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歸宿
字數:1493 加入書籤
薄紙談!
人群在從發現來的許多故事裏,漸漸獲知那對他們有價值的事物,這確乎是無比艱難的,而人們還在其追隨的路上。但半途裏卻有許多人產生著詬病式的選擇,他們突然停住腳步,“沉靜下心態”乎?實際上,是他們湮沒於塵世中。
明麵上他們追隨著內心的純粹與稚性,而實際上是他們逃避現實的一種富麗堂皇的說辭。沉陷於自我那一角世界,狹隘的空間感,該虛心求教?他們開啟嶄露頭角的模式,對自我那一絲的得意吹噓不已。
暗地裏他們“釋懷本性”,將自我裝飾華麗修養的格調撕扯下。沉癡於虛擬世界可能已經成為現代人“文明形態”的基本準則,討論戰況,組隊開打,若是隻作為閑暇時間裏打發的方式,那麽便無可厚非。但事實真如此乎?他們不分朝夕日夜,無盡地在虛擬世界裏“霸道”口吐芬芳……一陣罵浮淋漓盡致展示著他們的文明素養。是虛擬世界裏的各種形態包庇著他們,也是他們自我掩飾的形式。
這該是人選擇的方式,以不得意的心緒與不安而沉陷於虛幻的世界裏,荒度著彌足珍貴的年華,人又能夠有多少的光陰?當我們還在習慣怨天尤人之際,有比我們身高陷逆境的人群已經不懈努力,憑著毅力與勇氣去改變現狀,最後如願以償。我們還有什麽理由去抱怨什麽,先天性不足可以不斷去彌補,而大多數人是這樣想過,這樣嚐試過。但隻是時間有些短暫,他們被現狀所打敗,碰一鼻子灰便選擇放棄。
他們的放棄不是那麽明顯的,而是以讓自我先在虛擬世界裏得到一絲慰藉,但程度愈加深刻,他們沉迷了虛擬世界裏。身體越加不恙,麵黃肌瘦,儼然一副疲倦不堪的身子骨。
但虛擬世界裏他們真正得到過慰藉乎?答案是或許是有的,隻是可能因人而異,其程度是微乎其微的。而去浪費時間與精力去虛擬世界裏消沉的,有成功的例子,成為為國出戰的遊戲競賽手,但機率很是渺小。
人的歸宿該是什麽,該是發於自我意願的,是內心真正所追隨的。而不是沒有方向感的飛蛾般東碰西撞,讓心性不斷去彌補與完善,世界上的聖賢少之又少,並非是社會的倒退,而是缺少那份心性。
對於同樣的事物,人的選擇不一致,對於答案不需要過分深究。其選擇的判知力與推論方式才該是要去挖掘的。險峻的狀況擺在我們眼前,讓我們產生著許多的茫然與彷徨,深感人的無力感。
我們在尊重每個人作出的選擇之後,便隨性著不管不顧。而若是將人生作為走秀式的姿態,那麽便是缺乏對人生的一些不要思索。
歸宿不是我們能夠去幹涉的,但我們可以去占領主動權,但達到這目標的能力代價是巨大的。任何事物沒有無償付出與隨意取舍一說,除純真的人間愛外,人間變得愈加物質化,而那所占比重不高的注重精神修養的部分,需要我們不斷去提升。
但實踐是需要思維反映到行動中來的,而不是滔滔不絕著暢想,成為紙上談兵的空化現象。找獲自我的歸宿,讓形態能夠去坦然。接受生活中的各色各樣的狀態,而內心卻能夠保持著純真與無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