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海外戰火和收益
字數:8338 加入書籤
從黃巾小兵開始!
把人員撤回海岸,徐盛獨自登上小艇,趕往艦隊。
“將軍,情況就是這樣的。”
一登上甲板,徐盛就把探查到的信息告訴周泰。
相比徐盛,周泰膽子就大了很多“既然有人,那就好辦了,此行我們的目的是尋找棉花,以我們的實力,哪怕這裏有強力國度也不怕。”
“將軍的意思是?”
周泰道“先拿下那處村莊,看看能不能和那些村民溝通。”
說完,周泰就再次召集了萬餘人馬上岸。
兩個時辰後,眾人來到村莊外。
周泰看了看地形,揮手道“圍好了,別讓一個人跑了。”
“將軍放心,他們跑不了。”
攻占村莊的過程很順利,那些村民看見全副武裝的大乾軍,嚇得跪倒在地,不敢做絲毫反抗。
“將軍,都搜查過了,所有人都在這裏了。”
“文向,你把斥候放出去,守好周邊,若有外人過來,立刻拿下。”
“是,將軍。”
徐盛離開後,周泰撇了一眼曬穀場上的人,側頭對身旁尹籍道“學士,接下來就看你們的了。”
尹籍拱手道“將軍客氣,我等責無旁貸。”
隨著大乾開拓海外,大學裏新開設了很多課程。
比如有航海學、海外地理學、異國語言學、全球物產等等。
尹籍就是異國語言學當中的佼佼者。
學校裏,並無課程老師,一般由感興趣的學生們自己主導學習此門課程。
大乾開拓海外,自然抓了很多異地土著,學生們就會和這些土著溝通語言。
然後形成一門門異國語言學。
當然,像這種冷僻的課程學得人自然不多,學的人不多,學有所成的人就成了香餑餑。
眼光獨到,另選賽道的尹籍,就是這樣成了周泰軍中的語言顧問。
尹籍在曬穀場上和村民比劃了一陣,隨後挑選出一個老人。
之後,他選了一處安靜的房間,帶著老人走了進去。
大約兩個時辰後,尹籍找到周泰。
“將軍,好消息。”
“噢?可是此地有棉花?”
周泰精神一振,此行的目的沒有保密的必要,艦隊上下都知道他們奉陛下之命,前往海外尋找一種叫棉花的東西。
這種東西可以種植,成熟後出來的棉絮,做成的衣服比如今羊毛製成的衣服還暖和。
這麽好的東西,就算沒有陛下吩咐他們都會全力尋找,更何況是他們偉大的陛下吩咐下來的。
果然,尹籍笑著道“將軍,這裏的人說北方土地上種有我們要找的棉花。”
“太好了。”周泰起身道,“我這就率人去把棉花奪過來。”
“將軍莫急,且聽我把話說完。”尹籍伸手道。
“學士請說。”周泰停下腳步。
尹籍道“將軍,據那人說,棉花還有一個月的時間才成熟,現在摘取不知道會不會損壞棉種。”
“還是學士想得周到,若是拿些壞種子回去向陛下交差,本將就犯了欺君之罪了。”
周泰一陣後怕,自己白跑一趟不要緊,若是讓陛下空歡喜一場,那就罪該萬死了。
“也罷,就在此地守候一個月,等棉花成熟了,本將再帶人去取。”
“將軍,依我看來,此事無需我軍親自動手。”
“學士此話怎講?”
尹籍道“將軍,據我方才打聽所知,此地由孔雀王朝統治,王朝建國距今已有百多年曆史,此朝橫跨疆域廣大,不輸如今的大乾,雖有王朝末年之相,可邊地百姓見識少,不知國內具體詳情。
我軍若突然介入,怕會被群起而攻,此行我等的目的不過是尋找棉種,沒有必要徒增傷亡。”
“這孔雀王朝疆域竟然不下如今的大乾?實在難以想象。”
周泰將信將疑,這邊地的村老,不會在說謊騙他們吧。
尹籍一看周泰的神色,就知道對方怎麽想的。
“將軍,我乍聽之下,也是不相信那人所說,不過之後詢問他關於此地經濟、政治、兵力、地理等等情況,以拚湊的信息看,此地大概真的存在一個大統一王朝。”
聽到尹籍這麽說,周泰非但不怕,反而大笑道“哈哈,陛下說得果然不錯,海外文明繁多,不下中原,如此世界才精彩,否則我等後半生就無事可做了。”
“將軍豪情蓋世,我大乾威壓海內,自不比任何國度差,有陛下和諸位將軍在,遲早有一天,大乾會一統天下,讓陽光照耀之地,盡為我土。”
“哈哈,學士說的對。”周泰笑道,“開疆拓土,人人有功,今日就全賴學士之功,不知學士之前所說計策為何?”
尹籍先是謙虛拱手,然後道“依小人之見,等棉花成熟後,就讓此地村長去北部購置棉種,我等隻需守候在此即可。
若村長老實,我們就用金銀交換棉種,若村長前去告密,那將軍就殺了村中俘虜,再行帶兵北上不遲。”
聽了尹籍的建議,周泰點頭道“為保村中老小安全,村長確實可能會聽話,學士此計可行。”
定下策略後,周泰把人收回來,隻派了少許斥候看守四方。
時間一天天過去,很快,一個月的時間就到了。
這天一早,村長就帶著一個年輕人坐著驢車趕往北方。
驢車上裝滿了交易用的糧食、木材、草藥等等東西。
看到兩人遠去,周泰對尹籍等人道“學士,你等先行回船上,若此行交易順利,我們也會馬上回去,若此行不順,某就帶兵北上,取了棉種就回來。”
“將軍保重。”
一眾人拱手一禮,帶著畫好的新地圖,搜索到的新礦石、陌生植物,就朝來時的方向回去。
“諸將戒備,做好隨時作戰的準備。”
“是,將軍。”
打發走文士官吏後,周泰帶人耐心等待起來。
時間一點點過去,快日落時分,有斥候飛馬來報。
“報,將軍,早上出發的兩個村民回來了。”
周泰抬頭道“那兩人可有帶人過來?”
斥候搖頭道“將軍,小人等他們走過之後,又等了半個時辰,後方無人跟蹤。”
“好,算他們老實,文向可回來了。”
“將軍,末將帶人回來了。”
周泰話落,就見徐盛帶著十餘個騎兵從遠方奔來。
周泰策馬迎了上去“可拿到棉種?”
徐盛取過掛在馬背的一麻袋遞給周泰“將軍,幸不辱命。”
“好。”
鼓鼓囊囊的麻袋,周泰接在手中卻是輕的很,來不及多想,周泰打開麻袋,一朵朵白色雲朵狀的棉花印入眼中。
周泰捏著棉花感受了一下,和陛下說的一樣,軟綿綿的。
看樣子也和畫紙上的一樣。
周泰長舒了口氣,看向徐盛道“這應該就是陛下所說的棉花了,怎麽樣?你們此行可順利,有沒有被人發現?”
徐盛笑道“將軍放心,末將是在白天找好棉田,晚上乘著夜色帶人偷偷摘取了一片地方,絕對沒人察覺到。”
“好,現在就看那兩個土著帶回來的東西和你們是不是一樣了,希望他們老實。”
來回一趟不容易,加上要回去交差,周泰和尹籍當初就設想過種種情況。
讓本地土著拿著東西去買賣棉種,是一種方案。
自己派人偷偷去取一點來對比,除了預防土著在其中弄鬼外,也是一種行動方案。
若不是怕取得的棉種太少,回去繁殖太慢,其實他們現在就可以回去了。
當然,如果這兩種方案都實現不了目的,周泰就會直接率大軍北上,搶也會把東西給搶到手。
沉思片刻,周泰見徐盛等人一臉疲色,連道“文向,你先帶人回艦隊休息,這裏有我坐鎮就行了。”
聞言,徐盛連道“將軍,末將不累。”說完,還挺了挺胸膛,一副還能鏖戰三天三夜的樣子。
周泰揮手笑道“我沒有說你累,隻是你們手中的棉種事關重大,你們先送回船上去,我才能安心。”
“好,聽將軍的。”
徐盛聽周泰這樣說了,又回頭看帶去的士兵確實滿臉疲憊,畢竟他們一夜沒睡,又要警戒,又要摘棉,最後還要趕路回來。
徐盛走後,又過了一個時辰,天將將黑下來時,兩個土著終於坐著驢車回來。
“將,將軍……”
周泰聽不懂兩人別扭的口音,揮手讓人退到一邊,他拿過驢車上的口袋。
打開一看,確實和徐盛帶來的棉花一樣。
周泰滿意地點點頭,然後朝左右手下道“按計劃行事。”
一眾手下會意,隨後,村中響起一聲聲慘叫。
“不要怪我,兩國相爭,異族交戰,就是這麽殘酷,怪就怪你們沒生在大乾。”
周泰也想過用金銀來交換,可最後還是覺得自己等人的信息盡量隱瞞下來的好。
況且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為了大乾,他願意做那個屠夫。
“將軍,都處理好了。”
“走,回家。”
圓滿完成任務,一行人開心地返航回去。
誰知,途經馬六甲海峽,糟心的事又發生了。
艦隊靠岸,進入營地。
看著營牆上斑駁的刀劍痕跡,周泰心中一個疙瘩。
之後的傷兵和骨灰盒,徹底讓周泰爆發了“說,是誰做的?”
“將軍,屬下無能。”陳武低著頭,一臉慚愧。
“老子不是在問你罪。”周泰一把扯過陳武,咆孝道,“說,是哪個膽大包天的敢來攻打我們?”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huanyuana
陳武道“將軍走後,南邊的葉調國(印度尼西亞)和北岸(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這時候還沒有這兩個國家)的土著同時來攻打營地,對方人多,我們人少,雖然打退了兩方襲擊,可軍中士卒多有死傷。”
“好啊,當初本將仁慈,沒有在這裏大開殺戒,這些人不知感恩,竟還敢來報複。
攻打我們是吧?
那就打,
給我狠狠殺,
國內不是缺少挖礦、挖煤、修路的勞力嗎?這些土著既然不知死活,那就通通抓起來好了。”
作為一個成熟的海軍統帥,周泰穿過馬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後,就察覺到馬六甲海峽的重要性。
他之前隻是趕了兩岸的土著,留下一部分兵力建好營地,造成既定事實。
如今有人來撩撥虎須,這就給了他借口。
“從今往後,這裏大乾說了算,有誰不服,那就殺到他服為止。”
有了決定後,周泰讓人送尹籍等人帶著棉種先行離開。
之後,他把剩下的軍隊一分為二。
北部隻有些次馬來人土著,隻需少許兵力就能橫掃。
周泰讓徐盛和陳武各帶一萬人馬出發。
而南邊的葉調國,疆域廣闊,周泰親自帶兵七萬,留下一萬人守衛馬六甲海岸後,就直接出兵了。
至此,戰火在馬六甲兩岸點燃。
大乾軍打這些人就像大人揍小孩,若不是不熟悉地形,以及深山密林的阻隔,想來不用多少時間就能滅族無數。
不過就算是這樣,十天半個月,就有一船船的奴隸被抓起來運往大乾國內。
棉花和土著人力的到來,加上甘寧自日本運來的一船船白銀和女奴。
讓國人的航海情緒更加高漲。
由此,報紙上方興未艾的《窮兵黷武和戰爭利益之論》再次興起。
而這次,利益黨用一個個數據,直接打臉了那些攬流量的酸儒。
國土疆域上。
大乾在海內外擴土萬萬裏,如今北起草原,西至唐境,東到大海,南至南洋,大乾已經主宰各方陸地和海域,且疆域麵積時刻在增加。
物資收獲上。
礦產、木材、香料、稻種、棉花、白銀、黃金、奴隸等等,每日進貨無數,讓國內百姓生活日漸紅火。
“因為有陛下開疆拓土,才有大乾今日之繁榮,經濟騰飛,百姓才能衣食無憂,小崽們一出生就能挺起胸膛做人,此生有幸生在大乾,上天何等厚待我等,讓那些整日裏叫囂著窮兵黷武的酸儒去死。”
“對,讓那些酸儒去死,再整天逼逼叨叨,大夥去燒了那些報社。”
“對,燒了那些報社,天天和陛下唱反調,真是給他們膽子了。”
自這天開始,窮兵黷武的話題再也沒人提起。
倒是之前寫嗨的一些撰稿人,被左鄰右裏在晚上堵在小巷裏套了麻袋。
讓早起的小孩子跟著笑了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