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2章 張秦使燕

字數:3718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西有大秦,如日方升 !
    在得知了燕國之所以如此安定之後,張秦也不由得思考起來。
    “秦國的法治與燕國的俠義,到底誰才是真正的濟世良方呢?”
    在思索了良久之後,張秦卻是突然間笑了起來。
    “不論是法治,還是俠義,亦或者是禮到底都是維持國家穩定的工具罷了。
    禮樂,乃是以“禮”為核心思想,從上而下的約束各個階層的行為舉止,以此達到穩固階級與統治的目的。
    俠義乃是以“俠義”為核心思想,從下往上,通過武力威懾與暴力手段來約束各個階層的行為,從而達到使社會和諧,互不相欺的目的。
    而秦國的律法,也是以“法”為核心,從上而下,又從下而上的約束每一個階層的行為,從而達到社會穩定的目的。
    然而,不論是禮、法還是俠,隻要製定與掌握他們的人開始變質,那麽,他們距離崩潰也就不遠了。
    故,治理國家的策略本質上沒有太大的上下與優劣之分,真正重要的是,這種策略對於他們的製定者與執行者自身是否也具有約束力。
    而相比較於製定者高高在上的禮樂,絲毫也不能製衡己身的俠義,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秦法似乎更具有約束性。
    所以,還是咱們老秦王有先見之明呀!”
    在意識到了這一點之後,張秦的心底很快便想到了能夠打破燕國這種表麵和諧的方法。
    但是他卻並沒有直接表露出來,反倒是露出了一臉的欣喜模樣。
    “燕國如此祥和安寧,當真不愧是列國之中的新起之秀!”
    張秦絲毫也沒有遮掩,在眾目睽睽之下表露出了自己對於燕國的欣賞。
    他的話引起了諸多燕國人的駐足,這些人都對於“明智”的張秦十分的友好,紛紛主動向他行禮表達善意。
    然而那些隨行的周人卻是變得麵色陰沉,都對張秦的舉動心生不滿。
    然而張秦還是周國的塚宰,又是此行出使燕國的主使,他們根本不敢對張秦表露出絲毫的不滿。
    不久之後,張秦到來的消息便傳到了公子巡的耳中。
    公子巡當即欣喜若狂,正準備出門去迎接之時,又突然間想起了張秦曾經的交代。
    思來想去之後,他立即收斂了自己內心的激動情緒,並沒有去見張秦,反倒先去見了燕公姬全。
    “兒臣拜見君父——”
    在向姬全行禮之後,公子巡剛準備開口說話之時,一名十來歲的少年便恭敬的向他行禮道:“小弟向兄長見禮——”
    “姬橫,你…”
    他剛剛準備開口詢問對方為什麽會在這裏,但是一看到旁邊正在批閱奏文的姬全,立即便明白過來。
    “君父這是在教導姬橫批閱奏文呀!”
    在生出了這樣的想法之後,他的內心便越加不是滋味。
    要知道當年他在燕國的時候,可沒有與姬橫一般的待遇。
    內心不滿之下,他便也隻是隨意的拱了拱手,而後便繼續開口說道:“君父,兒臣在鹹陽的時候曾經見識過一個名為張秦的賢士,他有治國安邦平定天下的才能,若是能夠得到他的相助,我燕國必定能夠更上一層台階…”
    公子巡極力向姬全推薦起了張秦,頓時便讓姬全對張秦生出了些許的興趣。
    “哦?既然這位張先生如此賢能,為何吾兒一直不曾向寡人舉薦過他呀?”
    “父王,兒臣也想要將他舉薦給父王,隻是,之前三次登門拜訪,都被張先生拒之門外,未能將先生帶回燕國,自然不能薦於父王麵前。
    但是,今日聽人奏報,說是張先生如今已經成為了周天子的塚宰,此時正作為周國的使臣前來我燕國…”
    姬全聞言之後吃了一驚,頗為詫異的開口問道:“吾兒歸國還不到一年的時間,也就是說這位張先生用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便成為周國的塚宰!當真是…”
    姬全一時之間都不知該如何形容自己內心的驚訝,隨後說了一句。
    “寡人當親自去迎接張先生入宮。”
    他話音落下之後,隨即又向著公子巡說道:“吾兒三次相邀都未能成功,卻未曾對閑事心懷怨恨,這是人主該有的胸懷,寡人心中甚是欣慰!”
    公子巡頓時大喜,立即恭敬的向著姬全說道:“這都得益於君父的教誨!”
    姬全聞言之後沒有再多說什麽,而是下去令人準備起了最高規格的迎接儀仗。
    而後他親自帶著公子巡與公子橫在宮門口迎接,用迎接別國諸侯的禮儀將張秦迎接到了燕宮之中。
    二人互相寒暄了一陣之後,又相互探討了一些關於時局的見解。
    張秦的言辭犀利,對待許多問題都是一針見血,讓姬全生出了一種初見蘇儀之時的感覺。
    “我一定要得到他!”
    姬全的心底生出了這樣的想法,但是卻並沒有直接向張秦表露出自己的招攬之意,反倒是率先開口問出張秦此來的目的。
    張秦聞言之後說道:“燕公有佳女,而天子無子嗣。天子欲與燕國結親,故而遣外臣前來與燕公商議此事。”
    張秦此行的主要目的實際上是為了與讓燕國與周國達成同盟,但是他卻並沒有開口說出自己的主要目的,反倒是先說出了次要的目的。
    燕公聞言之後滿臉謙卑的回絕道:“小女蒲柳之姿,怎能與天子相配!這,實在是太過於折煞寡人了…”
    不論張秦此行的主要目的是不是為了聯姻,在周國未曾開出相對應的條件之前,英國公都不會直接答應。
    二人你來我往的推了一通太極,等談到了黃昏之時,燕公立即借口天色已晚,於是將張秦留在了燕宮用赴宴。
    張秦此行的目的本就在燕國,自然沒有拒絕與燕公繼續相處的機會。
    宴會之上,二人不再商討關於聯姻的事情,轉而開始討論起了當今天下群雄割據的局勢。
    酒過三巡之後,張秦言語犀利的指出。
    “外臣曾經是秦人,而今又是周相,對於兩國都是十分的了解。
    與外臣之見,秦國若是鐵了心要吞並天下,列國就算是聯手,最終也會被秦國耗盡國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