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心肺複蘇術跟中醫沒半毛錢關係?
字數:4188 加入書籤
中午,江俊回到寢室。
他回來的比較晚,主要是那蘇卓太纏人了,一時間脫不開身,耽誤了一些時間,這時候,上午還有課的周明軒三人此刻已經回到寢室了。
周明軒正坐在書桌前複習,見有人推門而入,回頭一看見是江俊,不由好奇:“老江,你怎麽才回來,上午第一輪中藥知識與技能應該早就結束了才對啊!”
“有點事。”
江俊隨口應了一句,沒有做過多的解釋。
周明軒沒有追問,而是道:“對了,第一輪怎麽樣?難不難?”
“老周,你這都是問的廢話,第一輪雖然是篩選參賽學生的,但以老江的能力,過第一輪還能有什麽問題不成?”一旁,周明軒話才問出口,林旭就沒好氣的道。
周明軒朝他翻著白眼:“就顯得你能,我難道就不知道?”
“那你還問。”
兩人吵歸吵,轉眼林旭就看向了江俊。
“過了。”
“我就知道隻要運氣不差你肯定能過。”
陳旭好似想到了什麽,問道:“對了,你在現場,我聽說咱們班上的陳起陽運氣很差,第一輪就被淘汰了,剛回寢室就聽大家傳的沸沸揚揚的,也不知道到底怎麽回事,老江你知道的吧?跟我們說說?”
陳起陽被淘汰了?
江俊一陣錯愕。
陳起陽的能力他是知道的,照理來說,第一輪就被淘汰的可能性很小很小。
當然,運氣差到極點,遇到的大多都是不常見的藥材,被淘汰的可能性還是有的。
“這陳起陽的運氣也是夠差的。”江俊心中想道。
“這次競賽出現不常見藥材的概率還是蠻大的,研究生組都有好幾十人被淘汰了。”江俊簡單地解釋了一句。
林旭將手裏的書放下,微微有些詫異:“還真有運氣差的人被淘汰?”
隻是剛問到這話,林旭突然間反應過來,“不是,你怎麽知道研究生組有好幾十人被淘汰了?”
江俊本想說自己報的研究生組,可轉念一想,自己就算是說了,林旭三人怕是也不會信,到時候自己還得又一頓解釋,索性沒有提這茬,“路上碰到一個研究生學長,聽他說的,說起來,研究生組才叫真的狠,總共也就百來號人,直接淘汰了四分之一。”
“研究生組這麽難?”
四分之一,這相當於每四個人中就有一個人被淘汰。
這個淘汰率,已經高的有些恐怖了。
這可都是研究生,就算是研一,那也接觸中醫起碼有五年時間了。
而且,研究生組,敢報名的,那都是對自己實力和能力有些自信的,不像本科組這邊,有不少大一大二的學生報名打個醬油。
可即便如此,還是被淘汰了四分之一。
“倒也不是難,隻是第一輪出現不常見藥材的概率比本科組更高,相對來說,淘汰率自然不低。”
聞言,林旭沉吟一聲道:“我在學校論壇上看過前麵兩次競賽,無論是本科組還是研究生組,第一輪淘汰率都不算太高,像研究生組這次一下子淘汰了四分之一的情況,在以往兩次競賽中可都不曾出現過。”
“今年不同。”
江俊拉了一把椅子坐下:“今年要舉行第三屆全國高校中醫綜合技能競賽,學校這邊有意增加難度,也是為了挑選出真正有能力的學生代表學校參加大賽。”
“這倒也是。”
林旭點點頭,話鋒一轉:“不過這淘汰率也高的有些嚇人,陳起陽那家夥能力可不弱,雖然他主攻的針灸,但識藥這塊應該不會太差的,沒想到還是被淘汰了,本科組這邊,可能淘汰率比研究生組還高。”
江俊不置可否。
本科組這次起碼四百多人報名參賽,以往兩次可沒這麽多人,這就意味著,這一次報名的大一大二的學生比較多。
在這種情況下,淘汰率自然而然會上來。
這完全是可以預見的事情。
甚至於,江俊都懷疑,這次本科組淘汰率可能會解決百分之五十,一半一半。
寢室裏安靜了一會,林旭好像想到了什麽,“下午第二輪好像是急救技能的考察,我聽說好像考察內容是對模擬人進行單人心肺複蘇術,老江,這個你有沒有學過?”
“心肺複蘇術?”
周明軒聞言抬頭看向林旭:“中醫綜合技能競賽還考察這個?這跟中醫有毛線關係啊!”
江俊一聽就知道周明軒對中醫接觸不多,頓時沒好氣的看著他:“你不會以為心肺複蘇術是現代醫學創造的吧?”
提到心肺複蘇術,大家都會想到是現代臨床醫學危重症急救中的常用措施,為現代西醫所創立,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古人幾千年前就已使用這種急救術。
當然,這個到不能怪周明軒。
換其他對中醫了解不多的人來回答這個問題,恐怕都會有這種想法,認為心肺複蘇術跟中醫沒半毛錢關係。
周明軒聞言,也是一愣,不敢確信的道:“難不成……是中醫?”
“中醫能夠傳承數千年,不是沒有原因的,你想過沒有?”
江俊看了他一眼,道:“我國曆代醫書典籍均對心肺複蘇術有記載和論述,我們最近開始學的《金匱要略》裏就有專門論述……”
“救自縊死……徐徐抱解,不得截繩,上下安被臥之,一人以腳踏其兩肩,手少挽其發,常弦弦勿縱之。一人以手按據胸上,數動之。一人摩捋臂脛,屈伸之。若已僵,但漸漸強屈之,並按其腹。如此一炊頃,氣從口出,呼吸眼開,而猶引按莫置,亦勿苦勞之”。”
“這才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關於胸外心髒按壓等複蘇急救的詳細文字記載,其書錄時間早於西方醫學一千多年,而且對現代心肺複蘇術的誕生起到一定促進作用。”
“不止如此,除了心肺複蘇,古代還有人工呼吸法。”
“人工呼吸法也有?”周明軒眼睛都瞪大了。
別說周明軒了,此刻就連林旭和劉洋也投來了好奇的目光。
江俊:“早在北周《集驗方》中即有對人工呼吸的記載:“將患者仰臥,以物塞兩耳,以兩個竹筒內死人鼻中,使兩人痛吹之,塞口旁無令氣得出,半日所死人即噫噫,勿複吹也。”
“竹筒?”
“就算是口對口吹氣式人工呼吸法,同樣不是現代醫學創造出來的,而是早在元代以前就有。”
江俊沒好氣道:“據《中藏經》記載:“縊死方,先令人抱起解繩,不得用刀斷,扶於通風處,高首臥,取蔥根末,吹人兩鼻,更令親人吹氣入口,喉噴出涎,即以礬石末取丁香煎湯調一錢匕灌之。”
“《中藏經》你們可能沒聽說過,有人說是華佗著,經考證,應該是由六朝人撰,為公元3~6世紀時的醫學著作,有疑惑的地方伱們自己上網查。”
“至唐代以後,人工呼吸技術得到了加強,其應用時間也早於西方約一千多年,且主要實施技術也有所提高,並詳細記載於王燾所著《外台秘要》中:“塞兩鼻孔,以蘆管納其口中至咽,令人噓之,有頃其腹中礱礱轉,或是通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