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赤陽真人
字數:3016 加入書籤
重生之築基老祖修仙傳!
時間過得很快,距離卓明宣轉入外門的時間已經有一個月了,一切都轉入了正軌。卓明宣和葉順祥混得也算比較熟了,卓明宣可不少找他安排工作,好賺取一點灰錢。
卓明宣是想著先熬幾年,把修為稍微衝一衝,修為上去了,幹啥都有底氣。
這段時間赤陽真人一直在閉關,卓明宣是無緣見上一麵。此時,靜室中,卓明宣測出體內的丹毒已經降低到了安全水準,正準備再用一枚道行丹。
正值此時,靜室的預警裝置提示收到了一道信令,卓明宣打開一看,上麵寫著“師尊即將出關,凡師尊座下在山弟子速來赤鼎宮迎接。”落款是宋石梁。
卓明宣看著心中一振,這老頭終於要出來了,初次見麵他總不會一毛不拔吧。卓明宣心裏幻想著赤陽真人給他賜寶的各種可能,行動上沒有一點拖遝,換上最正式的衣服,整好衣冠就出門直奔赤鼎峰去了。
卓明宣速度很快,一刻鍾內就趕到了位於赤鼎峰之巔的赤鼎宮,這裏是赤鼎峰最機要核心的地方,也是作為掌峰的赤陽真人的居所。之前一個月,卓明宣沒有接到傳召,都沒敢到這個地方參觀,現在總算是有機會進去看一下了。
赤陽真人要出關的消息是宋石梁發出來的,他自然不會讓大家在赤陽真人出關的前一刻才讓大家過來,是留有足夠時間餘量的。
卓明宣全速趕到赤鼎宮,剛一到門口就有婢女將卓明宣引到等候的偏殿與其他眾師兄弟匯合。
這赤鼎宮並不顯得富麗堂皇,但是內裏古樸的裝飾布局卻盡顯威嚴莊重。偏殿裏麵已有不少人站著等候了,這裏椅子不多,宋石梁就隨便在邊上一把椅子坐著,其他的人大都在他周圍站著,是絕對核心。
卓明宣進了偏殿,殿內眾人大都轉頭看了他一眼,但也沒有太多動作,就看了一眼。宋石梁也不例外,他主要是看看誰進來了。卓明宣眼神和他的眼神接觸了一下,立即作揖見禮,宋石梁點點頭,就算過去了。
卓明宣在這個圈子的最外圍站著,觀察著這殿內的十來人。沒過多久,葉順祥來了,當即介紹卓明宣和他相熟的幾個師兄弟認識。
最後偏殿內的人定格在了十九個,宋石梁發聲了,說道“邱敬遠和顧之淵怎麽還沒來?”周圍談話的眾人聽到宋石梁發話,都安靜下來。
葉順祥聽到了這話,從外圈走進內圈,行禮回話“稟師兄,丘敬遠和顧之淵幾天前在內事院這邊領了一個下山降魔的任務,這回應該是趕不上了。”
宋石梁聽了葉順祥的稟報,知道了這個情況,說道“好吧,既然如此,就不管他們了。諸位師弟隨我來,到師尊的靜室門口恭候師尊出關。”說罷,越眾而出,帶著一幹人在赤鼎宮左拐右拐到了一個石門前。
“此處就是師尊閉關的靜室了,諸位師弟不可喧嘩,不可怠慢,整衣冠,按座次列隊,恭候師尊出關。”聽了此言,赤陽真人座下的一幹弟子自行排序,很快就理清了次序。卓明宣自然是在最後麵邊角的位置。
在這裏,眾人都不再交談,安安靜靜地等在門口,身形站得也都很直,這迎接出關的秩序和規格已經可見一斑了。
眾人這一等就等了一個多時辰,保持著一個動作姿勢,都快麻了。最終這個靜室的石門終於在卓明宣心底千呼萬喚之後緩緩打開了。
靜室內走出一個滿麵胡渣的中年男人,身著紅色長袍,披肩長發沒有戴發冠,但人家頭發就不油,看起來飄逸得很,很帥。
卓明宣才匆匆看一眼這赤陽真人的真容,前麵宋石梁就帶頭拜下了。“恭迎師尊出關。”後麵的人也紛紛跟著拜下,卓明宣自然不敢例外。
這赤陽真人看著座下的弟子整整齊齊地跪倒一片,看了好一會兒才出聲“好了,起來,跟我來吧。”
“謝師尊。”眾人這才敢起來,跟著赤陽真人離開了這閉關靜室,到了赤鼎宮的一個講堂。
落座後,赤陽真人循例問了以宋石梁為首的一幹人等的修行狀況,被問之人一一應答,結果基本讓他滿意。
“這次本座閉關的原因,你們在座的大多都不知道。不過現在事成了,我也就不妨給你們說說了。我這次閉關的主要目的就是修行我門的神通——三陽真火,而今總算是功行圓滿。日後你們達到了修行這門神通的門檻,可找我修習。”赤陽真人談起自己,語氣還是比較高興。
下麵眾弟子中又是宋石梁搶先祝賀,當然也沒人敢跟他搶。“三陽真火乃我門最高的三道神通之一,恭賀師尊神通大成。”其他人稍後跟上。
“你等也須得勤加修行,博得廣大前程,光耀我丹鼎門,也算是為我爭光了。”赤陽真人轉過話頭誡勉一通,下麵一幹弟子低頭稱是。
赤陽真人誡勉了一幹徒弟幾句之後,在眾人中掃視一遍後,將目光投到卓明宣身上,說道“你就是卓明宣?”
卓明宣趕忙回話,“正是弟子。”
“你能從微末之中奮起,是個有誌之士,確實是入得我座下。這次我能功成圓滿,也是有你九月仙的幾分功勞。”赤陽真人對卓明宣單獨誡勉。
“為師尊分憂效勞,是弟子所願。”卓明宣說此話時,心神澄明,不存雜念,聽起來就非常真誠。
“你既已拜入我門下,我也不會對你吝嗇。你是雜役出身,現在才入門月餘,正是跟腳淺薄的時候,我這裏就賜你一件下品法器吧。一些基礎的法術,你也盡可學去。”赤陽真人說道。
“謝師尊恩賜,弟子一定謹記教誨,刻苦修行。”卓明宣叩謝恩賜。
麵對赤陽真人這種身居高位日長的築基修士,空話套話不能說太多。簡簡單單、誠誠懇懇的回答雖然不能留下給他深刻印象,但起碼不會引發他的惡感。卓明宣深諳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