,死了可就白死了。
大乾營地。
“報,陛下,城中有使者出來,想求見陛下。”
堂上的呂布氣憤道“陛下,定是宋帝怕了,派人過來說和的。”
楚歌笑道“想來應是此意。”
呂布見楚歌心情不錯,怕楚歌重新和宋朝聯合,連道“陛下,宋朝前有背盟之舉,已不足為信,陛下可千萬不要再錯信他們。”
楚歌搖頭道“朕豈會再與他們聯合,不過使者前來,見見倒是無妨,看他有什麽活說。”
“來人,把人帶進來。”
李棁進入大帳,不急細看,連彎腰拱手道“大宋使者李棁,見過諸位將軍。”
“放肆,此乃我大乾陛下,小小使者,見了我朝陛下,竟然不懂禮數。”
呂布的一聲大喝,嚇得李棁一個哆嗦。
他連下跪道“小臣不知陛下駕到,恕罪恕罪。”
“起來吧,不知者不罪。”
“謝陛下。”
楚歌倒也沒和對方一般見識,也不為難他,直接道“使者此來何意?”
李棁恭敬道“回稟陛下,之前我方與貴方產生一點誤會,此事乃我方之錯,我主特派小人前來給貴方賠罪,並送上……”
楚歌打斷道“是不是誤會朕自己會看,你之來意朕已知曉,你回去告訴趙恒,今日太陽落山之前,若是其舉國歸降,朕願代他向當日死去的將士賠罪,饒他一命,若是冥頑不靈,他日必用其性命來祭奠眾將士。”
“啊,陛下,這……”
李棁驚呆了,這大乾人王的條件竟然比當初完顏宗望的條件更離譜,陛下和朝堂諸公怎會同意。
楚歌卻是不管他怎麽想,反正他的意思已經表明了。
見對方還要再勸說,楚歌直接揮手道“送使者出營。”
話落,呂布起身一指帳門“請把,使者。”
李棁無奈,隻能拱手道“如此,小人告辭。”
李棁離開後,呂布大笑道“還是陛下此言霸氣,怕就怕宋帝是個軟腳蝦,同意舉國歸附,那卻是便宜了他。”
楚歌笑道“不到黃河心不死,大宋還未走投無路,宋帝豈會在此時歸降我大乾?”
呂布握拳擊掌道“如此最好,他日末將攻破汴京,再看他是何顏色。”
另一邊。
李棁把楚歌的話帶回。
趙恒當庭怒罵“豈有此理,大乾皇帝好大的口氣,朕倒是看他能如何?”
在內心深處,趙恒一直不願意承認大乾的強大,在他眼中,大乾所有人不過是原來的宋人,原來本該歸屬於他統治。
這些反賊一遭得勢,盡然想著翻身做主,他哪裏會願意。
更何況是舉國歸降,如此一來,他如何麵對趙氏列祖列宗。
時間一點點過去,太陽很快落下。
既然絕了歸降之路,一眾朝臣開始商量起怎麽退敵。
李綱雖然覺得之前的所作所為對不起大乾人,可大乾皇帝竟然要他們舉國投降,這也是他不願意的。
他當即出列道“陛下,趁著大乾人還未把汴京圍實,可派使者昭告四方,讓天下有誌之士趕來汴京勤王。”
趙恒連道“愛卿此言有理,來人啊,速速向各地求援。”
“是,陛下。”
負責的人連下去安排。
李邦彥見李綱的意見被采納,也站出來道“陛下,既然我等與大乾人再無轉圜之地,不如派使者北上聯絡金人,一同討伐大乾。”
聞言,趙恒遲疑道“今日我等把完顏宗望拒之門外,使其身首異處,金人必恨之入骨,如何肯與我們聯合?”
說實話,趙恒現在有點後悔沒放完顏宗望入城了,早知道大乾人這麽剛,他肯定願意冒著風險把完顏宗望放進來。
不過區區幾千軍漢,竟然要朕償命,哪怕再多的螻蟻,又怎能抵得過朕的一根毫毛,大乾皇帝這泥腿子,實在是不知所謂。
李邦彥道“陛下,此一時彼一時,相比我們,金人對殺害完顏宗望的大乾人必定更加恨之入骨,我等可接應其南下,金人必定樂意之至……”
“愚蠢。”李邦彥話還未說完,李綱就跳出來道,“接應金人南下,如此一來,不是開門揖盜嗎?”
李邦彥冷笑道“李大人莫非沒讀過兵書,有句話叫坐山觀虎鬥,而兩虎相爭,必有一傷,待其兩敗俱傷之時,我大宋豈不是可坐享漁翁之利。”
“好。”趙恒聽到這話,當即起身大聲叫好,“愛卿此言深得朕心,就如此做,至於使者,愛卿可願赴險北上,替朕分憂?”
李邦彥當即拱手道“既是陛下所願,臣願赴湯蹈火,在所不惜。”
“好好,愛卿真的是朕的忠心之臣啊。”
李綱見兩人君臣相的,不由吃味道“陛下,勤王大軍和金人就算趕到,怕也是長久之後,如今城中糧草不多,怕是撐不到那時。”
趙恒毫不在意地擺手道“讓軍士搜集百姓家中存糧,至於百姓往日裏無事就不要出門了,他們少吃點,一段時間也餓不死,如今乃是我大宋存亡安危之際,想來百姓會體諒的。”
李綱想了想,也沒想到其他辦法,隻能應道“是。”
這天晚上,汴京城頭偷偷吊下很多人,這些人有的北上,有的南下。
有的去聯絡各地勤王大軍,有的是北上聯絡金人。
這些行動都被分散在汴京城外的斥候一一看在眼裏。
不過他們早得到楚歌的指示,對這些人的行動視而不見。
對於大宋的這些行為,楚歌早有預料,他故意放任,就是不想用兵力攻打城池。
圍點打援多簡單啊,幹嘛一定要傻傻地強攻城池,他又不急。
更何況,隨著大乾幾路人馬出動,或許勤王大軍根本就不會出現,等到城中糧草用盡,自然不攻自破了。
第二天,城中搜刮百姓糧草帶來的混亂傳出城外。
楚歌不由疑惑道“城中發生了什麽事?為什麽這麽吵?”
一眾將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當然也不知道。
張遼起身道“陛下,末將派人去探查一二。”
“好。”
楚歌點點頭,看著張遼出去,開始耐心等待起來。
很快,張遼返回道“陛下,混亂乃是宋軍在城中搜刮百姓糧草造成的。”
原來是這樣。
楚歌點點頭,想了下,對張遼道“不能讓無辜百姓受我等連累,你替朕傳令給城裏,凡城中百姓可自由出城,朕會賠償他們的損失。”
張遼道“陛下,就怕有人會混在百姓中偷偷出城?”
楚歌笑道“探查身份這事就要看你們的了,總之,朕隻有一個意思,今日起,汴京許出不許再進,凡出城人員必須探明身份,不能放過當日下殺手的那些人。”
“是,陛下。”
得了楚歌指示,一眾將領出去做事。
消息傳到皇宮,趙恒又向眾人請教道“諸位,乾帝此為何意,為何願意接收城中百姓?”
李綱遲疑道“會不會是為了減少城中抵抗人員?”
童貫反對道“百姓未受訓練,守城之時最多幫著搬運箭失、擂木等物資,可無需多少人員。”
有人道“這會不會是大乾人為收複民心做準備的?”
還別說,其他人一琢磨,覺得有點道理。
火爆的一眾軍中將領就罵道“大乾人真是好大的心思,如今戰局未定,竟然就想著戰後事宜,實在是不知天高地厚。”
議和派的李棁等主戰派的人罵完,不由道“那既然大乾人想要這民心,我們不如把百姓家中食物都留下,再趕他們出城,讓他們去消耗大乾人的糧食,或許大乾人就不攻自破了。”
這話說完,李棁就見趙恒和其他人都一臉詫異地看著他,不由緊張地問道“陛,陛下,臣是不是說錯什麽了。”
趙恒連道“哈哈,愛卿沒有說錯什麽,想不到愛卿也是知兵之人,就如此,把城中沒用的百姓,尤其是那些老弱婦孺全部趕出去送給大乾人,看他們怎麽伺候這些沒有吃食的百姓。”
有了趙恒的指示,加上其他大臣也沒想到更多的陰謀,就開始照做了。
第二輪的搜刮糧草活動開始,汴京城裏頓時哀嚎連連。
“大人,求求你,不要拿走我們全部的糧食啊。”
“放手,上麵說了,你們馬上要出城了,不用留著吃食了。”
這話一出,被搶的人以為這些人不僅要搶他們的糧食,還要趕他們出城,頓時哭嚎道“大人,小人不走,小人一家都是汴京人,大人就留點吃食給我們一家人吧,小人一家會保佑大人的。”
“走走走,都走,外麵的大乾人說了,他們會把糧食補給你們的。”
這話哪裏有人信,可胳膊扭不過大腿,看著全副武裝的兵士,城中百姓隻能眼睜睜看著自己人等排隊被搶,然後排隊給送出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