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半渡而擊
字數:4361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三國:這個劉璋強的離譜 !
後方的賊兵大部分是運送輜重的,沒什麽戰鬥力,徐鵬不停的呼喊也隻是穩住了幾百人。
張任看到叛軍當中還有能指揮作戰的頭領,讓劉貴帶人去追殺逃跑的賊兵,自己帶人奔著劉鵬殺過去。
張任一夾馬腹,策馬奔來,越過了身邊的賊兵,來到劉鵬麵前提槍一刺,
“賊子,吃某一槍!”
麵對突然的襲擊,劉鵬本能反應用武器格檔。
將長刀橫在胸前,沒等往前推出,就被張任一槍點到刀背處。
張任借著馬力刺出勢大力沉的一槍,直接把劉鵬打了幾個跟頭。
身邊的幾個賊兵見狀還要圍攻馬上的張任,隻見他持槍姿勢換成單手,用力在馬上一轉,借力後又掉轉馬頭一個橫掃,身邊的賊兵全都被張任擊殺。
其他正準備衝上來的賊兵,看到張任這麽勇猛,都不敢近前。
回頭看了眼自己的頭領,已經被打倒在地,生死不知,沒了指揮,這些賊兵都有了退意。
劉鵬剛才被一槍衝擊的翻了幾個跟頭,現在躺在地上一動不動。
胸前的肋骨已經斷裂,口中不停溢出鮮血,話都說不出來,見他這個慘樣,沒一個手下過來管他。
見他還沒死,張任策馬過來補上了一槍,又轉頭看向這些叛軍。
這些叛軍一見張任看向他們,嚇的趕緊向其他地方跑。
四周都被劉貴帶兵包圍了,沒跑多遠,都被逼回了原地。
張任埋伏的時機剛剛好,正是前軍剛剛渡河,中軍在河裏,輜重都在後方的時候。
他們麵對的敵人以運送輜重的民夫為主,能反抗的賊兵不多,所以戰鬥結束的很快。
對於運送輜重的民夫,張任也沒有為難他們,讓他們在一旁蹲下。
約半個時辰,張任就已經把漢水南岸的賊兵清理完,輜重都落到了張任手裏。
在漢水北岸的喬韓看的直跳腳,恨不得飛過去支援,但是中軍還在河裏麵正在他們這邊跑,堵住了想要回援的路。
這就是兵法裏講到的:半渡而擊。
就是要趁著對方渡河的時機,首尾不能相顧的時機發動攻擊,對方渡河的時候隊伍混亂,容易取勝。
史料記載當中,宋襄公號稱仁義而不肯半渡而擊楚軍,結果楚軍渡河後列好陣勢,大舉進攻,宋軍寡不敵眾,遭到慘敗,宋襄公本人屁股上也挨了一箭,流血過多,重傷而亡。
對於這些叛軍,劉璋可沒那麽仁慈,他效仿的是是韓信,半渡而擊項羽手下大將龍且,全殲二十萬楚軍主力,一戰而奠定了楚漢之爭的勝局。
南岸的張任抓住了機會,提出這個計劃的劉璋又怎麽會抓不住。
早就帶著人埋伏在了一旁,趙崇又幾次都忍不住要衝下去,都被劉璋阻止了。
見到焦急的趙崇,劉璋按住他的肩膀說道:“不必心急,你先在一旁等待,待賊人被擊潰後來協助打掃戰場即可。”
趙崇帶著的這幫人已經吃了劉璋給的幹糧和水,稍作了休息,但要讓他們戰鬥還是有些勉強。
趙崇想去殺敵,貢獻一點力量,可是劉璋讓他們先在原地待命,等到黃巾賊兵潰敗後再來收拾殘局,打掃戰場。
見時機已到,劉璋率騎兵發起了突襲。
一旁的趙崇以為會有一場苦戰,結果和他想的完全不一樣。
南岸發動突襲後,河裏的黃巾賊兵加速往北岸跑,北岸上的叛軍分散在岸邊,注意力已經被吸引。
趁著這個時機,三千背嵬騎兵發動了攻擊。
把三千人分成六隊,每隊五百人,在不同方向站位,沒有采用並排衝鋒的陣型,而是用錯排分開,保證靈活性。
因為叛軍後麵就是漢水,如果騎兵並排開展衝擊,騎兵衝擊勢頭過猛,有掉進水裏的風險。
甘寧帶著五百騎兵從東北方向斜著向下衝擊,發動第一輪襲擊。
麵對騎兵的衝擊,這些剛上岸沒多久的叛軍還沒反應過來。
被甘寧抓住機會直衝而過,他們在衝擊的時候不求擴大殺傷力,第一波隻是為後麵的攻擊進行鋪墊。
甘寧也不貪功,衝擊造成騷亂後,立即沿著西南方向快速衝過叛軍的陣線。
還沒等這些賊兵穩住,劉璋帶著第二波騎兵又衝擊而來。
這次騎兵衝擊而來的方向是西北側,往斜上方衝擊,目的也是為了打亂對方的陣型,造成驚嚇。
叛軍頭領喬韓連聲音都沒喊出來,被騎兵的突襲嚇的驚慌失措,都忘了收攏士兵進行反抗。
有幾個心腹聚在一起找到喬韓,想掩護喬韓逃跑。
他們和喬韓沒跑幾步,迎麵趕上衝擊而來的騎兵,幾人均被撞到在地上,被後麵蜂擁而來的騎兵踐踏而死。
在騎兵的鐵蹄下,已經沒有人管頭領的死活了。
接下來的時間,叛軍又麵臨了連續四次的交錯衝擊,像切大餅一樣把叛軍隊伍肢解的七零八落。
簡單的一次連環衝擊,都不需要發動第二次攻擊,足矣將叛軍的戰意擊潰。
騎兵的隊伍呈半圓陣型,緩慢向叛軍包圍而來。
這些叛軍還以為又要發動攻擊,還在岸上的叛軍都爭先往水裏跑,和渡水而來的中軍擠在一起。
為了防止河裏的叛軍向南跑,張任命士兵遍布在南岸虎視眈眈。
也幸虧這地方水淺,掉入河中不至於喪命,不然這三萬人也活不下來了多少。
眼看叛軍已經沒有多少反抗的餘地,劉璋不願多造殺孽,將這些人被收編了還有用處。
示意手下大聲喊話,讓這些人投降。
接到劉璋的指示後,趙崇在叛軍隊伍中撿了一個銅鑼,跑到河岸邊猛地敲了起來。
“咣!”
“咣!”
“咣!”
聽見銅鑼聲的叛軍都看向趙崇。
隻聽趙崇喊道:“我家將軍不願多造殺孽,現在爾等速速投降還有生路,冥頑不靈隻有死路一條。”
趙崇身邊的士兵也跟著大喊:“投降不殺!”
“投降不殺!”
離的近的叛軍聽到投降不殺的話後,都露出來劫後餘生的神色。
還有沒聽到喊話的叛軍還在互相推搡。
這些人自發的喊給還在推搡的叛軍,讓他們聽話,上岸投降。
這些叛軍別無選擇,現在已經是深秋,河水冰冷刺骨,長時間呆在水中會生病,在這個年代,生病就有可能死亡。
能給他們一條活路已經是仁慈了,這些賊兵按照順序排好,陸續回到了岸上。
岸上的待命的漢軍,先把他們的武器都收繳了。
劉璋怕這些人生病再引發流感,讓他們砍柴生火,起鍋燒水,將衣物都烤幹,在喝熱水保暖。
又派人過河傳話給張任,讓張任拿著這些輜重先回到定軍山大營裏麵,裝作有大軍支援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