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不正常的熱度
字數:4857 加入書籤
一夜鬧騰,次日張暄找老師銷了假,準備期末考試。
他已經缺席了大二上學期的期末考試,下學期的有時間還是要參加的,不能太離群。
還好,這期間他拿到了戛納影帝,提名了最佳導演,缺席一次期末考試,學校並沒有說什麽。
學校也是用同樣的說辭跟同學說,隻要能入圍戛納電影節,就算期末考試不來,也給過。
然後,張暄有點期待地去上課了,他很想體驗一下大學生活。
結果嘛,他這個戛納影帝,提名最佳導演,真的沒法過普通的大學生活。
老師不會點他名,甚至會觀察他的表情,判斷是否有講錯的地方。
同學也對他熱情,左一句張導,右一句影帝。
不是想找他要角色,就是想請他出演。
盡管有點煩不勝煩,張暄還是跟其餘人一樣上下課。
於是,‘意外事故’頻發,老師常常上課不到十分鍾就匆匆離開,點名讓他代課。
就連表演班的老師,也經常拉他過去給表演班的同學做示範。
同學們也沒意見,戛納影帝,提名最佳導演,教一群大學生綽綽有餘。
眼見就要從大學生變成大學老師,張暄無奈放棄了體驗大學生活這個不切實際的幻想。
他找了田狀狀導演,說明來意,想要提前畢業。
田導大手一批,同意了,因為校領導早就在為他的事發愁了。
一個已經在戛納證明過自己的學生,學校還能教他什麽,教他怎麽拿金棕櫚嗎?
一聽說他想提前畢業,一路綠燈,在其他大二學生準備期末考試時,他已經在走畢業程序。
特事特辦,也沒有老師刁難,至於畢設,《活埋》足夠交待。
所以,他畢業了。
然後,學校給了保研的名額,張暄接受了。
就是校領導對張暄把獎杯送人有點心疼,這是能進校榮譽館的啊。
這消息不知道怎麽著,就在學校傳開了,然後媒體就都知道了。
媒體知道張暄跟劉一菲一起走的紅毯,於是信誓旦旦地表示,張暄將戛納獎杯送給了劉一菲。
好吧,沒錯!
然後,張暄遭到了狗仔的跟蹤。
他們偷拍到了張暄進入劉一菲家的照片,又偷拍到了二人一起談論劇本的照片。
看圖編的故事上線,張暄新作或將邀請劉一菲出演。
然後,一些在美利堅也有關係的媒體,通過海外同行查到了《盜夢空間》。
經過確認,這大概會是一部好萊塢超級大製作,這下消息勁爆了。
消息一登報,網上一傳,娛樂圈人盡皆知。
於是,劉一菲的黑稿又出現了,但數量卻是比以往少了很多。
畢竟,張暄有一艘直達好萊塢的大船,而眾所周知,他跟劉一菲關係匪淺。
好萊塢超級大製作又在眼前,國內哪家電影公司不想參與?
這時候,誰也不想因為一個女演員得罪張暄。
通知一聲合作的媒體,就能不著痕跡地賣個人情,這些公司非常樂意。
想采訪張暄的媒體絡繹不絕,幾乎快把北電的電話打爆了。
同學們也變得更熱情,不管認識不認識的,每天都要想辦法偶遇幾次。
畢業的學長學姐忽然熱衷回校交流,各種邀請通過各種方式傳到了張暄手裏。
張暄一概拒絕,他不喜歡娛樂媒體,也不喜歡表麵朋友。
他敏銳地發現這波熱度非常不正常,決定避一避風波。
正好華影的錢到賬了,他買了棟精裝小別墅躲了起來,順便買了輛普通的轎車代步。
可就算如此,依舊有一些媒體通過關係找上門來。
張暄還是拒絕接受采訪上節目,直到田導來電,一翻交談,接了個節目。
《楊蘭訪談錄》
她帶著個攝像師登門拜訪,給足了禮數,好言邀請張暄參加訪談。
如果不願上台麵對觀眾,電話采訪的方式也是可以的。
張暄同意了,跟著配合拍了幾張宣傳照,然後錄製。
過了一周,欄目播出,觀眾還在奇怪,為什麽這期的《楊蘭訪談錄》沒有嘉賓。
解釋過後,電話撥通。
反正就是你來我往,你問我答,我不想答就耍太極,那楊蘭就懂了。
不過有些問題,張暄還是決定認真回答。
他肯定了戛納獎杯送給劉一菲的傳聞,否定了媒體臆測他們正在戀愛的謠言。
如果不是謠言,他肯定不提這茬。
至於他即將開拍《盜夢空間》的傳聞,他則稱這部電影不會在近期拍攝,具體時間待定。
是否會邀請劉一菲出演,則還在考慮。
楊蘭問及為什麽不願上節目,張暄表示還不習慣,並直言不喜歡生活在聚光燈下。
“你是如何看待工作與生活的呢?”
張暄對此侃侃而談,表示自己很清楚兩者的區別。
“當我在工作時,我希望多點熱度。但生活中我也隻是個普通人,還是希望能多點自由空間的。嗯......我現在正在工作。”
“誒,我真希望我們的互聯網公司能盡快做一個網站出來,讓我可以在網上回答網友的問題,或者進行文字采訪。”
“我其實挺懶的,點子給你們了,搞快點。”
楊蘭接著放了張《活埋》的海報,在沙子的掩埋下,主角手中的打火機散發微弱的火光,照亮了他的麵孔。
皮膚粗糙,胡子拉渣,表情絕望,眼神死寂。
下麵一行大字,寫著首映時間。
楊蘭笑道:“剛剛得到通知,《活埋》定檔了,到時你會去參加首映禮嗎?”
“這是一個好消息,我會去的。”
“有觀眾對你首部電影就拿下兩個獎杯,還提名了兩個大獎,你如何看待?”
“挺意外的吧……其實吧,我如何看待不重要,重要的是觀眾認不認可。”
“有很多參加過戛納電影節的觀眾都表示,你在《活埋》裏的表演很震撼人心,他們很好奇你平時生活裏是怎樣的?”
“跟普通人一樣嬉笑怒罵,在乎柴米油鹽醋,隻是大家的職業不同而已。”
“從導演,到編劇,到演員,你每一項工作都做的很好,甚至有點超乎想象了。
外媒稱你是天生的電影藝術家,你又是如何看待呢?”
“不否認我有這方麵天賦,但我還算不上什麽天才吧。
最多就是我記憶力好點,學的東西多點罷了,這些真的沒什麽,不要再捧了。”
“謙虛是美德,但太謙虛可就是自大了。節目即將結束,伱有什麽想對觀眾說的嗎?”
“我想想……我也有普通人的喜怒哀樂,如果大家看到相關照片,希望大家能客觀理智地看待,別被誘導了。
當然,我也會有做的不好的時候,那大家隨便批評,我願意改正。
如果有人子虛烏有,混淆視聽,惡意抹黑造謠,大家看到請幫忙舉報,相信有關部門會為我討回公道。
舉報方式請看大屏幕,請大家記好了。(楊蘭給了特寫,這是張暄答應錄製節目的條件。)
造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啊,祝願我們的社會和諧。
我知道我不配合節目上台與觀眾見麵,其實挺任性的。
但還是要任性地請大家原諒,謝謝,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