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恩科

字數:3460   加入書籤

A+A-


    穿成狀元糟糠妻後,和反派苟合了!
    段無咎了解這群鄉紳群體,這回鬧事的鄉紳都是大地主,但不是大地主都能成為鄉紳的,鄉紳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退休官員構成的,還有的就是一些落榜的讀書人,這些人深受儒學浸潤,信奉孔孟之道,講究君子修身,秉承“詩書傳家”和“耕讀持家”的信念,所以他們最在乎的隻有兩件事,一件是家族要有個名聲,一件是家族裏的子孫要有好前途,能考取功名,有了這兩樣,才有其他。
    所以鄉紳們才要傳播文化、教化鄉民、興辦私塾、書院,然後培養出一批批新的讀書人,資助他們走出鄉土,考取功名,然後到了晚年再度榮歸故裏,褪盡功名利祿,成為新的鄉紳,完成循環。
    “那他們在乎的就是科舉了。”柳之恒有些惆悵地說“哎,可今年的春闈早就結束了,下一次春闈還要三年,現在怕是不能拿此時拿捏他們。”
    柳之恒想了想,嘟囔道“不知道我這個燕地的科舉名師能不能發揮一點作用。”
    段無咎不緊不慢道“所以我才說,需要創造籌碼,河東向來出名士,隻不過今年新科進士,河東的考生發揮得似乎沒有那麽好,成績大大不如往屆。不僅三甲裏一個都沒有,連二甲都沒有一個河東人。”
    “想來這兩年災情,對這些學子們也是有些影響的。”柳之恒歎息道“河東的世道這樣亂,想要安心讀書,完全不受影響怕是也難。”
    段無咎笑了笑道“所以我可以跟父皇上提議,借著河東三年災荒,南邊又犯水災,今年還打了仗為由,在這幾個地方開放恩科,多授予幾個特授進士的名額。”
    柳之恒騰的一下就從床上跳了起來,“這個主意好啊,隻是你能勸動你父皇麽?”
    “父皇講究平衡之術,再加上這今年的確多災多難,若是此舉能安撫民心,給他留個好名聲,又不損害他的利益,他倒是不會反對,更何況,河東是我四皇兄的地盤,他一定會推波助瀾,幫助這件事成功的。”
    柳之恒想了想,又說“我這就叫霍鬆年去寫一把萬民傘!”
    “要萬民傘何用?”
    “我覺得咱們還可以再捧殺這些鄉紳們一番!”柳之恒激動地看向段無咎“你什麽時候走?”
    “我還可以在晉陽待上半月,阿恒可是有什麽事情要我辦?”
    “別半個月了,你早點走,這恩科的事情,還是得早點辦!”
    段無咎……
    “這件事,我不在京城也可以辦的,我可以飛鴿傳書給我義父,讓他向父皇提議。我向父皇說,反而不好。”段無咎歎息一聲道“阿恒是真的一點都不會舍不得我。”
    “也不是……我在晉陽把事情辦完了,不就去京城找你了麽?”柳之恒有些尷尬地笑了笑,“那你便晚點走,多待一陣子。”
    柳之恒想開溜,卻被段無咎一把拉到自己腿上,“阿恒什麽時候才能在乎我一點?”
    “你沒聽說過一句話嗎?”
    “什麽話?”
    “小別勝新婚啊。”
    “是麽?阿恒什麽時候與我新婚?”
    柳之恒覺得自己把自己帶溝裏去了,決定放棄這個話題,“我去跟霍鬆年談正事了。”
    無奈,段無咎隻能狠狠地吸了柳之恒一番才把她放開。
    ……
    京城,四皇子喜笑顏開地從父皇的禦書房離開,又急匆匆的去給母妃鄭貴妃請安。
    今日四皇子一掃前段時日的陰霾,一整個神清氣爽,心情愉快。
    “多大的人了,都是當爹的人了,怎麽還這麽毛毛躁躁的。”
    四皇子妃剛生了個兒子,鄭貴妃這幾日也心情不錯,皇上老了,喜歡子孫繞膝。前些日子,陛下對她冷落了許多,鄭貴妃也不知道為什麽,還以為是不是她讓朝臣們彈劾段無咎,被陛下知道了,所以惹得陛下不快。
    幸好,有了這個孫子,陛下對他們母子才又親近了起來。
    “今日來是有個好消息告訴母親。”四皇子喝了一口茶,緩緩把今日禦書房的事情告訴了鄭貴妃。
    父皇決定給河東、還有南邊幾個去年遭水災的地方開放恩科,特授十名進士,尤其是河東,要多給幾個名額。
    鄭貴妃覺得此事有些蹊蹺,“你父皇怎麽會忽然想到開恩科?難道是今年殿試燕地學子大出風頭,所以你父皇想要平衡你與九皇子的勢力?若是這樣……隻怕你父皇真的把老九納入儲君的人選了。”
    “應該不是因為老九,這回是晉陽那個知州霍鬆年派人送來了萬民書,說是河東的鄉紳悲天憫人,主動把河東萬頃荒地借給了流民耕種,避免了晉陽出現騷亂,實在是大功一件。父皇也高興,想著要怎麽賞賜這些鄉紳,連內侍便提出,可以開授恩科。”
    “霍鬆年,是燕地考上來的那個舉子?”
    “正是他。”
    “他還有幾分本事,本來是想把燕地流民的亂子推到他身上的,竟然讓他說服了那群鄉紳……”
    “這對我們也不是壞事,不出事,總歸是比出事好的。”
    “那倒是,現在你父皇的心思一日變一個樣,咱們不能再出錯惹你父皇不悅了,上次我還是太心急了,以為抓住了段無咎的錯處要彈劾他,反倒是讓你父皇知道我們暗中聯絡朝臣,觸碰到了你父皇的逆鱗,你接下來可不能莽撞,要小心行事。”
    “是。母妃放心,連內侍還推舉我去晉陽做主考官呢,父皇也答應了,想必已經消氣了。”
    “真的?”
    “是啊,連內侍還在父皇麵前誇獎了我一番,父皇也讚我治理封地有方,所以這群鄉紳才會幫助朝廷解決流民的難題。”
    “連內侍?”鄭貴妃蹙眉道“連內侍向來是誰也不幫的,怎會幫我們?”
    “這還用想麽?父皇身子一日不如一日了,他自然是想押寶在我身上。那個老東西,旁的不說,眼光一直是毒辣的。”
    鄭貴妃低頭沉思了片刻,“知道了,恩科的事情你好好辦,連內侍那裏,我會找機會試探一番,若是他真的願意押寶在皇兒你身上,那我們有了趙國公和連內侍兩方的助力,勝算便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