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好消息不斷

字數:8772   加入書籤

A+A-


    從黃巾小兵開始!
    一千米的距離在戰馬的衝鋒下,片刻就拉近。
    “殺!”
    大乾一方士氣爆表,打算趕盡殺絕,摘取完美的戰果。
    契丹一方雖然士氣低落,可在耶律德光和耶律曷魯的帶領下,還是發起了決死反擊。
    可雙方的實力差距太大。
    大乾將士在楚歌、典韋、許褚、趙雲、華雄、馬超等人的帶領下,像一把尖刀,狠狠插進契丹人的陣型當中。
    呲——
    長刀橫掃,拉出一片呲呲聲,那是隕星刀斬斷皮甲和人肉發出的聲音。
    “啊!”
    契丹人掉落戰馬,哀嚎不絕。
    人群中的耶律德光和耶律曷魯臉色大變,終於明白前方戰士為何潰敗的這麽厲害了。
    “堯骨快走,回去把部族遷往草原,希望還來得及。”
    耶律曷魯眼見部下被大乾騎兵衝得七零八落,知道之前想打停追兵的想法是多麽天真。
    知道事不可為的他連招呼耶律德光撤退。
    “曷魯大人。”
    兩人一扯韁繩,就想從側翼出陣。
    眼尖的楚歌看到兩人的裝束後,就知道他們是契丹的高層。
    楚歌環顧四周,見契丹騎兵已經躲著他在跑,就把長刀往馬上一掛,隨後拉弓上箭,射向遠方。
    “嗖嗖。”
    兩道箭光穿過人群,一道射中耶律德光的胸膛,直接帶著後者飛身而起,撞到幾人後,摔在地上,被後麵的騎兵淹沒不見。
    至於射向耶律曷魯的弓箭,直接把後者爆頭,無頭屍體被戰馬帶著跑出幾米才摔倒在地。
    “二王子死了!”
    “曷魯大人死了!”
    隨著契丹陣營中響起的驚呼,被楚歌等人衝散的騎兵再也沒了鬥誌,轉而像之前的人一樣開始四散逃亡。
    “陛下,我們勝了。”
    看著契丹人最後的反抗力量被自己等人打退,大乾將士不約而同地舉起兵器歡呼起來。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陛下,你說什麽?”
    一旁駕馬而來的典韋聽到楚歌在那輕聲低語,大著嗓門詢問起來。
    楚歌笑道“朕說不要給契丹人機會,這裏的契丹主力雖然被我們打散了,可河套之地,還有他們幾百萬族人,若是讓那些人逃了,總歸不完美。”
    典韋道“那陛下,我們繼續追就是了。”
    這時,徐榮和趙雲也靠攏而來。
    “陛下。”
    楚歌對眾人說道“大家辛苦了,不過現在還不是放鬆的時候,我們要趁機殺進河套腹地,把契丹人全部拿下。”
    “末將遵命。”
    ——
    繼續進軍,自然講究方法,畢竟這個時候已經臨近日落,大晚上趕路可要準備好火把和帳篷等東西。
    “把所有傷兵留下,子龍,你率部換乘戰馬,帶有餘力的將士先行追趕,此去,墜上前麵的潰兵就是,無需做其他。”
    “是,陛下。”
    趙雲走後,楚歌又對徐榮道“徐榮,你讓西涼軍下馬修整,一個時辰後,你帶人追趕,追上子龍後,讓他們原地休息,然後換你們追擊潰兵,一路上,若有疲憊掉隊的契丹人,你們可以先不管,交由後方的將士處理就是。”
    “是,陛下。”
    徐榮應命後,就帶著西涼軍走到一邊修整。
    士兵下馬先是給戰馬喂食精糧,然後掏出幹糧和淨水補充體力。
    之後,眾人又開始靠著戰馬閉目休息。
    很快,營地裏響起一片鼾聲。
    另一邊。
    吩咐完趙雲和徐榮後,楚歌又讓傳令兵趕往後方,讓李儒把糧草和輜重往前送。
    接下裏的日子,幾乎不用贅述,大軍不是在抓捕人員,就是在抓捕人員的路上。
    半個月後,河套之地才漸漸被楚歌等人清空。
    對於像契丹這些異族人的處理方式,大乾早就有一套行事規則。
    在戰場上,對這些異族人,大乾將士從不手軟,有多少殺多少。
    而戰後的降兵,除非特殊情況,一般來說,大乾是不會殺俘的。
    當然,這些降兵因為身份的問題,也不會有什麽好出路。
    餘生基本上隻能勞動改造,去做一些諸如挖礦、挖煤、修路等重體力活。
    雖然沒有人生自由,可在做完事後,大乾方麵也不會虐待他們,而為了工作效率,平時也會保證給他們吃飽飯。
    說起來,像契丹、金國、大清等異族麾下,參戰的很多人都是部族高層的奴隸。
    在戰時,他們是奴隸兵,充當炮灰之用。
    在平時,也沒什麽好日子過,不僅要放牧牛羊,還吃不飽、穿不暖。
    在大乾,有好事的報社記者曾出於獵奇新聞,去采訪過這些俘虜,想不到俘虜一個勁地說自己現在的生活比在部族中過得還好。
    除了這些上戰場被抓的士兵外,契丹在河套之地還留有幾百萬子民。
    這些人,其中的青壯和降兵基本上是一個待遇。
    其中的老人則大都被留在原地,然後分配給有意在草原開牧場的商人,等這些異族老人死了後,商人手下的大乾員工,基本上也學會了怎麽放牧。
    至於年輕女性。
    願意的。
    一些被分配給國內還未成婚的殘缺男子。
    一些被賞給有功之臣做小妾。
    不願意的。
    就賞賜給那些有功之人,不管是用來做佃農幫著家裏種地,還是在家中打掃衛生幹點體力活,隻要不惡意虐待,大乾官方就不管了。
    最後那些年齡小的孩子。
    女孩子和年輕女性一樣的安排,不過因為年齡小,先由官府寄養,教給她們一技之長,等她們長大後問明意願,再開始分配。
    男孩子的出路基本上是長大了當兵,在軍隊中,他們會被一視同仁,有軍功後,會首先抵消異族身份。
    然後再一步步獲取大乾戶籍,等到有了大乾戶籍之後,這些人才算真正的融入到大乾當中。
    ——
    時間一天天過去,眨眼已是六月底。
    自契丹滅族後,楚歌就坐鎮北方,指導下屬建設內政事宜。
    他一邊讓人把靠近邊疆的百姓往南遷,一邊讓徐榮組建北地防事,好應對蒙古人南下。
    靈州。
    府衙後院。
    這天,李儒興衝衝而來。
    進院子後,他就朝楚歌拱手道“恭喜陛下,南麵有好消息傳來。”
    正坐在院子裏喝茶的楚歌聞言,放下茶盞招手道“是文優啊,來,坐下說話。”
    “謝陛下。”李儒道謝後,跟著坐下。
    楚歌一邊給他斟茶,一邊問道“是誰的好消息,文長他們,還是張仲那邊的。”
    李儒道“陛下,雙喜臨門啊,梁地和江南都有好消息傳來。”
    “哦?”
    楚歌心道好巧。
    “給朕說說,可是他們把地方都拿下了?”
    李儒點頭道“陛下猜的不錯,幾日前,魏延和孫堅已經拿下梁王朱溫,一戰過後,梁地精銳盡失,想來不用幾日就能全取河南地區;
    而長江南岸地區,也在張仲和廖化的聯手下,已經沒有威脅。”
    “如此甚好。”
    孫堅和魏延兩路大軍聯手,文有魯肅、郭嘉,武有黃忠和逐漸成長起來的孫策,楚歌對他們能否拿下朱溫,自然是從來沒有懷疑過。
    反而是張仲,這個在真實曆史上籍籍無名的人,若不是對方從一開始就跟隨他。
    加上之前讓對方一直守衛在犍為,心有愧疚,給了對方這次領兵的機會。
    原來是沒打算有多少期待的,不過以大乾士兵的素質和裝備的領先,楚歌相信張仲就算能力不足,也應該不會吃敗仗。
    畢竟在他印象中,張仲也是個機靈小子。
    想不到這次竟然給了他一點驚喜。
    楚歌若有所思,張仲在曆史上籍籍無名,可能是因為各種原因沒有成長起來。
    而在大乾,對方有這個條件,所以並不比一般將領差。
    “這麽說來,唐地節度使已經沒有威脅了?”
    “是的,陛下,如今隻剩下名義上的共主唐皇李儇了,不知道陛下打算如何處理他?”
    楚歌想了下道“派人去問問他願不願意退位,若是願意,就參照南明皇帝那樣安置吧。”
    “是,陛下。”
    ——
    自楚歌滅掉契丹後,大乾方麵就不再隱瞞各路大軍的名號。
    至此。
    大唐境內所有人,才知道這些日子,突然崛起的幾路人馬歸屬何方。
    隨著各路人馬攻無不克戰無不勝,連最大的節度使朱溫都被打敗後。
    躲在皇都過自個日子的李儇開始不安了。
    皇宮內。
    李儇拉著田令孜的手,顫抖地問道“阿父,這可如何是好?賊眾勢大,那些藩鎮亡後,他們必然不會放過朕的,如今朱溫那廝都不是對手,我們可怎麽辦啊?”
    當初,大乾各路人馬剛出現時,李儇見他們和各地不聽話的節度使打得熱鬧,不由幸災樂禍。
    當時,他還高興地拉著朝中大臣飲酒作樂,巴望那些人打個兩敗俱傷。
    不想短短幾個月時間,天下形勢就大變了。
    這該說是大乾人太厲害,還是原來欺壓朝廷的節度使太過沒用。
    田令孜其實也不比李儇好點,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他如今的權勢,可都是依托當今陛下。
    這要是改朝換代,他一個宦官,運氣好的話,說不定能壽終就寢,運氣不好,腦袋說不定就保不住了。
    不過看著六神無主的李儇,他也隻能開口安慰道“陛下放心,臣會帶人守住皇城的。”
    “阿父,敵人太厲害,我們打不過,打不過的。”李儇帶著哭音道。
    “哎,陛下。”田令孜歎氣道,“隻能走一步看一步,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了。”
    “阿父,你說我們要不要投降?”
    剛說完,李儇突然又搖頭道,“不行,不行,朕不能投降,朕不能當亡國之君,否則朕有何麵目去見我大唐列祖列宗。”
    “可是,不投降的話,賊人怎麽會放過朕,朕不想死啊。”
    看著李儇在那裏六神無主地喃喃自語,田令孜眉頭一皺,若有所思。
    ——
    在唐都上下惴惴不安的時候,大乾的使者很快抵達。
    “陛下有命,若唐皇願意無條件投降,我皇願放你等一條生路……”
    使者話落,朝堂上頓時炸了。
    “荒唐。”
    “狂妄。”
    “束手就擒,絕無可能。”
    “皇上乃堂堂天子,與你方陛下同為皇天貴胃,豈可做那亡國之人。”
    “陛下願與乾帝結為異姓兄弟,從此尊乾帝為兄,你我兩國同為兄弟之邦,如此不用興兵事,豈不是兩全其美。”
    聽著這些大臣的話,陳登心中暗笑,你們怎麽想得這麽美。
    還和陛下結為異姓兄弟,你們哪來這麽大的臉。
    “陛下喻言本使已經傳達,你們隻有一日時間考慮,我在驛站等你們的回複,是戰是降,悉聽尊便。”
    說完,陳登不理眾人,徑自朝外走去。
    “這……”
    “陛下。”
    “使者。”
    一眾官員本來在陳登抵達之前,就有商議過怎麽應對招降事宜。
    原想著大乾若是給出個好條件,那麽他們也就勉勉強強,別別扭扭地推辭一下,然後就順勢答應下來。
    畢竟換個主子,換個地方混飯吃嘛,不寒磣。
    之前的策略是先強硬一點,顯示一下己方的底氣。
    可陳登一開口,什麽承諾和好處都不給,還無條件投降。
    這可把他們氣得不輕。
    當然,之後的嘴上叫囂也不是真的視死如歸,要和大乾拚個你死我活。
    而是想漫天要價,好來個坐地還錢。
    可不想陳登就這麽離開了。
    這大乾使者不按常理出牌啊,這下,他們傻眼了。
    “諸位,這可如何是好?”
    一眾官員交頭接耳,把坐在龍椅上的李儇當成了吉祥物。
    “從古至今,兩軍交戰,招降者豈不給承諾,我想此事應該是那大乾使者在嚇唬我等,不如一會我們去探探那人口氣。”有人提議道。
    話落,頓時有其他人附和道“王大人此言有理,本官也從未聽說過無條件歸降的,如此豈不是逼著一方反抗到底,想來是那使者貪婪,想要收取些好處。”
    “是極是極,定是如此,真是可惡。”
    “也罷,今日舍出些金銀財貨,今後總有機會弄回來。”
    商量完,一眾人向李儇拱了拱手就退朝而去。
    然後各自回家帶上金銀,朝著驛站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