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9章 會獵

字數:3697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西有大秦,如日方升 !
    三月之期已至,秦王麾下大將白起領兵三萬為先鋒,直逼周國瑕邑而來。
    周太後雖然對周天子擅自應戰的決定十分不滿,但是他也知道,秦國伐周之心甚堅,根本不是周王朝想戰或者不想戰就能夠決定的。
    秦王從來不是在與周國商議,而是在通知他周國應戰而已。
    若是周國不肯應戰,秦國到時間之後還是會直接出兵。
    措手不及之下的周國,或許還會遭受更大的損失。
    許多人到了老了的時候是越來越糊塗,而周太後卻是越來越老奸巨猾。
    他早就已經隱約注意到了周天子的變化,但是她卻並沒有主動去拆穿他。
    作為周國的太後,她確實是不願意交出手中的權力,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然而她就這麽一個兒子,在感受到自己的身體越發蒼老之後,她便知道,她的一切都隻有這麽一個兒子能夠繼承。
    所以,在意識到了這一點之後,她便開始有意無意的培養起了周天子的野心。
    作為一名野心勃勃的政治家,周太後非常清楚野心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
    它能夠激發人身上的無限潛能,做出許多他們之前從來也想不到的事情。
    就像是周太後自己,她相信自己的前三十裏都不曾想過會有以太後之尊執掌周王朝的可能。
    更加不可能想到,身為天下共主的周王朝會在她的手中一一剪除那些作為周國羽翼的諸侯國。
    然而在野心的推動之下,周太後讓周國完成了由分封製度到郡縣製度的蛻變。
    若是沒有秦王壽,或許周太後才是這個時代最為閃耀的存在。
    隻可惜,她的對手是秦壽,一個擁有了數千年“視野”的秦王。
    這個秦王或許並沒有將華夏文明數千年的沉澱歸於一身,但就算隻是一些皮毛,也要遠勝於這些時代的人太多。
    如今的她已經老了,也該到了迎接她宿命歸宿的時候了。
    所以哪怕明知道周天子在背後搞小動作,她也毅然決然的踏上了迎戰秦軍的征途。
    周國瑕邑,白發蒼蒼的周太後穿上了輕便的皮甲,用渾濁的雙眸看向城外的五萬秦軍。
    望著那旌旗獵獵,軍容整齊的秦軍,周太後的腦海中卻是悄然間回想起了當年第一次見到秦軍之時的場景。
    那個時候的秦軍雖然隊列整齊,但是他們身上的裝備卻是差異極大。
    有的人身佩鋒利的鐵劍,身上穿著嶄新的皮甲,但是有的人身上的裝備卻是十分的破爛,甚至連一件完整的衣服都沒有。
    在函穀關的時候,他甚至還見過秦軍士卒進營帳的時候脫下皮甲與禦寒的衣物,而後將他們交給其他的秦軍士卒,至於他們自己則蜷縮進帳篷裏,裹著單薄的被褥禦寒。
    然而現如今的秦軍,普通士卒身上穿著統一製式的紮甲,頭上頂著堅固的鐵盔。
    腰間懸掛著統一製式的鐵劍,手中握著鋒利的戈矛與大盾。
    弓弩手排成整齊的方陣,行進在隊伍的最前方。
    刀盾與長戈在他們的身側策應,時刻準備為他們抵擋可能出現的攻擊。
    鮮明的旗幟隨風獵獵,整齊的步伐宛如雷鳴。
    隻是看上這樣的軍隊一眼,便能夠讓守城的將士人心惶惶。
    “宋先生,秦軍來了——”
    周太後倒抽了一口涼氣,隨即向著身邊的一名麻布衣衫的老者開口說了一句。
    此人不是旁人,正是奉行“非攻”的商墨炬子宋墨。
    在得知秦國與商周二國即將開戰之時,身為商國人的宋墨再一次站了出來。
    之前列國諸侯伐秦之時,宋墨曾經找到過商王與周太後,希望能夠憑借著自己的墨義說服他們退兵。
    然而可惜的是,當時的商王與周太後都一心覆滅秦國,並沒有聽從他的建議。
    為了防止宋墨去幫助秦國守城,商王甚至還以宋墨在商國的徒子徒孫相威脅。
    宋墨無奈,在列國伐秦之時,他沒能夠站在“弱勢”的秦國,也沒能夠阻止這一場戰爭。
    如今秦國伐周之時,不想與秦國開戰的周商二國卻是主動的找到了宋墨,希望他能夠幫助周國守城。
    這件事情聽上去很無恥,宋墨的弟子都被氣得差點拔劍殺了周太後的使者。
    然而宋墨卻認為,“彼時列國伐秦,我等未免秦國的百姓遭受兵戈戰亂,故而往說商周,雖然最終未能夠成功,但是我們也為自己心中的“道義”盡了一番心力。
    而今,秦國攻伐商周二國,我們難道就能夠眼睜睜的看著商周兩國的百姓蒙難了嗎?”
    隨著宋墨的質問之聲響起,原本滿心不情願的商墨弟子終於還是答應了宋墨的命令,與他一起來到了瑕城。
    商墨脫胎於秦國墨家,因為宋墨更喜歡工匠之事,故而宋墨對於科技的重視程度更在秦墨之上。
    一些簡單的科技實際上並不複雜,然而之所以一直未曾出現,乃是因為之前從來沒有人注意亦或者知曉這件事情,沒有人往這個方向去想,自然也就沒有被人研發出來。
    就像是投石機,在秦國沒有將它運用於戰場之前,不會有人去想怎麽把一個磨盤大小的石頭拋上天。
    然而當投石機在戰場之上被運用出來之後,工匠們發現了他的運行方式,隨後進行模仿,自然也就能夠慢慢的研發出來。
    就像是秦國的鐵器,最開始的鐵器根本比不上青銅器,所以鐵礦還被稱之為“惡金”,意思是下等的金屬。
    鐵匠們都是有師承的,師傅在教他們的時候,告訴他們鐵礦石鍛造不出好兵器。
    那麽,他們又怎麽會去研究怎麽冶煉鐵礦呢?
    然而在秦國冶煉出來的鐵劍逐漸嶄露鋒芒之後,整個天下的鐵匠便都知道了鐵器的“先進”,於是,越來越多的人研究冶鐵,各國的科技自然也就能夠逐漸趕上秦國。
    商墨源自秦墨,有屬於自己理解的十大主張,重視科技,自然也就有專人研究器械。
    故而,宋墨在抵達瑕之後,立即便開始建設起了防禦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