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人間煙火

字數:1418   加入書籤

A+A-


    薄紙談!
    不食人間煙火?人自降於這個世間,我們便與煙火打著交道,煙火是生活瑣事,是那凡塵俗事。歇下鋤頭,坐在石凳上看那寥寥炊煙,在半山腰中獨自逗留,不肯分離。
    是那莊稼地裏的豐收,勤勤懇懇的農民悉心照料著自己的莊稼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時間。幹活累了,在一顆小樹下歇息,樹枝的鳥兒吱呀——叫個不停,感受著鳥群的演奏。
    生活便該是如此純粹,不受過多事物所侵染,散發著人間的氣息。摘下一顆南瓜,輕輕嚼住,脆感瞬間在口中顯現。是路邊經過相遇時的親切問候,字裏行間展露著最為純粹的情意。
    我不太喜歡將生活作為負擔或累贅來寫,生活有他的煩惱,但我們何不將煩惱轉化成人間的趣事,這便是一種機智的生活方式的選擇。在麵對事物時,心態起著關鍵性的作用。豬雞鴨鵝等家禽,無不是家裏的“財產”,剛有客人來,我們便熱情款待,殺豬宰羊在部分觀念“理性者”看來是落後習俗的表現,認為其沒有經濟來源,卻還裝成出手闊綽的虛偽形象。對此我並不作評,可能是局外人的緣故,他們並不了解什麽叫約定俗成,什麽叫人間溫情,他們可能是成為理論的淪陷者,對生活的俗事感知陌生。
    對這是情況也曾發生,但這樣的熱情待友是一種習俗,一種象征性的習俗。文化對人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而世俗便包括文化當中,那些飽腹論調的人群,對於概念性知識是了如指掌的。我雖不讚同於知識的進步有礙於人類的幸福的論言,但有時所展現出的現象便如此。
    怎樣的心境去處事,秉持對生活思索,尋求一種適應自己,並且讓自己感到舒適的方式選擇。人的一生,該是渾渾噩噩度過呢,還是活出自己的風采。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選擇不是要求千篇一律的,有人追隨一種循規蹈矩的生活方式,對於那輕鬆而活躍的生活選擇視乎為是他們所憧憬而盼望的。
    我們生存在這個世間裏,忘卻了該存在格律,他們如同是機械化時代的產物,但不是主導者,而是可哀地成為裏麵的“零件”。這是讓人異常匪夷所思的,難以預料的結果,他們以時間裏的分秒進行計算,屬於自己的可支配的時間如此稀少。這樣的病症與日俱增,每況愈下的情緒便要在不久後引發爆點。
    而這樣的情形已是無可救藥了嗎?事實並非如此,方法論是;去感受人間煙火,卸下生活的偽裝麵具,以實誠的本心去待人處世,漸漸地便會得到愈治。可能這在部分人群眼裏是荒謬而沒有絲毫科學依據的,但卻是讓他們感到震撼的,無法拿出科學依據證實相應的現象來。
    感受生活的精彩,而非停留於生活的煩悶,一種心態的選擇,便是一種智慧的選擇。歡樂本就便是與生俱來的,是需要我們去尋找與創造。
    人間煙火,不是乏味無趣的生活格調,更不是繁瑣的生活節奏。人生來不是迎受某種情緒的,而是在多方麵的情感下,感受人間生活,感悟煙火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