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模具廠的PUA以及加工中心的調試

字數:6751   加入書籤

A+A-




    超級工程師!
    關於模具的結構組成及工作原理,劉千風隻是花了一天的時間將上百副模具“掃描”進腦海裏,趁著晚上的時間偷偷的虛空模擬分析,並沒有在正常的白天上班時間多浪費精力。
    由於是放鴨子式的自己摸索,沒人給劉千風具體安排學習日程,他也樂得如此,第二天他也沒再去模具組裝車間,而是決定去加工車間看看。
    劉千風向加工車間的主任說明了來意,由於主任也提前收到過領導們的招呼,就任憑劉千風參觀了。
    隻見一排排的加工機床整齊有序的擺放著,車間內畫著工作區域和安全通道,各個不同類型的機床分門別類的放置在各個區域,導致整個車間像一個迷宮一樣。
    劉千風看了各個加工組的俯瞰圖,才開始在安全通道內穿梭起來。
    首先是車床小組,車床加工是劉千風再熟悉不過的,在金工實習那段時間,他們就實際操作過車鐵棒這個工序。
    車床加工一般是加工零件的外圓,或者車端麵形狀,也可以車零件的內孔,例如一根圓柱形的鐵棒,要將其整個直徑從30加工成25,這種就是車床加工無疑了。
    然後是銑床,這種加工方式劉千風雖然從來沒有操作過,但也很常見。
    這種加工方式適合於大麵積的材料,減料加工,所謂的銑,就是將一塊毛坯材料上多餘不需要的材料去除掉。
    例如給你一個實心的鐵塊,要加工成一個鐵盒,那就需要把鐵塊中間部分掏掉,隻留下底麵和四個側壁,這時候就需要用刀具將中間多餘的部分慢慢的一層一層銑掉,類似於掏西瓜的那種意思。
    這種加工方式與車床最大的不同就是車床是工件在旋轉,而刀具隻走一條直線,銑床卻是工件固定不動,高速旋轉的銑刀走靈活路線,削掉我想去除的部分。
    再就是鑽床,這個很簡單,一般做鑽孔加工,打電鑽估計很多人就見識過。
    還有磨床,這個加工方式一般針對於表麵粗糙度有要求的工件,因為磨床是質地比較細密的砂輪在工作,所以一般磨出來的工件表麵會有比較好的鏡麵效果。
    這四種是比較常見的加工機床,在任何一個加工廠都會見到這幾種,機械出身的劉千風對這些玩意兒再熟悉不過了。
    讓他感興趣的不是機床的加工原理,而是他想看看在模具加工中,要注意哪些細節,以及針對於模具不同的部分,師傅們是如何選擇加工方式的。
    這些個機床有半自動的,也有手動的,不過大多數還是手動的,加工師傅們在一排排的機器中間忙活著,地上也滿是銅屑和鐵屑。
    劉千風此時站在安全通道邊,看著一位磨床師傅在加工模具的一根導柱,由於車間的規矩是非操作人員不得越過安全線,擔心在加工過程中造成意外,他也隻能在一米開外看著。
    “師傅,你們磨床的加工精度一般做在多少啊?”劉千風看了半天,他忍不住問道,因為他很想了解一下加工對於模具的精度影響,這個也是直接會影響到產品打出來後的精度的。
    “產不多在001到002左右吧,夠用了。”磨床師傅不耐煩的說著。
    “不是吧?磨床這麽高精度的加工方式,隻能做到這個地步?您磨的這根導柱也隻能到這個地步嗎?”
    劉千風不敢相信,在他的認知裏麵,磨床是可以做到0001精度的,最次也可以到0005,這個精度比起師傅說的,要高出十倍。
    “那你說做到多少才合格?”師傅麵色有些怒意,哪來的毛頭小子,敢對他的工作指指點點,於是反問著劉千風。
    “至少要做到0005吧。”劉千風按照自己的理論認知回答著。
    “嗬,你站著說話不腰疼,你是幹過還是咋滴?我們加工這麽多零件,一個個要是按照你這樣精細的尺寸要求,那我們活還幹不幹了?”
    師傅的話像是在說劉千風這個外行人認知不到工作的困難,“再說,這是根導柱,加工那麽精細幹嘛!”
    劉千風聽了師傅的話,在心中暗暗歎息,我們常說什麽發達國家的製造業人員有工匠精神,而我們國家是沒有嗎?
    看到眼前的現狀,劉千風似乎理解了一些問題,不是我們做不出那麽好的產品,而是在實際的製造過程中,操作人員的水平是參差不齊的,他們普遍素質不會太高,能將就著達標,是不會去花時間扣那些細枝末節的東西的。
    “師傅,話不能這麽說,模具上的導柱是很關鍵的,這是模具開模合模的導向係統,要是它精度做的不高,很可能會導致合模有偏差的,那產品做出來不就是會錯位了嗎?”
    劉千風隻是說了一個實話,誰曾料這個師傅聽到這終於是忍不住發火了。
    “哪來的臭小子,在我這雞蛋裏挑骨頭,老子幹了這麽多年,領導都沒說我做的東西有問題,輪到你這個毛都沒長齊的小崽子來說我?”
    “你行你上啊,來來來,我把機床交給你,看你能不能給我磨出0001的範圍,我看你隻怕是機床都不會操作哦!”
    師傅這下大嗓門的發火,卻是引來了車間主任。
    劉千風沒想到的是,在設計科他沒有感受過職場ua,反倒來模具廠學習被ua了。
    他也感歎,在辦公室裏,大家水平層次一致,可以就事論事的討論,但是在這裏,水平認知有差距,你不能跟這些人談理論,隻能用實力去證明給他們看。
    “怎麽了怎麽了?劉師傅,怎麽還吵起來了呢?”車間主任過來看到情況立馬詢問到。
    “老張,你在哪弄來的毛小子,在我這邊指指點點!”劉師傅耍起了性子,手中的機器都給關停了。
    “人家隻是來學習的,你跟小孩子耍什麽性子!這咋還機器都關了。”車間張主任也是無語至極。
    “我不做了,今天這導柱誰愛做誰做,這小子吹的一道一道的,讓他來做唄!”劉師傅靠在一邊,冷笑著說道。
    “可以,我又不是不會操作磨床!”劉千風看著這種耍蠻橫的工人師傅,仗著自己資曆老,吃舊賬本的樣子,他還真想給這種人上一課。
    “嘿,小劉,瞎說什麽呢,你沒經過培訓,是不允許操作的!”張主任立馬打圓場。
    “那這樣,既然這位劉師傅質疑我說的話,那就讓劉師傅來配合我,操作上還是劉師傅來完成,我不操作,但隻做兩件事,開機前磨削量的調整我來設置,然後我覺得磨好了急停按鈕我來按,這個是沒有安全風險的。”
    劉千風提了這麽一個建議,張主任還想阻攔,卻被劉師傅的話打斷了。
    “行,要是按照你說的,你磨出來的誤差超過了0005,那你這小犢子今天把我們車間的鐵屑全掃了!”劉師傅來了興趣,和劉千風打起了賭。
    張主任看著倆人胡鬧,也沒辦法,索性這樣操作也沒安全隱患,就讓他倆鬧吧,劉千風做到了的話,也平息了這個劉師傅的牛脾氣,劉千風沒做到,讓工人師傅給他上一課也是好的。
    劉千風得到了張主任的允許,走到機床磨削量調節尺的旋鈕跟前,他的手微微調動著,看起來他的手幾乎是沒有動一樣,但實際上他現在對身體的掌控及協調堪稱機器人的精準。
    旋到了目標尺寸,在那一絲一毫的調整中,就在某一個臨界點,劉千風心中有了感覺,就是這裏,剛剛好,尺寸322,應該一絲不多一絲不少!劉千風拿開了手,示意劉師傅可以開始操作加工了。
    劉師傅一臉戲謔的看著劉千風,開始啟動機器,沒有動劉千風調整過的尺寸,心裏想著,這個毛頭小子難道還比我調的準不成?
    隨著機器的啟動,劉千風隻是站在安全過道邊,不過食指卻放在急停按鈕邊上,準備隨時按下。
    看著磨床砂輪一遍一遍的磨出火花,就在火花漸變漸小,到了一定的程度,劉千風心中的直覺告訴他,就是這一刻,應該是最為精準的,隨著心中的感覺,劉千風毫不猶豫的按下急停按鈕。
    “行了,劉師傅,你取下工件測量吧!”劉千風語氣中充滿自信。
    劉師傅緩緩的取下導柱,用千分尺測了一遍,32200,一絲不多一絲不少,劉師傅不信邪,又拿來車間裏精度最高的遊標卡尺,測了一遍,還是一絲不多一絲不少。
    看著沉默不語的劉師傅,劉千風心中也有了答案,淡定的說了一句,“師傅,就算是普通工人,也應該拿出點工匠精神,讓那種國內製造比不上進口製造的聲音少一點。”
    這回劉千風著實是裝了一回x,他也沒管臉憋的通紅的劉師傅,而是和張主任說想去看看加工中心,便頭也沒回的離開了磨床加工組。
    隨著劉千風的背影消失在磨床組,車間的閘門緩緩落下,其他的磨床師傅開始起哄起來,“喲~老劉被小崽子教訓咯~什麽感受啊,老劉!”
    劉師傅臉上掛不住,“去去去,該幹啥幹啥,瞎貓碰到死耗子而已。”說完但是手中老老實實的幹起自己的活兒來。
    隨後劉千風又見識到了三種他之前不常接觸到的加工機器,一種是慢走絲機床,這種加工方式一般是針對上下對穿的零件。
    比如一個100厚的鐵塊,中間要掏一個對穿的三角形出來,這種奇特的形狀,又是貫穿的,用普通的加工形式都不好使。
    這時候用慢走絲是最好的,他的工作方式是在我要掏的那個三角形區域先打一個很小的孔,然後把金屬絲穿過這個孔,之後這個金屬絲在這個孔裏麵拉動,把三角形“割”出來。
    看著像割,實則不然,其實是金屬絲上帶電,然後把多餘的金屬通過放電擊打掉的。
    另一種是電火花機,這種一般是加工精度要求高的形狀複雜的表麵,他的加工手段同樣是放電去把零件表麵多餘的部分打掉。
    隻不過放電的部分是一個加工好的銅塊,這個銅塊的形狀是按照零件表麵的形狀事先加工好的。
    最後一種也是劉千風最感興趣的一種,那就是加工中心。
    對於很複雜的大零件,一般會用加工中心去加工,因為這裏麵有多種加工刀具,而且可以從零件的多個維度去加工。
    最重要的是,加工中心是全自動的,人們隻需要做的是編寫好加工流程,將程序導入到機器,把毛坯料放在平台上固定好,就不用管了。
    “這一台加工中心是日本進口的原野牌加工中心,當時引進的時候公司花了200萬,為了提高加工精度。而一邊的那幾台,都是國產的,每台都沒有超過30萬的。”車間張主任跟劉千風介紹著。
    “啊?這貴了快十倍啊!”劉千風也沒想到,進口的機器竟然價格這麽離譜,“那相比之下,是不是這台原野的加工中心,精度要高一些呢?”
    張主任歎了口氣,“實際操作下來,並沒有精度高多少,我們也都在納悶,是不是這台機器買虧了。”
    這回劉千風也疑惑了,按說這台機器能賣這麽貴,自然有它的道理,不可能表現力這麽一般,他繞著這個機器仔細打量了一圈,腦海中的指引跟他指出了這個機器存在的三個問題。
    “機器的西北方向墊腳矮了08,導致機器放置不水平!”
    “主軸轉速高了50轉\秒,會出現刀具抖動!”
    “工藝參數的設定不合理,刀具移動速度過快,導致工件上刀痕存在!”
    按照腦海中指引的說明,這些因素並非機器本身的問題,而是人為操作出現的失誤。
    劉千風又開始感歎,以前他記得看到一個製造業論壇,說同樣的機器,同樣的環境,加工同樣的零件,德國人做的就是比國內的要好,出現這些問題往往是人為的細節沒處理好。
    劉千風煞有介事的跟張主任說了這三個問題,由於這台原野的加工中心沒有在工作,張主任也覺得這些隻是很小的微調,根本不可能對加工精度造成這麽大的影響。
    於是不信邪的按照劉千風的說法做了調整。
    張主任看劉千風說的神乎其神,把旁邊國產加工中心裏麵正在加工的零件轉移到這台進口原野牌加工中心上來了。
    一整個下午,倆人就盯著這台機器,看它的工作流程。
    工作流程與往常並沒有多大的區別,整台機器的表現也一如既往的穩定。
    隻是將工件取出來上三坐標打點測量的時候,發現這次零件複雜的曲麵竟做的異常的精準,幾乎和三維數據上預設計的尺寸一模一樣!
    張主任像看著鬼一樣看著眼前這個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