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略施小計
字數:3470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滄瀾無淵 !
抬腿走了進去樓外樓,小二熱情的招呼上座,還有眼力勁地使勁擦那本就幹淨的桌子椅子,上了一壺香茗。一看就知道大酒樓出來,經驗足,會伺候人。
牆上一溜的菜單,都是烏木金漆寫的。
豪氣,真豪氣,這樓外樓的東家絕對是舍得花錢的主。
落座一會,喝著香茗,聽著前台說書先生說著些情情愛愛的胡七雜八,稀稀拉拉的客人也在討論著坊間八卦,這樓外樓是個暫時可以落腳和采集情報的好地方,無淵頓時心生一計,伸手招來小二。
小二積極熱情的迎上來:客官麵生,第一次來樓外樓吧,有什麽喜歡的口味?我給你推薦一下。
我要見你們東家。無淵開門見山。
小二聽了頓了一下,這位客官,您是有什麽不滿意?茶不夠溫?馬上給您換一壺。
我有能生財的錦囊妙計要獻給你們東家,助他生意更加興旺,你去告訴一聲。無淵故作神秘的笑笑道。
好,我去看看東家是否得空。小二半信半疑的走了。
半晌,一個穿著織絲錦袍的中年男子來到無淵麵前,抱了抱拳:姑娘你是要見我,我就是這裏的東家季染,請問姑娘有何賜教?
無淵拉開身邊椅子,反客為主地給季東家倒了杯香茗:請坐下細談。
看著眼前年輕女子,麵容姣好,落落大方,不像是來找麻煩的,他也就欣然落座了。
無淵笑笑,指著牆上盯著的一堆菜牌,斬釘截鐵的說:這菜牌有問題!
季東家馬上臉色一沉,有些惱怒:姑娘,我樓外樓開業多年,從來沒有人說過這菜單有什麽差錯,小姑娘,你知道這是誰的地盤嗎,非你能招惹的起。算了算了,這壺香茗當我請客,你速速離開。
說到這裏,東家開始逐客了。
稍安勿躁,稍安勿躁呀,無淵指著其中一塊菜牌:辣雞麵。
自信滿滿說到,辣雞辣雞,音同垃圾,倒胃口。
說完又指著另外一塊菜牌,菇菌素菜,俗氣,涼拌白菜芯,一般般,清蒸河魚,沒有特色。
季東家看她一個年輕女子指著一個個菜牌評頭論足,徹底怒了:姑娘麵生,你嚐過我的菜嗎就這樣信口雌黃,胡說八道毀我商譽,還是你哪家派來搗亂的?對家福滿樓?
哎哎,我還沒有說完呢,無淵還是笑眯眯的,你讓人上筆墨伺候,我給你重寫菜牌看了再說。
這小姑娘到底是腦子壞了還是她有葫蘆藥在賣弄?
趕快上筆墨呀,又不是讓你上刀劍,思前想後的在怕什麽。她對著季東家的疑惑臉揮了揮手。
小狼毫筆,正宗端州雕花硯台,配上上好的熟玉宣放在桌上。
嘖嘖,富貴,真是富貴,她心裏暗自高興。
刷刷涮....無淵放下小狼毫筆,對著寫好的熟玉宣一吹。
季東家拿起紙一看,幾行俊秀小楷寫著:財源滾滾,飛鳳在天,翡翠藏珍,滿園春色,潛龍出海,更是摸不著這姑娘的牌路。雙眼直勾勾地盯著無淵。
用這些名字把牆上掛著的菜牌替換了,涼拌白菜芯就是取其諧音財源滾滾,炸子雞就是飛鳳在天,菇菌素菜就是取其形意,又名翡翠藏珍。
茗茶也是,上好春茶改名叫滿園春露,雨前龍井就是潛龍出海。
第一,這些好聽的名字能襯托起樓外樓的名聲,第二嘛,無淵小聲對著東家說:這種菜名給那些文人墨客,達官貴人留些懸念和添上好聽的寓意。他們文縐縐的就吃這一套。
聽完後,季東家一拍大腿。連連高呼,妙,真是妙!差點錯怪姑娘!
小骨,趕緊的上些酒菜,我要跟這位姑娘小酌一杯。
無淵看見這計成了,趕緊提出:這隻是第一步,我還有一個後續配合。
你得把說書的那個換了。換成巨胃擂台!
啊,怎麽個巨胃擂台?在下請姑娘明示。這姑娘說的話又開始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
無淵剝著花生米,喝了口茶,淡淡的說:這個簡單,等你重新打造好新菜牌,就需要對外宣傳這些新菜品,何不趁機開個擂台,每日一戰。
客人和駐店巨胃王單對單在擂台上,比拚誰能在一炷香內吃的多,贏了免費,輸了的話要付雙倍錢財。我能保證你穩贏!
怎麽個穩贏法?客人輸了付雙倍還好,贏了不就在擂台上吃我們白食?這個有風險。我們這沒有這方麵的人才能上你說的什麽巨胃擂台。季東家憂心地搖頭表示不讚同。
放心,有我,隻管做好準備,等你重做菜單,坊間加緊宣傳。十日後應該可以開戰了。
對了,你順便開個莊,我親自上場對戰,如果買我方輸的要一賠三十以上,收益五五分成。勞煩今晚安排一間上房,十日後贏錢就夠買單了,倘若輸了都算我的。
看著無淵輕鬆自信的架勢,季東家還是將信將疑。
對家福滿樓最近可是搶了樓外樓不少客人,自家那個說書郎來來回回都是那幾套窮酸公子挾持富小姐私奔,惡婆婆逼發妻娶妾添丁,大房二房下三濫手段爭奪家財,又或者公子酒醒後,家裏婆娘變成大白蛇之類,根本沒有幾個客人要聽這些。
多年來也是國泰民安沒有戰事,沒有戰爭題材,也不敢當眾說皇家秘史,真讓人發愁。
要是樓外樓敗在他手,他爹爹他爺爺準拿著狼牙大棒子在黃泉下等著招呼他。
想想人家福滿樓還有西域歌舞表演,大變活人,他家樓外樓在離城多年老字號,不屑抄他福滿樓,也沒有臉抄他。
照這樣流失客人法,加上近兩年水災失收,食材成本蹭蹭蹭的一直漲的不像話,與其坐以待斃,還不如豁出去。
季東家招來幾個小二:我們樓外樓十天後新菜品推出,屆時有個巨胃擂台賽,你們明天開始四處發散一下消息。
那些送菜送肉來酒樓的,轉角集市那幫大叔大嬸,幾大書院門口的燒餅鋪,筆墨齋的老板們那些都記得通知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