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聳立與偉宏
字數:1443 加入書籤
薄紙談!
穿過一條百米的隧道,擊入眼簾的是高大的山群。複著另條百米隧道,大巴車擠進暗黑的隧道裏,但漆黑的一片並不能將其發出的光芒吞噬。群山像是戰士般挺立著,傲然聳立著,俯視著人群遊動,給人以震撼。
住在大山裏的孩子來講,不是應該習以為常嗎?但不然,觀賞綿綿起伏的山群總會產生出不同的感受。讓人發現自我的渺茫,其偉宏之處,不勝枚舉。人間的電網塔築上麵,遠處望去,隻見點點斑影,可見其偉岸形態,人類自以為傲的建築能力在它天然化的拔地而起麵前,顯得如此不堪一擊。
人類另一值得稱道的能力,塔橋水平都是在它的條件下順利完成的。考察山勢地形,地形剖麵圖進而進行圖紙深算,可能其中的流程是錯綜複雜的,從而進入施工。人與自然協處,必然能夠達到共贏的最好選擇。但一部分人類三番五次間都在與之做著冥頑不靈的打壓與索取,還豪言要征服,得出“人定勝天”的狂妄而引來禍患的言調。自然的和善的,但卻是懦弱的,部分人類若是還以得寸進尺、傲慢無禮的姿態去對待它,它必然會以牙還牙,而那時是人類所不願看到的的惡果。
部分人類但受災的是整體,部分與整體本就不能分離,當少部分人類在踐行著愚昧的行徑時,另部分人類若是選擇隔岸觀火的姿態,那麽便是最為可悲的事情。因此該顧全大局,秉著同樣的心態,與自然和諧相處。這不是條例要求,而是人必須選擇的,關乎生存的最好有利選擇。
河流因勢而奔騰,在山的無私指引下才找到前行的方向,才能夠與海匯合。兩山之間,傍山的溪流,躍騰順下。群山的無私之處,不僅僅如此,更表現在那成為人群欣賞的景致。帶給人群獲益,不管是物質上的收入,還是精神上的滿足。無不是其奉獻給人的自然饋贈,由此我們沒有不與之友善相待的理由。
我國名山無數,引著許多外國友人前來一睹風采。但我國的山所煥發的精神,更應該值得去傳承發展與發揚踔厲。我的認識是淺薄的,但還是樂此不疲地想著去分享這個無關緊要的心得。
勃然奮發,展現著自然的氣勢,宏偉而博大,並且是包容的,坦蕩蕩的身姿,無不令我到民族英雄林則徐的名句“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山屹立不倒,給人以震撼之力。無不是在崇拜其高大身形,對其品質肅然起敬。山腰處的植被覆蓋率逐年下降,薄稀的禿林,讓人感到無奈與感傷。對人類這行徑已是沒有貶義的詞匯來形容了。但我本就在這個整體當中,除非在這個世界裏消失的那天算起,才會是脫離這個整體。
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去呼喚人群清醒,與自然和諧共生。對那渾然不知危機的人群進行呐喊,叫醒一兩個也是可以的,但他們相互間告知,便才達到最好的結果——人間清醒,與物同生,和善待自然。去欣賞那聳立的山群的偉宏,去采睹大自然的博大胸懷。
車窗已被霧氣所侵染,昏黃的燈照在身上,對於群山的情感還在激蕩,無停歇之意。山給人以教誨,處事有原則,氣勢恢宏,不怕艱險,克服嚴峻形式,仍堅定奮然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