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搬救兵的磚家們

字數:5628   加入書籤

A+A-




    超級工程師!
    “各位專家評委們好,我這次提出的電機初步方案是永磁電機!”輪到劉千風展示自己的草稿方案,開門見山的就說出了自己的電機設計類型。
    坐在台上的專家們沒有多大的情緒波動,但是也沒有露出失望的神色,中規中矩,在國內的電動汽車市場上,大多都是選擇這種電機,其中的優點劉千風能知道,這些專家自然也心知肚明。
    說著,劉千風將自己的草圖圖紙遞了過去,一邊闡述著自己接下來的一些觀點,台上的專家也是開始研究起那份草圖。
    “永磁電機在電動汽車的應用上,有這些好處優秀的比功率,低速大扭矩的設計也是符合跑車起步提速快的需求,成本上也沒有很誇張,控製難度上適中,在高速運行狀態下具有良好的穩定性”
    雖然台上的專家現在隻是專注於圖紙,但該說的話劉千風還是要說。
    別人專家專不專業不用管,你要是自己不把一些基本的觀點表達清楚,那就顯得你不專業了。
    “嗯,不錯,永磁電機的選擇的確是在行業內運用最廣的,但是有一點你得清楚,咱們這次是造新車,而且是跑車,你的設計上麵有沒有什麽獨特新穎的地方呢?”
    一位胡子花白的老專家拋出這樣一個問題。
    大家的態度很明顯,基本電機的那些問題已經是老生常談了,他們要看的,是不一樣的地方。
    劉千風淡定一笑,也向專家組反問了一句。
    “各位評審,想必都知道,永磁電機雖好,但是有一個不如人意的地方,即使這種類型的電機在市場上已經運用的很廣了,仍然掩蓋不了他的遺憾之處!”
    看起來,劉千風是在向專家們提問一般,不過在座的幾個老頭都是浸淫電機行業多年的老狐狸,這種問題他們怎麽可能不知道。
    “這位小夥子,你是說轉速的問題吧!”一位專家接了茬,他略微帶著冷笑,反過來質問劉千風。
    “永磁電機的轉速沒辦法提高,這是受本身電機類型約束導致的,如果貿然追求轉速,很可能導致其他方麵因素不穩定,比如電路控製,比如安全性,比如過載導致的燒絲問題等等”
    專家明白劉千風想說明的問題,但是這基本是硬傷,國內還沒有人說能在設計端優化轉速的問題。
    鼓足勇氣,不管專家們接不接收自己的新結構,這是按照腦海中指引的教學做的改良,劉千風向專家們解釋著自己的方案。
    “沒錯,我這款電機的草圖方案,其他部分都是沿用以往設計,但唯一的缺憾,轉速問題,我大膽做了一個設計,提高了高速運轉下的電機轉速,更能匹配跑車的性能!”
    劉千風說出這樣一句話,在座的專家們瞬間將目光聚集在劉千風的草圖上。
    能解決轉速上限的問題?倒要看看他是個什麽方案!
    幾個老頭都是對劉千風的這番話表示質疑,光說沒用,得看實際的東西證明。
    就在幾個老頭仔細琢磨著劉千風草圖的間隙,他回憶著前天晚上腦海中指引的“教導”。
    “改善永磁電機轉速的方向有很多種,包括減小磁鏈,增加電感等方式,不過這些都是入門級的小改善,我要教你的,是大師級別的優化!”
    記得前天晚上,腦中的指引給劉千風來了這麽一個說法。
    “我要告訴你的,是設計出絕對性的正弦電機,再加上絕對的線性電機!”
    指引說出這番駭人聽聞的話,劉千風難以置信,因為他啃過那麽多電機知識的書籍,立刻明白腦海中的指引說這番話的含義。
    所謂的正弦電機,其實是一個理想的模型,學過高中物理的都知道,電機的轉子在旋轉的時候,切割定子磁場,而轉動一周的過程中,轉子所受的磁場力是一個隨轉動角度變化的正弦函數。
    在實際應用中,這個正弦函數不是絕對標準的,我們都知道,理論上的數學模型,在具體事物上體現的時候,都有其他因素幹擾。
    比如這個永磁電機不可能實現完美正弦函數受力情況,一個是有阻力摩擦力的因素,第二個也是最主要的,實際的電流不會穩定。
    然後所謂的線性電機,實際上是指,轉子在運作過程中,要是電感不隨電流的變化而變化,那麽這個電機就很穩定,又容易控製,這種情況,控製工程師們稱這種電機為線性電機。
    而按照劉千風的理論學習,在電機高速運轉的過程中,電流是會有波動的,正是這種微小的波動,都不可能保證電機的正弦性和線性!
    但是腦海中的指引就真的拿出方案讓劉千風做出來了。
    “控製定子磁體的間隙分布,讓定子分段排布,嚴格按照尺寸比例設計”在保證電機正弦性的方向,指引教導著劉千風畫出了方案。
    這個問題一旦解決,哪怕電機在高速運轉狀態下,都能保證電流的穩定性,轉子的受力幾乎和正弦規律無限接近,這意味著,我電機的轉速隻管往上加,不必擔心不穩定的問題存在。
    然而指引似乎改善這一個方麵還不太滿足,又繼續教導著劉千風,如何保證電機的線性程度。
    “想要讓電感接近於一個常量,你需要從永磁體,軸體中樞這些方向考慮設計改良,你的永磁體的包覆,氣密間隙這樣設計”
    腦海中的指引又是給了劉千風這些提示。
    這種事情屬於開掛行為,劉千風在按照手把手教學把東西做出來之後,後知後覺,才發現這種設計是多麽的精妙,他仔細的體會品味,也是在這個過程中學習到了不少的設計思路。
    台上的幾位專家把草圖研究了一番,這種草圖並不是特別詳細的那種,尺寸要精確到小數點後兩位的狀況,隻是一個大致的方案,所以專家們也沒費多大的時間。
    但是指引所說的改良部分,劉千風做到了精細程度,因為這些改良部位的方案,沒有數據的說明,是很難有說服力的。
    “嗯,你的方案看起來是沒多大問題,不過,你可以說說你提高轉速的設計方向嗎?”幾位專家在改良部分的審查並不是很仔細,不知道劉千風做那樣的設計目的是為何,他們想先聽聽劉千風的說法。
    “我做的改良方向是,讓轉子受力無限接近於正弦波型,再加上保證電感參數的常數性!”劉千風篤定的說出自己的結論。
    吹牛皮呢?轉子在實際運轉過程中,受力的複雜性是不可判的,你說無限接近就無限接近?還保證電感的常數性?電流都不能保證穩定,電感能是一個常數嗎?
    幾位專家貌似有些笑話劉千風在空口說白話,他們不相信人類能把這些參數控製的這麽精準。
    “關於這一塊的設計,我這個雖然是草圖,但是標明了詳細的設計尺寸,幾位評審可以初步計算驗證一下!”劉千風看幾個老家夥不肯相信,說出了這番話。
    還真有這回事?他好像對他的設計很自信啊!幾位專家反正也是收了錢請過來的,選手們有要求,他們自然也要嚴謹一些。
    “他這個電機磁體的排布和常規的方案有些不同,好像是有些門道,既然數據都標在上麵了,要不試著算一下?”其中一個專家還挺保守,沒有武斷的推翻劉千風的說法。
    因為這種事情,是不可控領域,沒人說可以設計出完美模型,也沒人說這種東西就搞不出來。
    接下來的一幕就搞笑了,幾位專家拿著草稿紙和鉛筆,按照劉千風圖紙上標明的數據,一步一步的計算起來。
    數據比較複雜,計算量也不小,盡管幾位老專家將電機設計的相關公式爛熟於心,但也算的滿頭包,於是乎,午飯都是魏源幫忙從食堂帶的盒飯,讓幾位就地解決了。
    幾位專家算的起勁,其他的參賽選手也跟著遭殃,都陪在場地那裏吃盒飯,貌似碰到了棘手的問題,專家們沒下結論,他們也無法離開。
    幾個小時的枯燥過程,也讓那些看熱鬧的人們感到無聊,紛紛散去,該幹嘛去幹嘛去了。
    “好像有那麽一點說法,但是,我算不出來,你們有算出來的嗎?”那位胡子花白的老專家先說話了,他在計算的過程中,已經感受到了劉千風設計上的新穎之處,但是計算量太大,不同於常規永磁電機。
    然而其他幾位專家也紛紛搖頭。
    “這樣吧,你們幾位的初步草圖方案沒有大的方向問題,咱們今天的競賽評審先告一段落,你們回去先做詳細的電機尺寸設計,後麵再做最終方案的敲定!”
    眼看天色已晚,魏源請示了幾位專家的態度之後,宣布了這樣一個決定。
    但是最重要的是,劉千風的這個設計方案,幾位專家沒有能力立馬給出評判結果,最後竟是征得劉千風同意之後,將他的草稿圖紙說要帶回去,他們的意思是,要讓更牛叉的人物來堆這個方案進行仔細評估。
    劉千風當然同意,他有信心,這個方案能說服他們,畢竟是開了掛做出來的。
    廣南電力研究所,國家編製單位,此時總部的一位中年人,手上拿著的,正是劉千風的草圖。
    “金總,你看看這個永磁電機的設計,能看出什麽端倪出來嗎?”幾位老專家圍在這位叫金總的中年人辦公桌前。
    “哦?這個電機設計有什麽獨特之處嗎?”金總有些好奇,他是電力研究所的總工,年紀卻比這些老家夥們要小二十來歲,可見能力上也是非同一般的。
    “據這個方案的設計者說,他的這種設計能提高永磁電機的轉速!”胡子花白的老專家向金總說明情況。
    “害,永磁電機的轉速限製是硬傷,說能提升的,估計都是些入門級的思想,要麽減小永磁鏈啊,要麽降低飽和度的這種想法,這種既費成本又取不到良好效果的事情,哪那麽容易做的出來。”
    這位金總也是很專業,不過對專家們提出的這個說法卻不以為然,他還不信有人能完美的將永磁電機轉速問題解決。
    帶著不以為然的輕鬆笑意,金總開始詳細的打量手中的草圖,但是越看的仔細,他臉上的笑容逐漸消失,最後甚至凝重起來。
    意識到事情不簡單,金總不再是那副看玩笑話的態度,拿起紙筆,開始認真的計算起來。
    約莫一個小時後,金總隻是麵露重色的詢問幾位老專家,“這個叫劉千風的,是何方人士?”
    金總的辦公桌上,放置著一幅a0的手繪圖紙,右下角署名劉千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