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民謠與文藝

字數:1636   加入書籤

A+A-


    薄紙談!
    旋律輕愉,歡快鬆悅。在閑暇時間裏,我不喜歡去浪費時間打虛擬遊戲。這是我最覺得將人生浪費的行為,遊戲不是無時不刻,花費大量時間與精力去進行是得不償失的,而應該以理性心態去看待。
    文藝這東西是非常值得去讚賞的,他們這些群體對生活的格調是很多樣化的。
    文藝女孩是最具魅力的,她們對於生活的理解是非常豐富與多彩的。她們熱衷於創作寫關於文字性的東西,樂於去譜寫民謠詞曲,很具有傳統女性的柔情氣韻。
    創作靈感本身來源於生活氣息,對事物的有些獨到理解。需要善於去觀察,對現實有著誠懇而真摯的情意。
    愛好並且有勇氣嚐試創作文藝作品的女孩是充滿著一股憩人心扉的文化韻味,是讓人感覺到非常有親和力的。而其中的文藝作品當中,最讓我青睞的是民謠這種音樂風格。我對音樂沒有什麽係統化的學習經曆,隻是以愛好者為自居。文藝女孩創作的民謠,蘊含著古風的柔美,簡樸的文字,卻是最讓心弦觸動的。文字不是隨意堆積的,不是簡單化的拚湊,而是需要對文字進行理解與獨到的創作過程。
    文藝範不應該成為現在趨往中性定義的詞匯方向發展,更應該讓這種群體愈加廣大。民謠能夠散發出其他音樂所不能產生的影響力,對人有著極大的教益效用。民謠反映著生活的點點滴滴,而不是煩躁繁雜的事務,而是一些生活情調。這得益於她們真切的文字及樸實的實踐經曆,該為她們的努力所折服。
    民謠能夠產生的是一種共鳴性的感覺,能夠轉化為一種教益。沉下心去傾聽,感受文字裏麵的情景,融入其中,洋溢於裏麵。恍若是行走於在風和日麗的沙灘邊,滿身沐浴在陽光浴當中,讓人身臨其境。
    這是民謠給我們的樂趣與享受,但若隻局限於這種感覺便沒有什麽是大力讚賞的。民謠作為一種傳統的文化表達現實,來自社會實踐,貼近生活的方方麵麵,更好地傳承著一種文化底蘊,這與古風型的作用一致,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
    而文藝女孩所創作的民謠,沒有浮華的詞藻,表達著內心最真誠而讓人渴望的感受。她們取著很具有文藝氣質的名字,她們也為內心追求的那種純粹音樂而不懈努力。
    她們都是夢想家,心懷憧憬的美好追求,並為之勇於嚐試、實踐,不斷打破他人傲慢的挑剔,做最真實而精彩的自我。這是傳達的一種思想,一種積極向上,有著自我獨見的觀念。
    回看當今社會,浮躁沉壓著人們,利益關係與各種人情世故不斷擠壓著人們的內心,對心理的鬱悶與煩躁都隻能以不安心態去看待。人們變得害怕,人情間變得冷漠,這是社會反映地一扇窗,關掉這讓人心情鬱抑的窗戶,打開另一邊的那扇。
    這裏便是人間大部分都存在形式,人們相互包容,充滿著濃厚而真切的人情味。傳播著真善美,人們間沒有利益關係衝突而不斷針鋒相對,不會以功利化對待人情世故,而是發自肺腑的一種真實的情意。
    這便是民謠與文藝釋放的一種力量,一種無形而充滿不可限量的氣力。人們的關係彼此誠懇相待,世間都是美好的,人們都非常慶幸著來到這個世界。當人們離去的那刻,生命的終結便是最完美的升華。這不該成為危言聳聽的歸類,也不是無病呻吟的做作,是散發人性光華的有血有肉的最美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