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 放行

字數:3651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西有大秦,如日方升 !
    尹守約回到了權邑,並沒有告訴允辛最終的結果,但是允辛卻是立即下令在城中散布消息,凡是願意跟隨他一起前往秦國生活的,立即收拾行裝。
    而他自己也是帶著權姬一起前往權國君府說服權君。
    權國君如今一副醉生夢死的模樣,允辛本來以為自己應該很容易就能夠說服他一起離開。
    畢竟,以他的身份,留下來隻有死路一條,但若是跟隨著自己一起前往秦國,往後餘生至少也能混個衣食無憂。
    然而就在允辛開口說出了自己此行的目的時候,權國君卻是搖頭說道:“十幾年前權國滅亡,彼時年少,以為未來可期,複仇必定有望。
    然而十幾年過去了,可憐我已鬢生白發,權國剛剛複國,又將為楚國所滅,我已無心苟活於世,便在此地與權國陪葬吧!”
    聽到他的話語之後,權姬急忙開口勸說道:“君父,隻要能夠活下去,將來必定複仇有望,您又何必…”
    權國君卻是搖頭說道:“君父老了,走不動了!”
    話音落下之時,又將目光看向允辛說道:“大勢如此,徒呼奈何!我去之後,權姬便托付於你了!望允卿善待吾女,延我權國宗室血脈。”
    允辛雖然無心男女之事,但他也知道血脈傳承之重要性。
    權氏與鄀國允氏同為亡國之宗氏,兩氏聯姻,也算得上是般配。
    這一次他沒有再拒絕,而是欣然答應了權國君的請求。
    這一次借助楚國內亂亡楚的計劃雖然失敗,但是在他這麽一攪和之後,楚國的發展至少還要停滯十幾年的時間。
    再加上東方的吳國借機組成聯盟,也讓楚國的東方多了一個威脅。
    如此一來,楚國未來的發展必定會受到限製。
    等到將來秦國強大之後,他允辛還有複仇的機會。
    秦王答應過他的,允辛相信,秦國絕不會食言。
    轉眼間便已經過去了七天的時間,伍德沒有等到允辛孤身出城,但是卻等到了允辛攜帶著滿城百姓以及十幾萬兵丁北上的消息。
    允辛麾下的大軍與百姓混在一起,軍容散亂,陣列不整,若是這個時候對其發動追擊,必定可以輕易將其全軍覆沒。
    然而秦國卻像是一座大山一般死死的壓在伍德的身上,讓他提不起絲毫下令進攻的勇氣。
    而就在伍德感到無能為力之時,身在權邑北方的屈原卻是率領著大軍攔住了允辛的前路。
    屈原單薄的身形穿上甲胄之後頗為滑稽,但他還是強撐著身體昂首挺胸的站在戰車之上。
    一名親兵駕著戰車越眾而出,將屈原帶到了兩軍陣前。
    他看了一眼對麵的允辛,隨即開口說道:“在下,楚相屈原,請秦相敘話。”
    隨著他的話音落下,允辛也沒有畏懼,孤身縱馬來到了他的麵前,平視著對麵的屈原說道:“原來是屈相!沒想到當初看在世子令牌的份上放先生歸國,最終竟然會葬送我辛辛苦苦的布置的殺局!
    可惜可惜!當真是功虧一簣!”
    屈原聞言之後卻是笑著說道:“先生之前為謀國之士,現在為輔國之臣,又怎能夠算得上是全無收獲?”
    允辛聞言之後冷笑道:“秦國相位,又怎麽比得上國仇家恨?”
    他話音落下之後,緊接著又盯著屈原問道:“楚相此來,是為了阻我去路的嗎?”
    屈原聞言之後卻是搖頭,隨即擺手說道:“在下此來,是為秦相踐行——”
    緊接著他將手一招,那些原本攔在前路之上的楚軍士卒不情不願的讓開了道路。
    允辛見狀卻是怡然不懼,徑直帶著麾下的人馬一路北上,直接從千軍萬馬之中穿行而過。
    一個多時辰之後,望著遠去的一行人,屈原卻是突然間長聲歎息。
    “看來,楚國與秦國之間恐怕再難修好了!”
    隨著他的話音落下,一名荊蠻將領憤憤不平的開口說道:“那怎麽不幹脆把這小子抓起來,若是把他宰了,秦國就少了一個敵視我楚國的秦相,這不是一件大好事嗎?”
    他的話音方落,屈原偏頭看了對方一眼,他又何嚐不想將這個隱患直接鏟除。
    但是以目前楚國的國力,根本沒有辦法再支持楚國與秦國打一場硬仗了。
    甚至,若是今年再耽擱了耕種,楚國根本不用秦國來滅,自己就能夠把自己餓死大半。
    而秦國,對於戕害本國人的國家,奉行的向來是雖遠必誅。
    當年的巴蜀,義渠,犬戎,甚至是曾經與秦國交好的晉國,哪一個不是因為給了秦國借口,直接就被秦國給一口吞下了?
    若是沒有去過秦國,屈原很難想明白秦國是如何迅速完成擴張。
    別說是民風民俗不同,就算是治理地方的官吏等等,同樣是一件巨大的難題。
    然而他去過鹹陽,知道那所學宮,還有分部在秦國各地,大大小小的學院沒能都能夠給秦國提供多少人才。
    別的國家都是恨不得老兵在軍中待到老死,偏偏秦國還有一整套的“卸甲”製度。
    若是年齡到了,級別又不夠達到將帥的程度,就算是一名身經百戰的老卒也要回家養老。
    在屈原看來,秦國根本不缺人才,因為秦國不單單是網羅各國的人才,還自己培養人才。
    最可怕的是,就算是別國的人才到了秦國求學之後,也很少有人願意歸國。
    包括自己,明明是避難前往秦國,結果在秦國呆了一段時間之後,反倒是對秦國生出了感情。
    也不知是敬還是畏,在屈原的內心深處,竟然不想與秦國為敵。
    但是他的理智卻告訴他,秦國必將是楚國的敵人。
    而就在屈原如此矛盾的盯著允辛遠去的時候,此時的允辛也是麵色陰沉。
    盡管屈原什麽話也沒有多說,但是,楚國試圖與秦國重新修好的態度卻是已經被他所察覺。
    他雖然極力營造出不肯與楚國和談的架勢,但是他的內心卻非常清楚,秦國與楚國之間此時並不宜全麵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