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惡毒算計

字數:6001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重生之牡丹有毒 !
    水仙接過盒子,放在桌子上,看著月華。
    “放那兒,本宮現在還不餓。”月華說。
    “奴婢還等著盒子呢。”那個小丫頭插了一嘴。
    “這麽多東西,哪裏吃得完。”月華說,“一個盒子都舍不得,告訴你主子,過兩天本宮就給送回去。”
    那丫頭諾了聲,惴惴不安地走了。
    “這些日子,王爺不在,兩府還是不要往來的好。”月華說,“省的別人傳閑話。”清河王府沒有王妃,也沒有夫人,和靖南王府沒有女人能夠互相來往。
    如果兩府沒有直接往來,傳話隻能先從平西王府過一道。
    水仙應了聲,把那小丫頭送出院門,正巧,看到崔大總管領著婉兒走了過來。
    “婉兒姑娘今天怎麽有空?”水仙迎了上去。
    “正巧迎應寧郡主進宮,就順便來這兒看一眼。”婉兒說。
    “正巧,剛說到元嘉的事。”月華拍拍身邊的座位,“婉兒姐姐也算是元嘉的長輩,得好好商量一下。”
    “元嘉七歲了嗎?”婉兒一口報出來了。
    “明年七歲。”月華說。
    “不小了。”婉兒說,“不過平兒年紀更大。”她說的很委婉,告誡月華,在盤算別人的女兒之前,先想想自己的女兒吧。
    平兒,平兒是不小了。平兒從小生活在皇宮中,隻認識她的兄弟們。
    指婚很容易,她是靖南王府的嫡長女,大把的男人想要娶她,然後獲得唾手可及的權力。
    月華想讓她能找一個自己喜歡的人。
    就像當年,月華遇到長琴一樣。
    “女孩子家家的,哪裏來那麽多的情啊愛啊的。”婉兒說,“拿到手裏的才是最要緊的——王妃這些年拿的不是挺多的嗎?”
    水仙臉色微變,婉兒莫不是也想做個王妃?
    這話月華是聽多了,這些年明嘲暗諷的不知道有多少。月華是宮女與他人私通的出身,能夠攀上王爺成為正妃,簡直不可理喻。月華眨眨眼:“婉兒姐姐過得可不比王爺差。”
    婉兒看著她好一會兒,也笑了起來:“說的也是呢。得了太後的歡喜,可不比那渤海王要好。”
    “和劉迎比?”月華反問,“也不指望元嘉有那個本事,能受到宮裏貴人的青睞,將來指婚也能硬氣一些。”
    “這事交給姐姐我好了。”婉兒說,“一直覺得元嘉這丫頭特別親,引薦給太後不成問題。”
    “那就多謝姐姐了。”月華沉聲說。
    婉兒回去找應寧的時候,應寧已經坐在門房那喝了好久的茶了,見到婉兒來,她站起來,身後的紅衫丫頭,拎著個不大的包袱。
    宮裏派來的幾輛空車停在門前,車上也沒有箱子物件。
    “妹妹就沒有什麽東西要帶走?”婉兒問。
    “身無長物。”應寧說,“哪裏有什麽可以帶走?”
    婉兒了然:“左右無所謂,到宮裏都會添置整齊的。”她給應寧搭了把手,兩個人一起坐到一輛馬車中。
    紅杏抱著包袱,跟在馬車邊。
    車子從朱雀門駛入,先是要去文王夫人的東宮,再去太後的無極宮。
    天色已晚,應寧拜訪文王夫人,已過了晚膳時分,東宮已經落了鎖。
    看門的內侍說:“文王夫人不見任何人。”
    婉兒安慰應寧:“她一直都這樣。”
    應寧並不感到自慚,隻是內心多了一份嘀咕。
    太極宮為婉兒留了門,宮人們倒是沒想到,應寧也會跟著過來。
    婉兒帶著應寧去拜見太後。
    “太後在小佛堂裏。”守主殿門的小宮女說。
    婉兒領著應寧去,推開門,老太後坐在椅子上,側對著門,門推開,老太後拿起一邊的茶盅。
    “太後娘娘,不是說了嘛,睡前不要喝茶了。”婉兒走上前,從趙太後的手中接過茶盅。
    “就你管得多。”趙太後隨著她,放下了茶盅,斜眼看了應寧一眼。
    “罪臣應寧叩見太後娘娘。”應寧五體投地,行了個宮女的大禮。
    趙太後在心裏點頭,這丫頭還算是個知禮的,麵上也柔和起來了。
    “去見見你姑姑吧。”太後也累了,隨手把她打發走。一個郡主,也沒多了不起,一抓一大把的,也沒必要和她過不去。
    朝議的決定是,應寧是要跟著大長秋住的。婉兒就把她送到太極宮門口,紅杏帶著應寧前往寶華宮。
    應寧照舊先拜見大長秋。
    大長秋看著眼前的女孩兒,卻沒有半分見到月華的親近感。眼裏滿滿都是揣摩。太極宮裏的事她已經聽說了,太後沒有怎麽為難這個郡主,看來這個應寧有兩分能耐呢。
    應寧伏在地上。大長秋現在算是接了個燙手山芋,怎麽對自己都不過分。
    “宮裏還算不錯。”大長秋看著她,笑的極有深意,“上次見到你還隻有這麽高呢。”大長秋比了比自己的腰,“一轉眼就變得這麽大了。”
    應寧無聲地笑笑。
    大長秋說的,她根本不記得了。那是多久多久以前的事了?先帝還在世的時候吧。怎麽,也有十幾年了。
    十幾年,當年宮裏一群玩鬧的孩子,也把自己的孩子們送到宮裏來了。
    “過一陣子,平西王府的長女也要送進宮來了,你的侄女也要進宮了。”大長秋說。
    應寧自然是不認識的,隻是搖搖頭:“罪臣怎麽能和宗室住在一起?”
    “誰說的準呢?”大長秋說道。
    應寧不太明白她的意思,不過,她很快就會明白了。
    宗室不宗室的,不過一句話而已。
    應寧自己也是個郡主呢。
    靖南王府的日子,就如同秋水似的,總也望不穿。
    元嘉郡主照例每日要給王妃請安。
    月華和其他府裏的主母們不一樣,她背負朝廷要職,是要早朝的,元嘉十有八九是碰不著人的。
    元嘉平時也隻是在門前行個禮,然後便轉身回去。她早上還有早課,是一個叫墨蘭的大宮女教她。
    墨蘭和元嘉身邊的大宮女春桃雖然同為月華的十二花,卻僅僅點頭之交。春桃不喜歡她,不過為了小主子,還是要討好一下。
    元嘉今天照舊行了個禮,水仙卻把她叫住了。
    “給郡主問安。”水仙說。
    元嘉抬頭,睜著大眼睛問:“水仙姑姑什麽事?”
    “郡主來年便要進宮了。”水仙說。
    “還有半年,現在提這個做什麽?”元嘉問。
    “王妃想問問,郡主的功課學習得怎樣了?”水仙隨便找了個由頭問。元嘉主要學的是禮樂課,還有少許女工。
    “那些找墨蘭姑姑問便是。”元嘉說。
    水仙說不出話了。她隻是想和元嘉說會兒話。元嘉這孩子,終歸不是月華自己生出來的。不過養兩年,又要被抱走,不知道會不會和月華王妃不親。
    若是受到有心人的挑撥,反過來咬上月華一口,可真是不得了。
    “有勞母妃費心了。”元嘉說。
    “你今天找元嘉了?”月華說的是肯定句。
    “是。”水仙說。
    “元嘉可不傻,她心裏有數。”月華說,“皇家的孩子懂事都是相當早的。”現在敲打她,說不定還會引起她的反感。
    “把姚越送到宮裏去吧。你先和春桃說一下。”月華揚了揚手中的紙張,“這可是個好機會。”
    水仙看過那張紙,知道上麵寫了什麽,前方大捷,將叛軍圍困在渤海境內。寫給朝廷的軍報尚未到達,靖南王府中就已經收到了。
    水仙明白了,王妃是要趁這個喜報,將姚越送進宮。隻要姚越成為太子伴讀,假以時日,他就能更進一步,娶到元嘉的把握也更大一些。
    不久,正式的捷報傳來。前方的戰事非常慘烈,好在韓淩笑治軍有方,將叛軍困在兩座城池中。現在隻要將叛軍困死就足夠了。渤海國其實並不算太大,不過全國五十郡之一,能耕種的土地極少,因著產鹽,還算富庶。
    近來的戰亂,已經將春稻全毀了,夏稻又種不上。很快,整個渤海國就會斷糧。
    “太後的千秋節就要到了,現在這個時候圍城,不知道要圍到什麽時候。”趙相說,“最好能在千秋節之前結束就好了,班師回朝,讓太後檢閱三軍。”
    千秋節不過兩月餘。從渤海國班師回朝就要近一月。
    “怎麽可能!”袁勳說。從前就有例子,圍城兩年未破的。
    渤海王劉迎當初也是和太子長琴上過戰場的,可沒那麽好對付。
    至少秦周就不是劉迎的對手。
    “一旦圍城,無數人都將饑餓而死。”太尉說。
    “若是能勸降,再好不過了。”有人小聲說。
    怎麽可能,既然謀反,就絕沒有第二條路可走。劉迎和許多人一樣,打的是清君側的旗號,這針對的是誰,自然不言而喻。
    “早日結束,興許還能種上秋稻。”大司農說,“冬天會好過一些。”
    這話,到是說到了很多人的心上。賑災的還是朝廷,國庫已空,要是秋稻種上了,還能少撥點糧食。
    捷報傳來當紙錢。月華隻能想到這樣一句話。能把捷報當紙錢燒,也很不錯啊。這人世間,還有死無葬身之地的呢。
    或許,趙相的心思更為惡毒一些。月華惡毒地想。
    前方的將士戰死了,隻需一小筆撫恤金,遠比拖著耗著養戰幾年要省銀子。同樣,渤海國那些死了的人,也不必再花費朝廷的口糧。