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羅曾解兵

字數:3977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西有大秦,如日方升 !
    羅曾目送秦王南下之後,立即便找到了主簿王漢說道:“大王欲留三千兵馬鎮守閬中,本太守卻隻留下了本部七百人,不知主簿以為是何緣由?”
    在聽到了羅曾的詢問之後,王漢當即開口說道:“太守勇冠三軍,麾下雖隻有700人,卻也抵得上千軍萬馬。”
    這明顯是奉承之語,由此可見王漢也是一個八麵玲瓏之人。
    羅曾聞言之後卻是有些不喜的說道:“本太守豈是如此自大的無知匹夫?”
    眼看著馬屁拍在了馬蹄子上,王漢當即反應過來,急忙一臉歉意的說道:“屬下無知,還請太守賜教。”
    羅曾見他態度端正,十分滿意的點了點頭,“我羅曾能夠有今日的成就,除了承蒙大王的栽培之外,另外還有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因,那便是我懂得與人分享。
    這一次受命為太守,若是大王派遣了三千精兵坐鎮閬中,閬中自然可以安穩無虞。
    但是,如此一來,閬中之安定,便是三千秦甲之功,與主簿有何關係?
    但若是沒有這三千精甲,那麽,守城之事,便要靠主簿與閬中的兒郎幫襯。
    如此一來,這立功的機會不就來了嗎?”
    隨著羅曾的話音落下,王漢立即便明白了羅曾這句話的意思。
    “太守是想要讓下官召集城中守軍協助守城嗎?”
    王漢沒有猶豫,直接開口說出了自己內心的想法。
    羅曾聞言點了點頭道:“這也是主簿建功立業的機會。”
    王漢遲疑了片刻,隨後咬牙道:“太守美意,在下感激不盡。然而閬中雖然有三千守軍,但這三千人大多都是老弱病殘,真正可堪一用的不過千人而已!
    若隻是讓他們維持城中日常的秩序,還綽綽有餘。
    但若是要想讓他們抵禦外敵,恐怕力有不逮!”
    羅曾聞言之後略微皺眉,隨即開口問道:“可否在城中再招募一些新兵?”
    王漢略微搖頭說道:“秦國新得閬中,民心尚未完全歸附,此時征兵,恐激發民變。”
    羅曾聞言頓時陷入了沉默之中。
    良久之後,羅曾卻是突然間開口問道:“本太守已有計策,請主簿助我一臂之力。”
    王漢是滿臉的不解,但他剛剛與羅曾共事,還不知羅曾是一個什麽樣的性格,所以並不敢過多的發表自己的意見。
    “請太守示下。”
    “明日召集城中所有士卒,本將軍有話要說。”
    “唯——”
    王漢不解羅曾用意,但在聞言之後還是立即領命而去。
    隨後羅曾又令人找來了自己麾下的兩名五百主說道:“明日令人多備筆墨紙硯,再把識字的兄弟都找出來,本將軍有大用。”
    在自己麾下的親信麵前,羅曾還是喜歡以將軍自居。
    兩名五百主也不客氣,互相對視了一眼之後便開口問道:“將軍這是準備幹什麽?”
    羅曾聞言之後瞪了他一眼,語氣有些不滿的說道:“本將軍如何行事,難道還要向你二人匯報不成?”
    兩名五百主也不畏懼,盯著一臉嚴肅的羅曾露出了一臉的傻笑。
    見到二人的笑容,羅曾故意板起來的臉再也繃不住了,罵罵咧咧的說道:“遲早把你倆給撤了…”
    隨後羅曾將自己的計劃說了一遍,而後在兩名五百主崇拜的目光下轉身離開。
    第2日一早,閬中城內的校場上亂七八糟的站了三千多人。
    他們烏泱泱的聚集在校場的角落,盯著那些擺放在校場一角的案幾指指點點。
    “他們這是在幹什麽?”
    “誰知道這些秦人想幹嘛!我們隻管當兵吃糧,莫管秦人的閑事。”
    “對,沒錯,秦人的事情與我們無關。”
    “聽說巴中被楚人圍了,也不知道楚人會不會打到閬中來!”
    “哎,要是楚人打來,咱們這麽點人可抵擋不住啊!”
    “怕什麽,大不了到時候把兵器一丟,跪地投降便是。
    聽說楚人現在也不殺俘虜了,咱們隻要不抵抗,總歸是有一條活路的。當兵吃糧,誰家的糧食不是吃?”
    …
    眾蜀人在那裏指指點點,秦人也對蜀人這邊頗為不滿。
    “這些蜀人一點規矩也沒有,站得東倒西歪的,把他們留在軍中,簡直就是給咱們丟人。”
    “是啊,將軍今天讓額們來,肯定是想要讓額們給他們登記造冊。
    哎,幫不到什麽忙,還要分額們的功績,真是煩死人了。”
    “是啊,這些蜀人都是一群廢物,額,苴邑的兄弟們除外!”
    “你們說將軍到底想幹嘛?”
    “額們哪裏知道,額們又不是將軍!”
    而就在這個時候,不知何人眼睛看到了一匹快馬直奔校場而來。
    “是將軍,將軍來了!”
    隨著那人的呼喊之聲響起,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聚集在了奔騰而來的駿馬背後。
    羅曾縱馬進入校場之中,十分瀟灑的一拉馬韁,隨後穩穩的停在了秦軍精銳的麵前。
    最後他一拉韁繩,在戰馬的嘶鳴聲中調轉了馬頭。
    居高臨下的盯著那些噤若寒蟬的蜀人,隨後開口說道:“本將閬中太守,虎賁校尉,今後,便是爾等的將軍了。”
    他聲若洪鍾,氣勢逼人,當即便震得在場的士卒不敢吱聲。
    隨後他又繼續開口說道:“現在,年齡在四十歲以下的士卒站到左邊,40歲以上的士卒站到右邊。”
    他話音落下之時,在場的蜀人幾乎本能的開始移動了起來。
    他們這些人早就已經失去了銳氣,習慣了逆來順受,隻想要苟且偷生,並不存在什麽不服上官的想法。
    所以,在聽見威風凜凜的羅曾下令之後,也不敢有絲毫的怠慢,直接便分成了兩波。
    羅曾先是看了一眼人數明顯少於老卒的那八九百人,隨後將目光看向那些40歲以上的老卒說道:“從今天開始,你們可以解甲歸田了。”
    他的話音落下之時,意料之中的驚喜與歡呼之聲並沒有響起,那些原本還有些不知所措的老卒們頓時就紅了眼。
    “不,我們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