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未曾寄出的一封信

字數:1535   加入書籤

A+A-


    薄紙談!
    時間總被人們所誤解,討論它不近人情。灰塵平鋪在其信箋上,被時光所遺忘?我忍不住去拆開,映入眼前的是“致懦弱者”四個醒目的大字。
    經曆總被不經意的情景勾起,完成不了的事情,確乎已成遺憾的塵跡。麵對強者的榮耀時刻,內心除了深感痛意外,表情還倔強著強裝平靜。懦弱者隻會驚羨與妒嫉別人的甜果,而將自己的敗落當成本能,徹底地沉落到平庸的塵土間,沒有幾絲掙紮,瞬間的不甘湮沒於流逝的日子裏。
    信的最後幾個字引起我的注意,“更新、改變、衝破”似乎是兆示著反抗與挺立。結局沒有痕跡可以去獲尋,而我想這該是對懦弱者的最透徹的勤勉吧。
    我生於懦弱,總將一絲得意永久持立。當被現狀震碎得沒有一絲傲意時,早已埋進這塵埃當中。該是墮落的行徑來的軌跡,散亂在人海裏。
    若是以此狀況進而變化,那麽結果必然就與悲哀牽連。我如何的感性都不可能會將傷感深刻表現得淋漓盡致。對於大作家來講,想必沒有多少壓力,而卻是能夠確切壓垮掉了我的承受力,才疏學淺,沒有多少學識與見聞。
    人間不是除卻巫山不是雲,不知有悲傷這種感情,讓人沉悶壓鬱。我們總能夠從不同角度去傾聽事物的形態。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人群對故作高深的人是厭惡的,感覺很是做作,著實不討人喜。但記住一點的是,人要一定程度學會故作高深,不是裝模作樣的擺設,更不是濫竽充數的虛偽。而是能夠保留著自己的一份心思,不存在劣根性質一說,而是人的真切情意。
    當人閑靜下來,沒有電子設備的打擾與念想。有的是對靜謐的享受,雖不能達成寧靜致遠,但那份寧靜卻是前所未有的輕鬆與愉悅。
    愁眉不展,悶悶不悅。眉條很沒神,緊促而濃重,如枝柳絮本該以飛舞的姿態去迎對人間萬物,卻近與枯黃,沒有一絲多餘神氣,蕭索而已間。
    心中的悶苦似乎讓人載不動,嘴角擠不出剩餘的一些歡樂。當這些人,將筆觸落在憂鬱的邊角處,那麽他們將以自己為中心體,旁若無人,即進入一個忘我境界。
    在這種狀態裏,這些人並不是幸運的,連自己都已經卷入其中,愈來愈深切,漸乎被現實所擊垮。他們的最強烈的病症來源於心理的觸發,自卑,妒恨,憂鬱,漸而厭世。秋士易感與春女善懷受著宋玉悲秋的侵染。
    時間的繁瑣總讓人倍感沉消,如此落魄。頹化在煩俗裏,弦絲崩斷間,悵然若失。積壓的鬱感已壓製著我軟弱的心靈,對感性之人而言。
    杞人憂天,謾罵杞人的何嚐不是自卑感在作祟。心緒糅索,無力爭世。卷進悶鬱的網罩中,愈加厲害。望眼著豁然開朗,欲穿了蕙茝與嘉樹。
    更新,泰然,坦世。不以卑弱而逆來順受,現狀所擊潰者,不足以任何情意所寄予。橘香蓮芳,無不是精美之物,心中怎不會驚羨乎?嗅尋其向,起先輕步了而謹從,受其侵感。門庭若市的樊籠裏,我沒有一絲留戀,去慎獨,依然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