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毀滅
字數:1412 加入書籤
薄紙談!
心理的醜惡不為人知,但其中光亮總會被人們所發知。隻怪際遇安排,讓我們與之產生關聯。生活為何會如此狼狽,無多餘的采神。曾經的神氣被時間衝刷的一絲不剩。難道這本就該被命運任由擺布。連反抗的意識都沒有,妄活此生。我多少攜筆想著去完成一篇讚美生命的詩歌,但遲遲不敢動筆。
果真是神來之筆或是畫龍點睛,我不敢添加一分自己的心思。或是不敢表露一絲不悅,可能其讚辭我不是很接受,但事實上我沒有區猶豫與不決的機會,尤其是在如此眾多人群麵前展露的場合裏。
生命被文學賦予各種形態,她的美妙與醜陋都被記錄者有所涉獵。但與其將生命的遭遇說得天花亂墜,倒不如真正去體驗,現代的很多人似乎著迷於內心世界裏幻想。倒不至於是癡心妄想,但確乎與之有些厚重的關聯。
窗外下著猛雨,嘩嘩啦啦——一陣舞作,狂熱地沸騰,這傾盆大雨給了人間以清醒。生物不斷複蘇,萬物奔走在人群外的世界裏。
雨看似具備著洗掉萬物的能力,但其中所真正能夠洗滌的卻不包括人的德行。也許是她的局限性之處,我們追隨著美好而憧憬著的事物,確乎沒能夠改變什麽的勇氣與毅力。
那麽這樣的選擇便承擔著各自的後果,生活就如此平易化,本沒有無償一說,需要用相應的作為去點評什麽。
生命的毀滅隻在一瞬間,而其過程是如此起伏跌宕,有時都會經不住去怨天尤人的衝勁,自我的意識被緊鎖,無力去鬆懈。
有些人群總好為人師,喜好以評頭論足作為樂趣。剖析其中的緣故,可以看成是缺失心性的表現,人生的缺失自會在一定時間裏起效應。可能是劣質性的,但總不為人的意誌所擾亂。
物質的消亡是可以以另一種形態出現,隻是失掉了所有曾經的記憶,腦海裏空空如也,一絲不剩。有的是對未知世界的憧憬或是恐懼,以不同的心境去迎接。
毀滅隻是單純的消散生命力,其意識隨之消失的過程。如此灑脫的說辭令人佩服與深感勇氣可嘉,那麽要真有如此的心境,那該是怎樣的讓人五體投地。確乎是不存在的,畢竟人間美好的心意不是去讚頌就可彌補過來的,需要時間去沉澱以及各種實踐來成全。
而談到毀滅便要提的另一方麵是沉淪,是消沉意誌,磨滅掉了人該有的品質。散沙般浮遊於這悲慘的環境裏,在這個環境裏沒有一絲光亮是比較關照他的際遇的。反而覺得他是糟糕與敗壞的,對他的遭遇沒有多少悲憫與同情。
當挫折來臨並打敗他的意誌,可見其意誌如此消沉與鬆散,痛不堪受的感覺充斥整個身心,但有些人卻還能夠咬緊牙關挺過去。如此堅挺,不肯發出一絲痛覺與疼意。果真是堅韌的品質,能夠看透人的本性,其性情也是表露無遺,卻是我們該去讚頌與歎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