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我本將心托明月32

字數:4079   加入書籤

A+A-


    下堂王妃馴夫記!
    左丞相回身看向那人“蒙將軍你有所不知齊王其實腿已是好了至今為止一直是在裝腿廢之人罷了將軍也是沙場悍將也是知道齊王的本事的齊王十七八歲的時候便已是天下間少有人能敵的戰神了可萬萬不得小覷啊”
    “是啊是啊”
    “我看啊齊王既然已生反叛之心還是早日除去為好”國舅冷冷開口作為太後娘家的當家人他自然是站在永盛帝一邊的國舅暗想今日之事指不定就是永盛帝讓左丞相挑起的目的就是趁此機會殺了齊王蕭逸雲
    “這可是使不得不管如何齊王都是東臨皇家血脈怎麽能隨隨便便便殺了呢若非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齊王真有反叛之心是萬萬不可隨意動之的”太傅是個極為講究禮法之人不願在事情真相未明之前便看著這樣的事情發生
    “臣附議沒有確切證據便不能判定齊王有罪更是不能就此隨隨便便便殺了齊王”刑部的人總是多幾分正直凡事都講求一個證據
    “臣不這麽認為臣以為……”
    諸位大臣開始唇槍舌戰你來我往毫不退讓一時之間朝堂倒是比菜市場還熱鬧了不同的是菜市場吵架都是梗著脖子大聲爭吵話這麽難聽怎麽來而朝堂之上即使是爭得麵紅耳赤諸位大臣還是講求禮度
    期間除了幾個武官急切之下蹦出幾個類似於“你放屁”之類的髒話全程都是極為“和諧”地各種大道理往外砸砸暈一個算一個的
    “蕭逸錦”撐著頭看了會兒好戲一言不發諸位大臣吵得差不多之時發現高坐於龍椅之上的那位從頭至尾還沒有發表過一句意見有些滑頭的大臣立刻恭敬地垂首站於自己的位置還有些還沒意識到但發現身邊的人突然不說話了回頭一看也立刻明白過來也有樣學樣地立好
    幾個不會看眼色的還在吵尤其是幾個武官待到發現朝堂上隻剩自己的聲音時他們才木木地反應過來看永盛帝正好整以暇地望著他們即刻驚出一身汗嗎立刻站定低著頭不敢再說話
    “蕭逸錦”輕敲了一會兒椅背待到朝堂上的大臣都一動不敢動身體微微僵硬之時才悠悠然道“眾位愛卿說得都極有道理朕都不知該聽誰的好了”
    “蕭逸錦”露出一絲為難的神色道“朕倒是有些為難了齊王畢竟是朕的親弟弟若是朕不去計較世人必然會說朕包庇於他可若是朕大義滅親了世人又指不定會道朕包藏著怎樣的心思那般對自己的親兄弟若說去查怕時日太久倒時別還沒查出什麽來到出了問題那就不好了”
    “所以此事還是要早做決斷且還是諸位大臣決斷為好你們看是囚禁了齊王待事情查明以後再說還是為防萬一為了東臨社稷穩固直接將齊王處決為好呢”
    下麵一片寂靜諸位大臣略一思索便又開始了新一輪的爭論
    “蕭逸錦”擺了擺手底下的人立刻恭敬地低頭退回原處
    “諸位愛卿都有各自的想法難以統一朕看不如這樣吧讚成囚禁齊王調查真相的站於左側;讚成直接殺了齊王以絕後患的站於右側至於覺得齊王不是什麽要緊人物沒必要在意便放任不管的便站於中間吧”
    諸位大臣大多早有打算“蕭逸錦”話一落所有人便動了起來
    左丞相悠悠哉哉地往右邊一站回頭掃了有些猶豫不決的人一眼然後冷哼一聲轉過頭負手悠悠哉哉地站著
    左大人看左丞相往右邊一站也二話不說跟著往左丞相後邊一站並且在左丞相後邊低聲道“丞相大人高見啊那齊王根本就是有反心之人聖上英明雖說要臣等做個決斷但聖上心中必定已經打定主意了”
    “慢慢查不說查不查得到什麽即使查出了倒時也指不定就晚了與其大費周折去查還不如直接‘哢嚓’了呢”左大人做了個抹脖子的手勢繼續道“反正齊王也是廢了也沒什麽用處了留著也沒什麽用直接殺了還省事呢”
    左大人嘿嘿笑著討好地對左丞相道“丞相大人您看下官說得可是”
    左丞相勾起唇角微微側頭對著左大人道“大人高見能有這樣的分析想必皇上必然會更為賞識於你”
    那左大人笑開了花連連擺手道“哪裏哪裏丞相大人過譽了下官拙見自是不能與丞相大人相提並論的”左大人嘴上這麽說著眼裏卻是滿滿的自得
    左大人帶著十足的笑意看向那個高高在上的男人“蕭逸錦”也正好看過來對上左大人的眼後露出一個意味深長的笑意左大人連忙恭敬地低下頭臉上的笑意更為明顯
    聖上對齊王的心思作為一個及擅長於察言觀色的臣子左大人自認是看得極為清楚的他心想著今日之事指不定就是永盛帝授意左丞相如此作為否則左丞相怎麽會突然提起這事還是在賞花節即將到來的時候
    賞花節可是大事若非聖上授意左丞相不會隨隨便便便提出此事怎麽也要過了賞花節再說的左大人極為自得地想到聖上最為希望看到是必然是齊王身死最好是理所當然地死去這是聖上殺死齊王的一個極好的機會也是他討好聖上的機會
    左大人看向刑部的幾人那幾日與他極為不對付今日站錯隊左大人哼笑一聲看來他以後不用那麽費心地與他們爭鬥了站錯了隊可是會送了命的
    “蕭逸錦”看眾人站的差不多了突然說道“諸位愛卿可不要莽撞地做決定此事涉及皇家血脈亦是江山社稷之大事還是多些時辰好好想想吧”
    “蕭逸錦”看向站於右側的人勾唇讚道“為了皇室安寧不顧忌皇室血統之尊幾位大人確然正直無私處死皇家血統是極為讓人心痛之事諸位大臣敢為天下先甚得朕心甚得朕心啊”
    說著“蕭逸錦”伸臂枕在龍椅上頭擱在半握成拳的手上閉眼假寐“時辰還早諸位大臣慢慢選”
    右丞相站於中間側頭看向微微有些騷動的隊伍以及低著頭邁著小碎步往右邊行去的臣子心裏微微冷哼哼嘴上說著由他們決斷其實還不是逼著人往右邊站那話說得分明就是往右邊站的就是有大義之人往左邊站的就礙了他眼了隻有往右邊站才是對的
    有不少左右搖擺不定的人都從左邊或是中間跑到了右邊隻有一部分心誌堅定的人站在哪邊就還是哪邊隻淡淡掃了眼或是不屑的掃了眼亦或是狠狠瞪了眼那些沒節操說換隊就換隊的
    大殿之上沒了動靜眾人都已再次站好隊可那位皇位上的男子卻還是閉著眼呼吸均勻似是真的睡著了
    正當有人遲疑著要不要喚醒皇上的時候“蕭逸錦”突然睜開眼眼裏的厲色教人不敢直視但又轉瞬斂去隻見高坐上的那人坐直了身子眼神緩緩掃過大殿之上的臣子被他眼神掃過的諸位臣子都低著頭不敢有絲毫逾越
    “很好朕已經給了你們一次換隊的機會了這次便是最後的決斷了無人能再改”
    頓了頓“蕭逸錦”繼續道“看來本王還是挺招人恨的竟然有這麽多人要不分青紅皂白單單就憑著一家之言、空穴來風便要本王的命連囚禁起來查探一下的機會都不給本王”
    底下的大臣聽得有些犯糊塗這皇上的聲音怎麽突然就變了還自稱是“本王”而且而且那聲音聽起來怎麽有點像是齊王的聲音呢
    有大臣不明所以好奇地抬頭看去對上那張他們幾乎日日上朝可見的容顏低下頭心裏直犯嘀咕是皇上本人沒錯啊……
    “蕭逸錦”站了起來在龍椅前緩緩踱著步“按理說若是皇家子嗣有逆反之心當交由大理寺省查刑部輔佐複核不能沒憑沒據地便將人處死可你們倒好不出言反駁朕這決斷的方式還有那麽多人竟然連查都不查便想要了本王的命”
    “諸位大人你們平時辦事便是如此隨意的嗎做事沒有規章隻依著性子來難怪各地冤假錯案那麽許多了連禮法都不知可謂了還談何法製”
    有膽小的聽了“蕭逸錦”的話立刻“撲通”跪下磕頭告饒他一個人的行為立刻帶來了連鎖反應更多的人立刻也跟著跪下告饒了一時間便隻有大臣告饒的聲音
    在一片“臣知罪皇上饒命”的告饒聲中一道聲音響起立時讓大殿安靜了下來
    “你不是皇上你究竟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