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致平庸的你我
字數:1393 加入書籤
薄紙談!
平庸,意思是指普通、尋常而不突出,碌碌無為。也指平凡的人做著尋常的事,一生碌碌無為,尋常且不突出,總是依附如風,無法鶴立雞群,做到萬眾矚目。我更傾向於後者的解釋。自清代周亮工的文章《倪母朱太夫人七十序》載有其義,“平庸之子,無英華可以自見,無名譽可以震俗。”自古便確乎與貶義牽連。
談的這些都是前人玩剩下的,我隻能去反複增補或者刪減的機械人的功效。正如對平庸這詞語的意思理解帶著濃重的功利主義,對平凡人做不出萬眾矚目的作為嗤之以鼻,隻有對鶴立雞群的才子獻上完美無瑕的讚辭與褒揚。
這怪不得任何事物,是那個運動的,或是靜止的,都是與之沒有關聯的。這不是體現我的豁達大度的品性彰顯,而正是我的自卑的剖露,如此淋漓盡致,如此展露無遺,讓自己變得無所遁形。這便是這個悲慘故事的前奏,而真要剖解其中的主因必須是自我的問題。
首一便是自己屬於平庸的人,做著尋常到不能尋常的事情,卻沒有一絲成效。“業精於勤、勤能補拙”確乎隻能成為我的表麵狀態,而內心卻是縱放自己的欲望,或是無法合理控製欲望。沒有多少進去向上的毅力,這便注定是禍事的隱患的伏筆。
首二便是自己對環境的改變心境,不夠強烈,不夠毅力。“人貴有自知之明”便是我的唯一可以去拚讚的言辭罷。先秦諸子中的儒家代表之一的荀子文章裏有談道,“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對其中的理解有一定的文化教育程度便悟通,而實踐裏確乎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自己便是釀成“朽木不可雕也”的悲催人生。
艱難地讀到處的人,可能都會產生共同的疑問。那便是與主題有什麽半絲關聯,“致”理解為從至從攵,送詣也。言部曰詣,候至也。送詣者,送而必至其処也。這都是從一些資料中拿來用的,其實徹底的深意我無能去解析。又一次暴露著自我的平庸,平庸何是值得配用“致”字。這便是人們心中最明確的疑問,我不懂辯論法則沒有足夠勇氣去反駁,這再一次暴出自我的平庸。平庸與平凡有著關聯,卻又沒有大的聯係。
平庸的人生不值得去留戀與不舍,但因人而異。雖說把人生反複拿來去談,沒有什麽可稱得上優秀的,甚至與之沾邊都是艱難的。而我確實是對平庸的此生充滿著意平心滿的心態的,這根本不能夠理解為樂觀派的作風。且理解為平庸的人作出庸俗的選擇罷。這壓根不是什麽無所根據的妄自菲薄之說,且當是碌碌無為的說辭。
正像老話裏談道“兒孫自有兒孫福”的,同理,平庸自有其知足處罷。這不是胡扯亂雲之談,確是自我心境的剖露。致平庸的你我,可能屬於其中的部分人會覺得甚做作,以致對此嗤之以鼻,產生厭惡心理。這些情景是感同身受的,沒有搬出更多話語來進行安慰。隻能選擇性去讀,保留性取看法罷。平庸不是原罪,但平庸卻不是成為他人評頭論足的標簽,以平庸心態,活著平庸的生活,也何嚐不是種值得讚賞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