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治療

字數:4582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三國:這個劉璋強的離譜 !
    聽到要讓自己治療蔡邕的女兒,劉璋看向一旁麵色有些蒼白的少女。
    少女的氣質本就帶著一絲柔弱,脖子上還有細小的傷口,少女身軀微縮,給人一種我見猶憐的感覺,讓人忍不住想抱到懷中。
    “這是否不太妥當,畢竟男女授受不親。”
    包紮傷口需要觸碰到身體,到時候可別說自己是個登徒子。
    見到劉璋做事有分寸,蔡邕眼中有讚賞之意。
    “無妨,事急從權,隻能勞煩劉將軍了。”
    “蔡大家不必如此稱呼,我是晚輩,喚我季玉就是。”
    聽到蔡邕已經同意,劉璋走到蔡琰麵前。
    “蔡小姐,得罪了。”
    隨後看向蔡琰脖子上的傷口。
    劉璋的手觸碰到蔡琰脖子周圍的時候,本來蒼白的麵色,竟然緩緩變紅。
    “他隻是給我處置傷口,不必慌張。”
    蔡琰心中給自己打氣,隻是雙手用力的攥在一起。
    “還好,沒有傷到血管,隻是皮外傷。”
    檢查完傷口後,看到蔡琰緊張的表情有些失笑。
    蔡琰平時待人也落落大方,有大家閨秀的氣質,今天不知道怎麽了,特別的緊張。
    劉璋拿著酒精,用棉花沾了一些準備擦拭脖子上的傷口。
    “蔡小姐,要先進行消毒,防止感染,你忍著點。”
    蔡琰點頭以後,劉璋慢慢擦拭脖子上的傷口。
    “啊!”
    蔡琰忍不住張開嘴發出痛呼。
    蔡琰正閉著眼睛,張著櫻桃小嘴發出痛呼,眉頭不自覺的微微一皺,楚楚可憐的樣子更讓人忍不住想要疼惜。
    “蔡小姐,有些疼,忍著點,我盡快處理完。”
    不能再看下去了,再看下去就該控製不住了。
    將她脖子上的傷口包紮完後,劉璋又回到蔡邕的麵前。
    “蔡大家,此地不是久留之地,此去洛陽還有一日行程,我來護送你們吧。”
    蔡邕回望眼身邊的剩下的人,距離出發前死傷過半,就剩十幾個人了,連趕車的人都湊不齊。
    “那就勞煩賢侄了,把東西都收拾好,準備走了。”
    他們的細軟都在地上呢,蔡邕讓仆人把細軟都收拾起來,放到馬車裏。
    “去幾個人,幫助駕車,我們出發。”
    劉璋見他們收拾完了,也安排士兵幫忙。
    大部隊緩緩出發,天色漸晚的時候,走到了一處山穀附近。
    “主公,山穀周圍適合休息,是否讓將士們在此地紮營。”
    黃忠見到天色馬上黑了,這邊的山穀可以避風,跟劉璋請示能不能在這個地方紮營。
    “確實是個好地方,把帳篷都拿出來,在此地紮營吧,給蔡伯父他們也搭幾個帳篷。”
    “遵命。”
    在黃忠他們紮營的功夫,劉璋來到蔡邕馬車的旁邊。
    “蔡伯父,天色已經晚了,今夜就在此處紮營,明日一早再啟程,明天傍晚前就能感到洛陽了。”
    蔡邕正在馬車內閉幕養神,對於他一個五十多歲的老頭來說,動手都時候挺爽的,動完手之後是腰酸背痛,險些站不起來。
    “就依賢侄的安排來吧,都下車吧。”
    在蔡琰的攙扶下,蔡邕下了馬車。
    劉璋把他們帶到了已經搭建好的帳篷裏。
    “今夜就在這裏歇息吧,想要什麽跟小侄說便是。”
    蔡邕對劉璋的印象可謂是極好,漢室宗親,少年得誌,對他們萍水相逢的人都能這麽耐心的照顧,不像有的世家子弟,有一點成就就傲的沒邊了,拿鼻孔看人。
    隱晦的看了一眼自己的女兒,蔡邕有些惆悵。
    “可惜了,若是早一些遇到他該有多好啊。”
    婚約已經定下,便不能再反悔,著實有些可惜。
    “去埋鍋造飯,多做一些好菜,再拿兩壇泡好的虎骨酒過來。”
    這些人今天受了驚嚇,經過半天的趕路平複了一些,再喝點酒,好好睡一覺,明天起來應該沒什麽事了。
    不多時。
    飯菜都端上來,劉璋給蔡邕倒了一杯酒。
    “蔡伯父,這是小侄的珍藏,獵殺了山中猛虎,取其骨泡的酒,喝了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對傷情有好處。”
    “蔡伯父今日受了驚嚇,喝些酒壓壓驚也好。”
    文士哪有不好酒的,蔡邕也不例外,尤其是今天還遇到了盜匪,需要壓壓驚。
    又聽到這酒有活血的功效,拿起舉杯,小小的抿了一口。
    雖然是一小口,但這酒甚烈,直達肺腑。
    “好酒!賢侄竟能拿出如此美酒,老夫今天有口福了。”
    喝了一口之後,蔡邕臉色紅潤了許多,看起來容光煥發。
    “大家別愣著,都坐下,嚐嚐這美酒,確有活血的功效,老夫喝了一口,感覺胸口似乎有一團火焰一般,美妙無比啊。”
    本來大家都很饑餓,聽到蔡邕發話了,都坐下開始吃喝起來。
    下人們被安排到了另外的帳篷,家裏的女眷受到驚嚇還沒有緩過來,草草吃了一點就不動了。
    見到女眷還是有些放不開,蔡邕讓他們先去休息了。
    “琰兒留下,其他人先回帳篷裏休息吧。”
    “好的老爺,我等告退。”
    這些女眷的離開,也沒有打擾到蔡邕的性質,他說道。
    “有酒豈能無樂啊,琰兒,你且彈奏一曲,來助興如何。”
    興致一起來了就收不住了,喝酒必須還得聽音樂,蔡邕讓自己女兒彈琴助興。
    蔡琰也知道自己父親的性格,從馬車上把古琴拿出來。
    蔡琰坐到一旁,先調試了兩下,隨後輕輕彈奏起來。
    “噔~噔~”
    古琴在蔡琰巧手的撥動下,發出悅耳的聲音。
    蔡邕本人就是音樂大家,蔡琰更是得到了其父的真傳,彈的曲子正是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不光是一首簡單的曲子,還是一個傳承了千年的成語。
    其來源出自伯牙子期知音相遇相知的故事,感人肺腑。
    中華文化之所以源遠流長,正因為有這樣的情感,有這樣的人文因素,才使得這樣一個故事,仍然被人念念不忘。
    劉璋在益州的時候也聽到過別人彈奏過此曲。
    隻是同一首曲子,蔡琰彈奏起來意境更加深遠,清幽入耳,讓人處於寧靜的狀態。
    曲罷。
    “啪,啪,啪。”
    劉璋忍不住鼓掌。
    “此曲隻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
    不光曲好聽,低頭彈琴的人更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